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5)
2023(5809)
2022(4930)
2021(4947)
2020(4132)
2019(9699)
2018(9319)
2017(17479)
2016(9030)
2015(10158)
2014(9866)
2013(10079)
2012(9582)
2011(8912)
2010(8677)
2009(7910)
2008(7862)
2007(6861)
2006(6061)
2005(5565)
作者
(23796)
(20134)
(19955)
(19214)
(12798)
(9527)
(9148)
(7852)
(7789)
(7162)
(6994)
(6672)
(6488)
(6392)
(6293)
(6170)
(5901)
(5863)
(5684)
(5381)
(5022)
(4737)
(4689)
(4654)
(4533)
(4510)
(4443)
(4105)
(4067)
(3920)
学科
(42485)
经济(42326)
(23039)
管理(22182)
方法(19338)
中国(16501)
(16059)
企业(16059)
数学(15580)
数学方法(15499)
(14418)
农业(10132)
(10106)
贸易(10099)
(9947)
(9727)
业经(9199)
(7891)
(7707)
(7626)
收入(7229)
环境(6882)
理论(6790)
(6653)
银行(6649)
(6529)
金融(6528)
(6486)
关系(6460)
(6136)
机构
大学(133846)
学院(127951)
(66134)
经济(65282)
研究(51702)
管理(48499)
理学(41869)
理学院(41351)
管理学(40907)
中国(40877)
管理学院(40644)
(29260)
(29106)
科学(26868)
(25040)
财经(23338)
研究所(22715)
经济学(22638)
中心(22253)
(21665)
经济学院(20370)
北京(19435)
(18017)
(17856)
财经大学(17603)
(17537)
师范(17455)
(16418)
社会(15709)
科学院(15614)
基金
项目(85038)
科学(69279)
基金(66714)
研究(64665)
(58004)
国家(57573)
科学基金(49210)
社会(47050)
社会科(43584)
社会科学(43572)
基金项目(34361)
教育(29063)
自然(28750)
自然科(28140)
自然科学(28134)
自然科学基金(27722)
资助(27220)
(27186)
(24838)
编号(24029)
(21866)
国家社会(21006)
成果(20860)
中国(20791)
教育部(19526)
重点(19284)
(18482)
人文(18058)
(17310)
大学(17088)
期刊
(71317)
经济(71317)
研究(44338)
中国(28811)
(21285)
科学(19021)
管理(18613)
学报(18407)
(17253)
大学(15208)
教育(13960)
学学(13940)
经济研究(12732)
财经(12355)
农业(12013)
(11861)
金融(11861)
(10853)
(10476)
问题(9911)
世界(9844)
国际(9268)
技术(9000)
业经(8335)
(6892)
图书(6648)
技术经济(6366)
经济问题(6011)
社会(5896)
(5815)
共检索到201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黄承伟  袁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始终坚持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展开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这条道路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不断完善的实践成果。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扶贫论述)为根本遵循,以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为基本目标,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中国扶贫开发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新阶段,取得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习近平扶贫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前所未有辉煌成就的根本遵循,将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黄承伟  袁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始终坚持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展开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这条道路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不断完善的实践成果。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扶贫论述)为根本遵循,以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为基本目标,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中国扶贫开发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新阶段,取得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习近平扶贫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前所未有辉煌成就的根本遵循,将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辉   张子尧   尹恒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培育贫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的治本之举。中国政府在2011年底推出了新一轮全国性区域扶贫开发计划,本文利用手工收集整理的政策文件信息,结合县域经济、企业和土地交易等宏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深入剖析了区域扶贫政策的宏观经济效果和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扶贫开发计划显著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且未对邻近或对口帮扶地区造成负面影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化的推进,其中既包括生产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又包括生产效率改善的内涵式发展。此外,成本收益分析表明扶贫开发计划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具有财政长期可持续性。本文结果为进一步完善区域扶贫政策措施、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耀斌  
准确研判扶贫形势和任务,正确看待发展差距,是下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前提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令人振奋。作为财政系统十八大代表,我深深认识到,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扶贫开发重任在肩,财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明确新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一、构筑全面小康必须加长发展短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朝晖  
实施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具有其内在必然性,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目前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野下,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为此,应该从当前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出发,从多个层面探索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进而促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阶段。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其最伟大成果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以下称:习近平扶贫思想)。打好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需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时代特征,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鲜明理论品格,需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扶贫思想引领形成的我国贫困治理新体系及其对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振磊  刘泽元  王泽润  
