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82)
2023(17166)
2022(14417)
2021(13445)
2020(11202)
2019(25976)
2018(25730)
2017(47465)
2016(26624)
2015(30842)
2014(30595)
2013(29486)
2012(27292)
2011(24694)
2010(25024)
2009(23034)
2008(22494)
2007(20065)
2006(17529)
2005(16076)
作者
(73919)
(61609)
(61171)
(58590)
(39166)
(29488)
(28332)
(23901)
(23478)
(22027)
(20907)
(20756)
(19338)
(19324)
(19212)
(19169)
(18870)
(18195)
(17878)
(17762)
(15505)
(15099)
(14810)
(13993)
(13869)
(13790)
(13728)
(13718)
(12415)
(12303)
学科
(105359)
经济(105256)
管理(66302)
(64236)
(48472)
企业(48472)
方法(47958)
数学(42683)
数学方法(42275)
中国(36684)
(29913)
(26940)
(26264)
贸易(26252)
(25663)
教育(23257)
业经(21999)
(21861)
(20373)
地方(20046)
农业(19555)
理论(18014)
(17525)
金融(17523)
(17417)
银行(17372)
(16703)
(15198)
(15003)
技术(14904)
机构
大学(374519)
学院(368368)
(153177)
经济(149965)
管理(132690)
研究(131973)
理学(113936)
理学院(112480)
管理学(110436)
管理学院(109722)
中国(96758)
(80721)
科学(77883)
(69997)
(66391)
研究所(60267)
(60106)
中心(59433)
(57180)
师范(56699)
(56103)
财经(55502)
北京(51738)
业大(51691)
(50649)
经济学(48996)
农业(47239)
(47139)
师范大学(46150)
经济学院(44425)
基金
项目(241064)
科学(190901)
研究(182671)
基金(173576)
(150676)
国家(149355)
科学基金(126870)
社会(115723)
社会科(109581)
社会科学(109548)
(92936)
教育(90353)
基金项目(90175)
(80627)
自然(78432)
自然科(76691)
自然科学(76671)
编号(75969)
自然科学基金(75360)
资助(71349)
成果(65156)
重点(55832)
(55756)
课题(54916)
(53203)
(50123)
教育部(48595)
国家社会(48238)
大学(47323)
创新(46671)
期刊
(165163)
经济(165163)
研究(118737)
中国(82445)
教育(68208)
学报(56942)
(54350)
(53405)
科学(50975)
管理(46377)
大学(44003)
学学(39551)
农业(37188)
(34151)
金融(34151)
技术(33599)
经济研究(28622)
财经(27848)
业经(25637)
(24129)
(23655)
图书(22379)
问题(22322)
国际(21451)
(21161)
世界(18146)
职业(17921)
(17290)
论坛(17290)
技术经济(17053)
共检索到567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菁  凌慧  潘修扬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面开放的重要推进环节。中国经济发展规模及潜力、社会对外开放程度、科教质量提升、来华留学激励政策等因素促成了近年来华留学生急剧增加。中国高等教育服务产业海外市场竞争力提升亦经积累人力资本、消除文化壁垒、促进双向投资及国际贸易等途径迂回性刺激中国经济发展。研究选取2004—2014年来华留学主要生源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出口及留学生来华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与生源国经济规模、中国经济潜力、双边贸易联系程度、生源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对来华留学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地理距离与生源国经济潜力对来华留学规模呈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尧美  谢娜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得到蓬勃发展,但仍存在准入机制不完善、培养目标功能缺乏等问题。为了实现来华留学生教育国际化,必须从制度、教学模式和师资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改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琳  
短期来华留学生是来华留学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短期留学生源结构、学习目的、学习特点的分析,提出提高短期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促进长期留学发展速度与规模的构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岩  肖甦  
1983年日本"21世纪留学生政策委员会"(COSP)发布《关于21世纪留学生政策的建议》报告,强调日本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的重要意义,提出到21世纪"招收10万留学生计划"。该计划经过20余年的实施成效明显,到2008年日本政府又推出"招收30万留学生计划",这一系列政策不仅促进了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也对日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柴欣  
本文从比较的角度看清华大学留学生教育与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并尝试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历史、政策和制度因素,并针对清华大学留学生招收、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将留学生教育纳入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学岭  Chen Ling  王磊  
本文利用统计学中变量选择法和模型选择法并依托R语言计算能力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动态回归模型。由于对ARIMA模型进行了交叉验证,令人满意的预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一步预测得到中国今后几年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趋势将放缓的结论具有合理性。动态回归模型则对影响出国留学人数的主要因素之重要性进行度量,说明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进口的主要因素按其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国内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人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分析则说明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力不足是导致服务进口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宝  武毅英  
