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1)
2023(6315)
2022(4580)
2021(4170)
2020(3312)
2019(7273)
2018(7575)
2017(14438)
2016(7881)
2015(8948)
2014(9049)
2013(8517)
2012(7614)
2011(6672)
2010(6700)
2009(6004)
2008(5980)
2007(5821)
2006(5363)
2005(4643)
作者
(21112)
(17556)
(17448)
(16823)
(11112)
(8254)
(8023)
(6930)
(6705)
(6308)
(6087)
(5893)
(5764)
(5601)
(5461)
(5423)
(5160)
(5137)
(5050)
(4919)
(4494)
(4293)
(4253)
(4197)
(4027)
(4010)
(4000)
(3903)
(3589)
(3580)
学科
(33638)
经济(33492)
管理(19397)
(17447)
中国(14292)
(14157)
企业(14157)
(12571)
业经(11177)
方法(10996)
地方(9534)
农业(8026)
理论(7400)
(7349)
数学(7263)
数学方法(7209)
(7140)
(6947)
(6488)
(5943)
发展(5813)
(5796)
教育(5312)
产业(4977)
(4777)
银行(4769)
(4671)
(4659)
环境(4626)
(4555)
机构
大学(104091)
学院(103883)
(41694)
经济(40695)
研究(37611)
管理(36885)
理学(30728)
理学院(30347)
管理学(29718)
管理学院(29513)
中国(28337)
(23046)
科学(21992)
(20297)
(18108)
(18039)
中心(17512)
(17261)
研究所(16144)
(15876)
师范(15743)
财经(15278)
北京(14427)
业大(14254)
(13880)
(13860)
(13780)
经济学(13304)
农业(12883)
师范大学(12595)
基金
项目(68145)
科学(53804)
研究(53728)
基金(47947)
(41252)
国家(40849)
社会(36229)
科学基金(35010)
社会科(33018)
社会科学(33006)
(27145)
基金项目(25154)
教育(24921)
编号(22890)
(22304)
自然(20012)
成果(19574)
自然科(19547)
自然科学(19543)
自然科学基金(19204)
资助(18082)
课题(16473)
重点(15632)
(15581)
(15005)
国家社会(14691)
(13730)
(13704)
项目编号(13597)
(13282)
期刊
(54355)
经济(54355)
研究(34201)
中国(28741)
(18324)
教育(18184)
学报(16030)
(15983)
管理(14856)
科学(14779)
大学(13195)
农业(12017)
学学(11825)
技术(9998)
(9963)
金融(9963)
业经(9258)
经济研究(8092)
财经(8091)
图书(8059)
问题(7498)
(7105)
书馆(6195)
图书馆(6195)
(5796)
职业(5583)
(5497)
(5288)
论坛(5288)
现代(5253)
共检索到172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贡生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为37.2%,如果我们将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目标界定为60%,那么,从现在开始每年需要转化将近15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然而,要想使这一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最为关键的就是进行制度创新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这是驱动城镇化加速的两大轮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马晓河  黄汉权  罗松山  欧阳慧  相伟  胡拥军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将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22.5万亿~49.4万亿元,未来十年可拉动经济增长3.5~6.8个百分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后半期,城镇化速度由递增转为递减,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8%~60%,在2040年左右达到70%~75%的峰值。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两个滞后"、"三个不协调"和"四个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重物轻人、高代价、粗放型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战略,走一条以人为本、城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志银  
西部贫困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交通、通讯、住宿条件、医疗卫生、人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果只有经济总量的增加 ,没有经济、文化、社会、教育、交通、通讯、医疗卫生和生活水平等全面协调发展和提高 ,西部贫困山区人民的小康社会很难如期实现 ;如果能象给我国的火车“提速”那样 ,给西部贫困山区发展连续“提速”几次 ,以赶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那么 ,加快落后地区的村镇建设步伐是给西部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速”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小渝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孝诚  肖刚  
全面小康是我们党在十六大报告上提出的21世纪的宏伟目标,小城镇建设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也促使小城镇建设的理念随之改变。小城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实现体制创新,谋求全方位的发展,而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定位则只能限于"公共领域",即"市场失灵"领域。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杰长  
扩大就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镇失业的基本情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进而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相关思路和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人口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种人口问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过去为了解决生育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中国计划生育的主要目标集中在降低生育水平上。在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并保持稳定的今天 ,应当提出全面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重要基础之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十六大在新世纪、新阶段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到2020年的宏伟奋斗目标。要实现全面的"小康"、真正的小康,我们必须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目前,无论从人口的数量,还是从农业的基础地位看,农村都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而非农化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非农化的实质就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的问题。笔者认为,非农化是实现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并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明旭  
政策创新是党和政府管理社会、发展经济、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工具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手段。政策创新 ,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 ,遵循现实性与前瞻性统一、继承性与开拓性统一、系统性与开放性统一、平稳性与冒险性统一以及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原则。政策创新需要改进政策制定系统 ,提高政策主体的素质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提高理论创新的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满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国家经济金融政策,明确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加速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强化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加大社会信用整饬力度,构建新型的银政、银企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繁华  周洪宇  石中英  叶之红  罗汉书  曾天山  王鉴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同时指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并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教育如何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需要我们深刻地思考。 2 0 0 2年 1 2月 1 8日 ,《教育研究》杂志社在北京召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新时期教育改革”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真学习了十六大报告 ,探讨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教育所应承担的新使命 ,并深入研讨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本刊摘登其中一部分发言 ,旨在引起大家的关注 ,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广泛深入的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文泽  汤哲远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切入点,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这条逻辑主线,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高等教育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阐发。同时,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个例,从实践的角度对当前高等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做了分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柳春慈  李建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赫福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应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出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科学制定这一战略的实施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