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2)
- 2023(16412)
- 2022(13994)
- 2021(13200)
- 2020(10713)
- 2019(24575)
- 2018(24667)
- 2017(46721)
- 2016(25353)
- 2015(28695)
- 2014(28811)
- 2013(28590)
- 2012(26601)
- 2011(24292)
- 2010(24559)
- 2009(22379)
- 2008(21840)
- 2007(19736)
- 2006(17658)
- 2005(15773)
- 学科
- 济(109257)
- 经济(109069)
- 业(72362)
- 管理(67694)
- 农(51750)
- 企(50048)
- 企业(50048)
- 方法(41228)
- 农业(34506)
- 数学(34008)
- 中国(33956)
- 数学方法(33662)
- 业经(29226)
- 地方(29118)
- 财(22413)
- 学(22317)
- 制(20212)
- 发(18589)
- 和(18461)
- 理论(18150)
- 贸(17633)
- 贸易(17616)
- 环境(17248)
- 易(17029)
- 技术(16781)
- 银(16632)
- 银行(16589)
- 行(15994)
- 融(15813)
- 金融(15811)
- 机构
- 学院(360062)
- 大学(358701)
- 济(143741)
- 管理(142064)
- 经济(140444)
- 研究(126696)
- 理学(121812)
- 理学院(120414)
- 管理学(118458)
- 管理学院(117785)
- 中国(96080)
- 京(78513)
- 科学(78504)
- 农(74236)
- 所(63976)
- 财(63622)
- 业大(58554)
- 中心(58449)
- 研究所(57905)
- 农业(56624)
- 江(55550)
- 范(50808)
- 师范(50382)
- 北京(49937)
- 财经(49575)
- 院(45409)
- 州(45095)
- 经(45078)
- 经济学(40889)
- 省(40578)
- 基金
- 项目(242672)
- 科学(190135)
- 研究(182415)
- 基金(172910)
- 家(149971)
- 国家(148550)
- 科学基金(126877)
- 社会(114559)
- 社会科(107496)
- 社会科学(107464)
- 省(96501)
- 基金项目(92312)
- 教育(82299)
- 自然(80212)
- 划(79941)
- 自然科(78173)
- 自然科学(78158)
- 编号(77342)
- 自然科学基金(76745)
- 资助(69354)
- 成果(63132)
- 发(56045)
- 重点(54020)
- 部(53202)
- 课题(52858)
- 创(49897)
- 创新(46422)
- 国家社会(46147)
- 科研(45400)
- 发展(45070)
- 期刊
- 济(171948)
- 经济(171948)
- 研究(108493)
- 中国(81905)
- 农(75314)
- 学报(58048)
- 科学(54322)
- 农业(51288)
- 管理(50405)
- 教育(46999)
- 财(45544)
- 大学(44639)
- 学学(41420)
- 融(34554)
- 金融(34554)
- 业经(33051)
- 技术(32294)
- 业(24551)
- 经济研究(24135)
- 财经(23380)
- 问题(23254)
- 图书(22851)
- 经(19942)
- 版(18720)
- 资源(18472)
- 科技(18074)
- 技术经济(17629)
- 理论(17023)
- 现代(16832)
- 世界(16572)
共检索到555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岩桥
文章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而制约"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农民知识的贫乏和农村人才的短缺。文章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文章认为,要从市场机制和宏观财政政策两个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同时还要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备、运转灵活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和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和创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形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俊 杨林
加快云南省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对于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从云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云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云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而,得出云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云南 小康社会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丽霞 张文秀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在本世纪前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全面小康 ,农村小康是难点 ,也是关键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在科学界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 ,而工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农村小康 内涵 农民收入 工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柯楠
党的十七大,为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农村富强、农民富裕,必须减少农民,当前减少农民途径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许多困难,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剩余劳动力 路径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轶楠
在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诸多因素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影响至深的根本问题,尽快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无疑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之后才是持久的,才是永远不会变旧的。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多元化 新农村建设 农民素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爱苏
现实中 ,农村人口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和沉重负担。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实现从负担到人力资源的逆转 ,需要巨大的成本 ,靠农民、农村自身的积累是不现实的。必须靠政府挥动“看得见的手”,推动利益回归 ,实现“反哺”农村 ,建立农村人口治理成本分摊的筹资体系 ,实施政府治理。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农村人口 政府治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万江 朱允卫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和生活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运用系统科学层次分析法提出反映农村全面小康的子系统,在子系统内严格选择个体指标并科学确定相应的指标标准值;然后根据各子系统和个体指标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分别确定其权重;最后再编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评价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有关数据对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状况及其前景进行了综合评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远胜 蒋和平 黄德林
本文首先界定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然后通过定性分析初步拟定了一个较大的候选评价指标体系,再后建立了连续14年的31个省市自治区和全国水平的数据库,通过一次差分法剔除趋势性和伪相关,通过Peareson相关检验法剔除重复表达指标,最后确定了一个只包含16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适当的农村全面小康指数(ROXI)和农村人类发展指数(RHDI)的计算方法得出评价结果如下:首先,2003年末全国的农村全面小康才实现15.6%,农民收入水平与结构、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科教卫子系统的差距较大;其次,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间的ROXI差距大,东部要明显快于中西部;第三,RHDI与ROXI所反映的各省排序出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珍辉 彭尚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作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量不够,导致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低。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全面阐述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及其途径,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培育新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才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新农村建设是意义深远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注重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等外在面貌,更要注重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序开发。新农村建设的五项目标要求有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做支撑,但我国目前的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禀赋,确保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源 开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瑾丽
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是带动农业顺利走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新农村建设意义非凡。我们需要将当地农村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完善农村成人教育,施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案。本文在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成人教育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视域下成人教育建设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人力资源 成人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灵
小城镇是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城市和农村的桥梁。近年来 ,我国小城镇建设不仅成了农村经济的增长点 ,而且其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农村人才的回流、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等相辅相存、互相影响 ,使农村许多潜人才转为了显人才 ,使农村低层次人才转为了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
小城镇 人才回流 人口素质 劳动力市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永信
改革实践证明,“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城乡统筹发展。逐步取消农业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应作为中国农业未来发展中优先选择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农村发展 未来发展 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