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6)
- 2023(5464)
- 2022(4447)
- 2021(4499)
- 2020(3816)
- 2019(8425)
- 2018(8433)
- 2017(15628)
- 2016(8786)
- 2015(10165)
- 2014(10266)
- 2013(9983)
- 2012(9536)
- 2011(8254)
- 2010(8510)
- 2009(7803)
- 2008(8334)
- 2007(7861)
- 2006(6942)
- 2005(5961)
- 学科
- 济(31777)
- 经济(31630)
- 管理(29119)
- 财(23247)
- 业(22541)
- 企(20509)
- 企业(20509)
- 方法(13310)
- 中国(13212)
- 财政(12432)
- 农(10468)
- 政(9936)
- 务(9782)
- 财务(9758)
- 财务管理(9715)
- 制(9464)
- 数学(9272)
- 企业财务(9247)
- 数学方法(9103)
- 理论(8786)
- 地方(8704)
- 业经(8661)
- 和(7451)
- 学(7266)
- 策(6485)
- 体(6257)
- 度(6109)
- 制度(6104)
- 农业(6078)
- 教育(5975)
- 机构
- 大学(116115)
- 学院(114939)
- 济(42653)
- 经济(41499)
- 研究(39974)
- 管理(39971)
- 理学(32986)
- 理学院(32574)
- 中国(32109)
- 管理学(31841)
- 管理学院(31617)
- 财(31561)
- 京(25631)
- 科学(24445)
- 所(20443)
- 财经(20066)
- 江(19961)
- 中心(19076)
- 经(17994)
- 农(17848)
- 研究所(17607)
- 北京(16485)
- 范(16340)
- 师范(16191)
- 州(15416)
- 省(15091)
- 业大(15059)
- 财经大学(14294)
- 院(14243)
- 农业(13541)
- 基金
- 项目(69224)
- 研究(53775)
- 科学(53171)
- 基金(48029)
- 家(41095)
- 国家(40667)
- 社会(34439)
- 科学基金(34334)
- 社会科(31281)
- 社会科学(31268)
- 省(27128)
- 教育(25659)
- 基金项目(24913)
- 编号(23147)
- 划(22397)
- 成果(21384)
- 自然(20326)
- 自然科(19849)
- 自然科学(19845)
- 资助(19744)
- 自然科学基金(19482)
- 课题(16472)
- 重点(15673)
- 部(15599)
- 项目编号(14647)
- 性(14434)
- 发(14097)
- 年(13961)
- 大学(13672)
- 创(13569)
共检索到200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项飞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通过合法手段积累的个人财产,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应给予充分的保护。动员居民将个人财产投资于经济建设,对于激活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财产来源 财产保护 财产使用 小康社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景明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改革逐渐深化以及税收决策的公众参与热情不断升温,要求加快税制改革进程、深化财产课税制度改革的呼声日高。笔者认为,要把财产课税当作政策工具来用,需要全面认识个人财产课税,在合理界定个人财产课税定义的基础上,准确分析课税环节选择、课税制度体系和税制改革可行性等问题。一、个人财产课税制度体系的内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娥 付少平 李晓春
依据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与发展预测,从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角度分析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从低水平的小康向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经济快速发展的小康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小康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小康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小康向地区平衡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粗放型发展的小康向集约型发展的、经济与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词:
十六大 小康社会 基本进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爱香
文章从社会大众的角度出发,准确评价我国2000~2007年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研究结果认为,目前社会大众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关注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三个方面,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金融危机的出现是导致社会大众更加关注经济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总体上是稳步迈进的,但是在若干年份,小康社会进程处在一个稳定阶段,进程指数并没有增加,甚至某些年份出现了下降的现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贺金玉
就小康社会一词的由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内涵及其重大意义,对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讨论,探讨高等教育在未来20年中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小康社会 高等教育 地位 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赫福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应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出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科学制定这一战略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
小康 小康社会 改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 李强 李纲 康君 吕庆喆 施凤丹
本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对中国2000-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007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72.9%,比2000年的59.3%提高13.6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达到81.3%、74.8%、70.3%和64.6%。但是,从指标体系的六大方面来看,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并不均衡;从23项监测指标的实现程度看,难易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从全国四大区域来看,区域之间的差距逐年加大。本文也分析了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指标体系 统计监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
本文根据《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对中国2000-2009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009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77.1%,比2008年提高2.5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达到85.8%、75.2%、69%和80.6%。实现程度最低的西部地区与最高的东部相差16.8个百分点,差距虽依然较大,但比2008年有所缩小。从增长速度看,2009年各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均有提升,但区域间差距依然较大。本文也分析了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指标体系 统计监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
本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对中国2000-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显著成效,实现程度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其中"十一五"时期每年平均提高2.59个百分点,"十五"时期每年平均提高1.51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实现程度分别达到88.0%、77.7%、71.4%和82.3%,区域差距依然较大。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指标体系 统计监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了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国家统计局每年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价。监测结果显示,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课题组 万东华
为了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课题组对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的时期,不少变化都是多年来少见的。截至2009年,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完了一半的进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上新台阶。但东、中、西部之间差距仍较大,应关注现阶段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海峰 姚凤民 吴丽芬
一、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重点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新世纪前 20年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财政作为国家调控管理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承担着调节社会供需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公平社会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也是逐步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过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邦驰 何迎新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全面建设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则是实现该奋斗目标的关键。当前,农村与全面小康目标的差距主要涉及到基础领域和收入公平分配等市场无法解决和解决不好的问题,因此,需要财政运用财政投资、财政贴息、财政补贴、财政投融资、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逐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
关键词:
财政 农村 小康社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论文首先分析了发扬生态文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继而论述了我国当前应如何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后围绕弘扬生态文明、加速建成全面小康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十六大在新世纪、新阶段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到2020年的宏伟奋斗目标。要实现全面的"小康"、真正的小康,我们必须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目前,无论从人口的数量,还是从农业的基础地位看,农村都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而非农化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非农化的实质就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的问题。笔者认为,非农化是实现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并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