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7)
- 2023(3334)
- 2022(2678)
- 2021(2617)
- 2020(2163)
- 2019(4896)
- 2018(4952)
- 2017(9208)
- 2016(4957)
- 2015(5642)
- 2014(5588)
- 2013(5387)
- 2012(5122)
- 2011(4623)
- 2010(4747)
- 2009(4178)
- 2008(4141)
- 2007(4089)
- 2006(3721)
- 2005(3041)
- 学科
- 济(19261)
- 经济(19126)
- 管理(12433)
- 业(9120)
- 中国(8724)
- 企(8152)
- 企业(8152)
- 方法(7604)
- 农(6885)
- 业经(6347)
- 和(6125)
- 理论(5875)
- 地方(5744)
- 财(4676)
- 教育(4565)
- 数学(4392)
- 数学方法(4351)
- 农业(4198)
- 学(4122)
- 社会(3786)
- 制(3703)
- 企业经济(3308)
- 经济理论(3299)
- 工作(3275)
- 发(3182)
- 环境(2990)
- 策(2815)
- 建设(2658)
- 及其(2564)
- 银(2476)
- 机构
- 大学(63429)
- 学院(62145)
- 济(23411)
- 研究(23085)
- 经济(22776)
- 管理(22544)
- 理学(18475)
- 理学院(18197)
- 管理学(17842)
- 管理学院(17698)
- 中国(17487)
- 京(14474)
- 科学(14016)
- 财(12437)
- 中心(11085)
- 江(11083)
- 所(10998)
- 范(10229)
- 师范(10162)
- 研究所(9721)
- 农(9675)
- 北京(9248)
- 财经(8933)
- 州(8572)
- 院(8378)
- 业大(8312)
- 师范大学(8135)
- 经(8074)
- 省(7993)
- 教育(7610)
- 基金
- 项目(40162)
- 研究(33138)
- 科学(31730)
- 基金(27601)
- 家(23491)
- 国家(23226)
- 社会(22082)
- 科学基金(19809)
- 社会科(19515)
- 社会科学(19506)
- 省(16050)
- 教育(16001)
- 编号(14661)
- 基金项目(14577)
- 划(13444)
- 成果(13222)
- 自然(11044)
- 自然科(10771)
- 自然科学(10770)
- 自然科学基金(10583)
- 课题(10512)
- 资助(10330)
- 重点(9239)
- 部(9225)
- 项目编号(9031)
- 发(8951)
- 年(8933)
- 国家社会(8446)
- 创(8257)
- 教育部(8139)
共检索到110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恩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赫福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应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出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科学制定这一战略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
小康 小康社会 改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论文首先分析了发扬生态文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继而论述了我国当前应如何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后围绕弘扬生态文明、加速建成全面小康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十六大在新世纪、新阶段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到2020年的宏伟奋斗目标。要实现全面的"小康"、真正的小康,我们必须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目前,无论从人口的数量,还是从农业的基础地位看,农村都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而非农化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非农化的实质就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的问题。笔者认为,非农化是实现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并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十六大报告所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时代特征,选择科学的评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及标准值,对于正确引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争取早日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丽霞 张文秀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在本世纪前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全面小康 ,农村小康是难点 ,也是关键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在科学界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 ,而工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农村小康 内涵 农民收入 工业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尚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小毛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对邓小平“三步走”台阶式经济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个奋斗目标连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战略部署,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深入理解、科学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孝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娥 付少平 李晓春
依据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与发展预测,从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角度分析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从低水平的小康向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经济快速发展的小康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小康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小康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小康向地区平衡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粗放型发展的小康向集约型发展的、经济与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词:
十六大 小康社会 基本进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海龙
苏北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否、进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江苏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在苏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地方高校也应当发挥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为实现苏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苏北地方高校应当面向地方,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依托地方,促进政产学研的协同发展;服务地方,发展特色行业产业;奉献地方,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小康社会 苏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爱香
文章从社会大众的角度出发,准确评价我国2000~2007年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研究结果认为,目前社会大众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关注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三个方面,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金融危机的出现是导致社会大众更加关注经济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总体上是稳步迈进的,但是在若干年份,小康社会进程处在一个稳定阶段,进程指数并没有增加,甚至某些年份出现了下降的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