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34)
2023(17412)
2022(15087)
2021(14399)
2020(12181)
2019(28329)
2018(28183)
2017(54706)
2016(29257)
2015(33074)
2014(33154)
2013(32668)
2012(29870)
2011(26822)
2010(27063)
2009(24867)
2008(24985)
2007(22053)
2006(19506)
2005(17630)
作者
(83885)
(69240)
(69020)
(65727)
(44164)
(33106)
(31597)
(27233)
(26460)
(24769)
(23624)
(23400)
(22019)
(21995)
(21623)
(21387)
(20806)
(20500)
(19972)
(19938)
(17170)
(16958)
(16832)
(15761)
(15568)
(15534)
(15511)
(15319)
(13984)
(13490)
学科
(113866)
经济(113735)
管理(91326)
(85678)
(72290)
企业(72290)
方法(54927)
数学(46792)
数学方法(46182)
(33330)
中国(32618)
(29753)
(29308)
(27082)
银行(26935)
业经(26112)
(25371)
(24041)
(21733)
财务(21642)
理论(21589)
财务管理(21589)
(21342)
(21330)
金融(21328)
贸易(21323)
(20644)
地方(20619)
企业财务(20448)
农业(19369)
机构
大学(417684)
学院(413238)
管理(167205)
(165187)
经济(161400)
理学(142469)
理学院(140932)
管理学(138545)
管理学院(137743)
研究(132327)
中国(108950)
(89210)
(82280)
科学(79752)
财经(64866)
(64864)
(62250)
中心(62061)
(61277)
(58965)
业大(58739)
研究所(58717)
北京(56633)
(52962)
师范(52419)
经济学(50159)
(50028)
农业(48693)
财经大学(48650)
(48291)
基金
项目(273859)
科学(215254)
研究(201521)
基金(199297)
(172326)
国家(170924)
科学基金(147657)
社会(126223)
社会科(119572)
社会科学(119538)
(105393)
基金项目(105331)
自然(96198)
自然科(93948)
自然科学(93922)
教育(93470)
自然科学基金(92227)
(88948)
资助(83116)
编号(82605)
成果(67402)
(61137)
重点(60897)
(56929)
(56465)
课题(56282)
教育部(52926)
创新(52668)
科研(52606)
大学(52010)
期刊
(181735)
经济(181735)
研究(127176)
中国(78762)
管理(64998)
(64642)
学报(62237)
科学(57447)
(55111)
(49600)
金融(49600)
大学(48504)
学学(45411)
教育(44724)
技术(36965)
农业(36590)
财经(32377)
业经(29384)
经济研究(28422)
(27653)
问题(23768)
理论(21718)
图书(21474)
技术经济(20001)
实践(19780)
(19780)
(19511)
现代(19244)
商业(18992)
科技(18627)
共检索到620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红兵  李继伟  
WTO过渡期结束后,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形势日益严峻,因此,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设计一个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对银行具有重要意义。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有效组织的设计取决于环境的特性,不存在一个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基于权变理论,我们通过考察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环境因素,并借鉴国际先进模型和参考巴塞尔委员会有关规定,认为设计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应遵循八大原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亚非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组织结构设置》一文介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制的特点在于科学的组织安排、合理的业务部门设置和严格有序的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别慧军  
一、信贷风险的管理 信贷风险指银行贷款中形成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债权损失严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4年初,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为316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的20.4%。至1995年底,全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上升为6000多亿元。1996年,随着国有企业亏损面的扩大和破产倒闭企业的增加,银行的不良债权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可以说,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逐渐增加,不仅危胁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也对中国金融业的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危胁。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袁育强  
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银行业,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昭示,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造成的。各个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则成了其能否安然度过金融危机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堃  张静  王竞  
本文在对国际先进银行实践及监管机构文件精神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大中台—小中台"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并论述了这种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应用。作为向垂直化风险管理的过渡,"大中台—小中台"模式通过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管理任务,规范和强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报告指令路线和制度执行能力,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桂莲  
本文认为,加强信息技术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风险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化进程中十分重视风险管理信息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信息技术推动银行风险功能深化的视角,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俊  杨林  李菊  
当前中外金融市场的持续深化和竞争加剧,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是顺应时代要求,实现自身持久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探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风险管理政策框架不够完善,风险管理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指出我国中小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了构建风险管理政策框架体系,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等解决对策,旨在为中小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上仟  
目前,利用国外银行矩阵式管理模式优化我国银行的组织结构已经成为银行界的共识。但是如何借鉴国外银行的经验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各家银行都处在探索当中。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小银行在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对矩阵模式进行适当改造才适合我国中小银行的特点,并就构建中小银行的组织模式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政   蔡昕雨  
选取我国206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从事前和事后双视角探究全球金融周期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1)全球金融周期上行时,我国商业银行事前风险承担呈上升趋势,事后风险承担呈下降趋势。(2)全球金融周期上行通过提高银行期限错配程度提升银行事前风险承担、降低银行事后风险承担,还通过增加跨境资本流入降低银行事后风险承担。(3)全球金融周期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及非上市银行的风险承担影响更大。(4)全球金融周期对未来1至4年银行事后风险承担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表明银行事前风险承担能够及时反映全球金融周期冲击,具有前瞻性,银行事后风险承担会对全球金融周期冲击进行积累,具有持续性。据此,本文提出金融监管机构要围绕金融风险全过程强化持续监管,银行管理者要提升风险承担事前识别与事后评估准确性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跃  彭晓娅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在政府的庇护下能够全身而退,但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我国一直在对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文章在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基于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的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工商银行作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工商银行2007—2011年的综合风险水平一直处于风险的安全地带,但其利率风险相对较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志娟  
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集聚在银行等金融系统的风险顷刻间如火山一样爆发,那么如何将风险规避在最小化状态,进而实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就成为了本文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尝试着以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诸多挑战为介入点,借鉴美、英、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危机后所采取的监管新举措,提出我国应从监管模式的选择、监管法律法规的完善及国际合作领域的强化等角度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监管框架的构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冰星  
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以及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艾万泽  宋蕾  傅宏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根源的分析,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操作建议和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少峰  
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对风险的系统管理 ,体现在观念、组织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上 ;另一方面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上也明显落后 ,如VAR方法、信用风险模型和RAROC的使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趋势是量化管理和国际监管。国内商业银行只有参照国际监管标准 ,加紧建设内部评级体系 ,发展风险管理的量化技术 ,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