中国在七十多年的减贫历程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系统阐释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一般框架并总结中国减贫的一般经验,是对全球减贫理论和话语体系做出中国贡献的必经之路。基于对中国减贫实践的历史考察与特征分析,本文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一般框架概括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以发展为中心的政策体系、以协同为中心的工作体系和以创新为中心的工具应用体系,并对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所蕴含的特殊性与一般性进行了辩证分析。进而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一般经验提炼为强化领导、连续规划、动态瞄准、发展导向、多维协作、上下互动,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能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军  
目前全国大约70%以上剩余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农村,且贫困程度较深,受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贫困人口过度分散化的空间分布等因素制约,现有扶贫模式的边际效益快速递减,要实现到2020年现有标准下的557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发展目标,改革和创新现有扶贫模式就成为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西部12省农村扶贫发展现状及现有扶贫政策措施从供给与需求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联动发展为主线,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为动力,整合扶贫资源管理机制,完善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机制和市场化扶贫项目选择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军  
目前全国大约70%以上剩余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农村,且贫困程度较深,受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贫困人口过度分散化的空间分布等因素制约,现有扶贫模式的边际效益快速递减,要实现到2020年现有标准下的557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发展目标,改革和创新现有扶贫模式就成为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西部12省农村扶贫发展现状及现有扶贫政策措施从供给与需求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联动发展为主线,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为动力,整合扶贫资源管理机制,完善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机制和市场化扶贫项目选择机制,加强西部扶贫监管网络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支撑的创新型扶贫长效机制及其新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国升  
几年来,在省委及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西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开发取得了新突破,老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老区的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社会要求仍有较大距离,有待于今后的工作中研究解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勇  
"精神扶贫"最早被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直至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一方面物质扶贫取得了极大进展,另一方面精神贫困制约了脱贫的彻底性甚至导致返贫,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痛点,"精神扶贫"由此再度被学界所关注。总体上看,目前"精神扶贫"研究的对象主要由直接对象即贫困者与"精神扶贫"的内容和环境组成。学界研究中主要存在扶贫对象内在脱贫动力不足、教育与社会分化所致的脱贫能力不足、贫困地区脱贫群众的激励性作用发挥不足、"精神扶贫"工作者脱离群众存在形式主义等问题。因此,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度、广度和方法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特别是综合性学科的研究、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以及由"精准扶贫"政策所引入的信息化数据分析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将成为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明波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救济式扶贫模式、开发式扶贫模式、精准扶贫模式,逐步形成的。坚持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应强化党在扶贫开发中的领导地位,加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完善扶贫开发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协同攻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林万龙  李成威  陆汉文  曹洪民  
中国特色社会扶贫对我国贫困面貌的改变做出了重要贡献。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扶贫任务发生了新变化,非政府组织成为扶贫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市场、社会间关系的新定位正加速扶贫制度创新。应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以政府、市场和社会间的新型关系为基础,科学界定各行为主体的职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扶贫体系,创新社会扶贫机制,强化社会扶贫保障措施,推进社会扶贫资源动员规范化、配送精准化、使用专业化和社会扶贫激励手段制度化,提高社会扶贫效益。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永穆  万腾  周宇晗  
贫困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的贫困治理为全球反贫困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但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难以避免的市场缺陷,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贫困治理必然坚持政府集成。四十年减贫道路中的政府集成主要体现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集成;政府主体与其他主体的集成;"扶志"与"扶智"的集成;输血与造血的集成;"精准"方略的集成和"政策"扶贫的集成。新时代全力应对"最难啃硬骨头",须进一步强化政府集成,注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集成,并将扶贫开发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艳琳  谢乾丰  
全面小康社会是一种怎样的小康社会、怎样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并为此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指示和讲话,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理论体系非常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