近十几年来,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总体数量增长显著,亚洲生源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汉语言专业留学生"长盛不衰",文学、医学、工科、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规模日益壮大;学历生比例日渐上升,获奖学金学生占比偏低,并日益向学历生倾斜。目前,来华留学教育存在市场份额偏小,学历留学教育对欧美国家学生缺乏吸引力,高层次留学生比例偏低,汉语言专业留学教育以短期培训为主等不足。为提升"留学中国"的吸引力,建议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打造一批世界知名院校和学科专业群;构建更为宽松的奖学金和留学生就业制度;建立和培育若干"世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中心"、"区域留学教育集中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曦  
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学者和学生间的交流是国际上共享知识的主要手段。日本的"留学生30万人计划"就是促进大学人员国际化,尤其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策略之一。本文通过对该计划的分析,探讨了日本政府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的特点,即通过提高学生来源质与量的国际化程度,促进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另外,本文还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家到底应该如何开放的问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显通  
高等教育国际化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后逐渐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在此情形下,美国的一些学者和组织提出并阐述了‘全面国际化’的概念。这种改进型的国际化能够有效统合各种资源,发动和联合各类校内外的利益相关者,其策略更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但是策略实施过程也应注意避免同质化,寻找可借鉴的实践案例,减少商业化因素和提升教育质量等问题。通过两个现实案例和Davis的矩阵模型可以看到,全面国际化是比较高等级的国际化形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浩  赖德胜  
利用全球46个国家的统计数据,重点考察文化因素在世界各国吸引国际留学生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文化因素是影响国际留学生流动的重要因素;一国的文化商品出口规模对其吸引国际留学生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国家之间的国际移民网络是影响国际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语言差异对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留学目的国的影响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地理距离较远、语言相同的发达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地理距离较近、语言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发达国家的学生倾向于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维春  杨晓平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衡量一个城市对外开放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国际化办学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近十几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教育在规模与结构等方面均取得质的提升,在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处于"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的拉力与吸引力。尽管目前存在增速渐缓、研究生比例偏低、学科结构发展不平衡、来源国际性不强等问题,但客观而言,学校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凯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教育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要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进行科学的战略定位。这种战略定位需要综合考虑国际学生流动的发展趋势、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意义等因素。来华留学生教育应当发挥更加重要和多样的作用,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一个核心成分和外交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詹德赫亚拉·B·G·提拉克  刘丽芳  邓定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传统形式与商业化间存在显著区别,传统形式的国际化有利于改善教育质量,但是出于商业动机的国际化本身并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福音。从国际化的趋势来看,国际教育服务的规模日益增大,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越来越多地前往发达国家留学深造,而发展中国家政府正在出台各种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为了减少基于商业动机的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损失,本文从概念区分、课程筛选、体制完善和教育计划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陈强  
来华留学生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追求,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质量为核心,兼顾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提出的要求。本文围绕着这一要求就《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的研制、解读和实施展开讨论,包括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转型,来华留学生教育标准定位和研制原则,教育标准研制的核心问题和基本思路,《质量规范》主要内容及其解读和实施路径等,以期为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准确把握《质量规范》内涵,深入实施《质量规范》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永辉  王贤彬  韦东明  张帆  
本文匹配来华留学生数据以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考察了以来华留学生为载体的国际教育交流所产生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效应。研究发现,国际教育交流显著推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表现为明显的“润滑剂效应”,且主要通过促进信息交流、提高文化认同度产生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以学历生为国际教育交流主体的促进效应更强,且学历生奖学金政策促进效应更强,显现出深层信息交流的经济效应;相较非“一带一路”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的来华留学生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检验发现,贸易规模扩大与制度水平提升强化了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积极作用,即双边贸易规模越大、东道国制度水平越高,来华留学生的并购促进作用越强。本文研究印证了国际教育交流和国际经贸交流两者的紧密关联,对中国更好地推动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