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8)
2023(5374)
2022(3924)
2021(3522)
2020(2798)
2019(6026)
2018(6313)
2017(12437)
2016(6755)
2015(7603)
2014(7608)
2013(7108)
2012(6172)
2011(5441)
2010(5369)
2009(4893)
2008(4898)
2007(4615)
2006(4340)
2005(3872)
作者
(18055)
(15109)
(14892)
(14332)
(9469)
(7105)
(6873)
(5942)
(5777)
(5316)
(5196)
(4988)
(4879)
(4756)
(4649)
(4558)
(4446)
(4426)
(4322)
(4244)
(3899)
(3642)
(3595)
(3586)
(3468)
(3403)
(3340)
(3277)
(2985)
(2980)
学科
(29824)
经济(29683)
管理(17107)
(16451)
(13392)
企业(13392)
中国(11627)
方法(10865)
(10808)
业经(9937)
数学(7431)
数学方法(7378)
地方(6760)
农业(6752)
理论(6418)
(6230)
(6188)
(6172)
(5833)
(5244)
发展(5130)
(5114)
产业(4642)
(4529)
社会(4152)
环境(4091)
(4060)
(3984)
银行(3976)
信息(3934)
机构
大学(91675)
学院(90851)
(39415)
经济(38603)
管理(33321)
研究(33051)
理学(28351)
理学院(28035)
管理学(27487)
管理学院(27316)
中国(24404)
(19518)
科学(19177)
(17942)
(16054)
中心(14776)
(14685)
(14585)
研究所(14452)
财经(14059)
(13096)
师范(12989)
经济学(12787)
(12786)
业大(12552)
北京(12116)
(11851)
经济学院(11433)
(11220)
农业(11033)
基金
项目(61041)
科学(49074)
研究(46773)
基金(44706)
(38541)
国家(38204)
社会(33134)
科学基金(33077)
社会科(30163)
社会科学(30151)
(23755)
基金项目(23400)
教育(21187)
(19526)
编号(19158)
自然(19085)
自然科(18698)
自然科学(18695)
自然科学基金(18378)
资助(16836)
成果(15922)
(14038)
重点(13938)
国家社会(13877)
(13693)
课题(13220)
(12569)
教育部(11989)
(11925)
创新(11750)
期刊
(48200)
经济(48200)
研究(29298)
中国(21832)
(15396)
学报(14271)
(14148)
管理(13583)
科学(13471)
教育(12447)
大学(11675)
学学(10769)
农业(10170)
业经(8212)
(8110)
金融(8110)
技术(8055)
经济研究(7697)
财经(7557)
问题(6735)
(6649)
图书(4950)
(4935)
(4771)
(4640)
现代(4634)
技术经济(4527)
世界(4472)
科技(4140)
经济问题(4119)
共检索到144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张其仔  
中国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对工业化也提出了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工业化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广义的工业化,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狭义的工业化,而是一种新型工业化,是一种高质量的、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工业化,其特点是,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传统经济与新经济融合发展、资源环境友好、技术进步和创新贡献不断提高,是一种包容性的工业化。自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取得了明显进展,其之所以能够成功成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建立了一种包容性学习与创新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李国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宏伟奋斗目标。本文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小康社会”之路 ,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型工业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推进农村城市化 ,使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实现落后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从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大意义,在今后几年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举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座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我的学习体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是基本完成工业化,初步实现城市化,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状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壮  
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宏伟目标关键是"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本文首先考察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水平,认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差距。其次,通过社会结构理论工具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距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因此,亟需加强社会建设、优化社会结构来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祁祥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条就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在解决这些矛盾、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想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马晓河  黄汉权  罗松山  欧阳慧  相伟  胡拥军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将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22.5万亿~49.4万亿元,未来十年可拉动经济增长3.5~6.8个百分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后半期,城镇化速度由递增转为递减,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8%~60%,在2040年左右达到70%~75%的峰值。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两个滞后"、"三个不协调"和"四个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重物轻人、高代价、粗放型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战略,走一条以人为本、城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世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焦点在农业。"三农"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既是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要直面众多挑战。面对挑战,要知难而进,有所作为,抓住最关键、最突出的现实问题,寻求破解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十八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基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命题,落实到教育上,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其当然的意涵。(一)现代化命题:从面向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家需要现代化高等教育的支撑,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也需要现代化国家为依托。十八大报告对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教育规划纲要》的凝练、丰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加大。在此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凝心聚力;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璆  方正亚  刘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贫困性质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相应的贫困评估标准也将随之改变。贫困地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文章根据新时期区域贫困特征,构建区域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识别出2020年以后仍需国家政策倾斜的区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国兴  张英伦  
2020年,习近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再动员、再部署,号召坚定信心,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同时,习近平还系统阐述了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等理论和实践问题。2020年,学术界围绕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方法论、理论价值,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本文对此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辉  
本文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的由来和监测过程中数据质量的把握、地区小康发展水平不平衡及监测指标计算结果的使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监测统计报表制度,加强数据审核评估、分类进行监测以及监测结果指标如何正确使用等思路,为更好地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德武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明确了奋斗的目标,高等教育在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及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它涵盖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全面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它是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方法论提出的继往开来的战略布局,是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钱巨炎  
当前,浙江正处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这既是对浙江的殷切希望,也是赋予浙江的新使命和新任务。财政部门承担着理财管财的重要职责,将按照"划清边界、厘清事权、做好蛋糕、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财新思路,着力推动"高质量、均衡性、可持续"的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