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1)
2023(12975)
2022(10829)
2021(10039)
2020(8122)
2019(18430)
2018(18140)
2017(33632)
2016(17631)
2015(19838)
2014(19218)
2013(18917)
2012(18166)
2011(16750)
2010(16891)
2009(15320)
2008(15086)
2007(13823)
2006(12453)
2005(11238)
作者
(48465)
(40435)
(40274)
(38118)
(25888)
(19257)
(18241)
(15645)
(15613)
(14438)
(14042)
(13532)
(13092)
(12994)
(12586)
(12471)
(11989)
(11737)
(11538)
(11204)
(10271)
(9738)
(9631)
(9430)
(9156)
(9091)
(9044)
(8970)
(8276)
(8092)
学科
(81071)
经济(80906)
管理(49696)
(48383)
(39039)
企业(39039)
中国(30853)
方法(27052)
(23796)
地方(22837)
数学(21442)
数学方法(21305)
业经(21039)
技术(19433)
(16089)
贸易(16071)
农业(15785)
(15605)
(15598)
(15190)
(14684)
银行(14668)
(14363)
(14127)
金融(14126)
(13978)
(13603)
技术管理(13317)
(13130)
理论(12850)
机构
学院(246127)
大学(245807)
(111471)
经济(109445)
研究(93471)
管理(91876)
理学(77169)
理学院(76214)
管理学(75244)
管理学院(74724)
中国(72887)
(54179)
科学(51820)
(50036)
(45960)
中心(41826)
研究所(41167)
(38461)
财经(38362)
(36189)
北京(35564)
(35199)
经济学(35145)
(34986)
师范(34925)
(33667)
经济学院(31405)
(30932)
业大(30378)
财经大学(28317)
基金
项目(158051)
科学(126879)
研究(123606)
基金(113853)
(97960)
国家(97051)
科学基金(83535)
社会(82853)
社会科(77608)
社会科学(77591)
(61509)
基金项目(59352)
教育(56476)
(51549)
编号(49128)
自然(48505)
自然科(47451)
自然科学(47442)
自然科学基金(46658)
资助(44860)
成果(41320)
(40416)
(38473)
课题(36174)
重点(36167)
(36040)
创新(35081)
国家社会(34644)
发展(33747)
(33175)
期刊
(134570)
经济(134570)
研究(84678)
中国(64026)
管理(39246)
教育(37323)
(36778)
(35876)
科学(33765)
学报(32457)
(27261)
金融(27261)
大学(26342)
农业(24951)
学学(23831)
技术(23412)
经济研究(22423)
业经(21926)
财经(19864)
(17466)
问题(17222)
(15364)
世界(14646)
(14346)
图书(14044)
国际(13802)
技术经济(13466)
科技(13334)
(13249)
论坛(13249)
共检索到405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玉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必然选择。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三个代表"思想丰富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保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松仁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是人类文明学说的新突破,是科学发展观的新运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表达,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文  
在2017年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从自身发展的维度看,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世界发展进程维度看,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并开辟发展新境界;从现代化的维度看,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引领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而且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任务,充分吸收以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更高水平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文  
在2017年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从自身发展的维度看,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世界发展进程维度看,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并开辟发展新境界;从现代化的维度看,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天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既是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解放思想与理论创新的30年,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30年。没有思想的解放,没有理论的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也就不可能形成与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理论体系。30年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一个牢牢不变的主题就是思索中国曾经的探索,就是开辟新的实践,就是更科学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婷  苏兆霖  
在不断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体系。本文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渊源和演进脉络,描述了这一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性与创新性,最后提出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满明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性的思想和见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认真思考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的许多社会问题,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荣长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国家领导层的重视,对它加以科学的界定和阐述已成为一项迫切而严肃的工作。本文从近代以来150年的历史透视出发,提出发展模式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认为发展模式既不同于发展道路,也不同于经济发展模式,而是指现代化模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发展以及对外关系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从而初步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圣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原则性构想,对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增进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对于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态特质;对于解答和回应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种种疑惑,解放人们的思想,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同时,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形态的有机结构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陆亭  刘承波  张伟  鞠光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凝练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实践。通过分阶段对成功实践探索的系统回顾,可以总结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建设—实践"型模式。"建设"代表着对目标、理想、方案的主观追求,"实践"体现了对创新、实干、蓝图的客观探索,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特征,体现了价值追求与探索创新的有效结合。进而可以总结出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中心相一致、坚持服务国家与立德树人相统一、坚持牢记使命与改革创新相赋能、坚持长远目标与短期方案相协调、坚持重点带动与全面推动相促进、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经验相结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冀生  
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其中,"开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道路"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发展"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由大变强"、任重而道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明  纪虹宇  刘芃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基本国情出发,在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下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在回顾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所有制经济体制以及多元化分配机制,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这些新的理论指引着中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杜人淮  
"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在反思"苏联模式"、借鉴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和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得到升华的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和富有成效的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中国模式"的形成和升华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重大领域的突破,"中国模式"逐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中国模式"得到了升华。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何自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的思想,澄清了人们头脑中的模糊认识,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坚定立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完成两个百年目标,实施两大战略,以更高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何自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的思想,澄清了人们头脑中的模糊认识,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坚定立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完成两个百年目标,实施两大战略,以更高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