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764)
- 2022(2321)
- 2021(2254)
- 2019(4578)
- 2018(4302)
- 2017(9098)
- 2016(4800)
- 2015(5463)
- 2014(5555)
- 2013(5498)
- 2012(5126)
- 2011(4697)
- 2010(4560)
- 2009(4232)
- 2008(4361)
- 2007(4185)
- 2006(3835)
- 2005(3763)
- 2004(3715)
- 2003(3463)
- 学科
- 济(20251)
- 经济(20240)
- 银(15529)
- 银行(15383)
- 行(14197)
- 制(12158)
- 方法(10636)
- 管理(10599)
- 业(10322)
- 数学(10019)
- 数学方法(9973)
- 业务(9050)
- 融(9026)
- 金融(9026)
- 度(8605)
- 制度(8602)
- 企(8241)
- 企业(8241)
- 银行制(7862)
- 中国(6192)
- 财(4600)
- 贸(4062)
- 体(4055)
- 贸易(4051)
- 易(3894)
- 农(3878)
- 市场(3759)
- 体制(3639)
- 学(3348)
- 业经(3130)
- 机构
- 大学(67431)
- 学院(64695)
- 济(31796)
- 经济(31158)
- 中国(27783)
- 管理(24923)
- 研究(23771)
- 理学(20050)
- 理学院(19851)
- 管理学(19550)
- 管理学院(19417)
- 银(18718)
- 银行(17930)
- 财(17050)
- 行(16535)
- 京(14847)
- 财经(13266)
- 融(12511)
- 金融(12356)
- 经(12184)
- 中心(12177)
- 所(12045)
- 科学(11966)
- 农(11319)
- 经济学(11217)
- 江(10739)
- 研究所(10602)
- 财经大学(10246)
- 经济学院(10123)
- 北京(9739)
- 基金
- 项目(38722)
- 科学(30799)
- 基金(30257)
- 研究(26966)
- 家(26368)
- 国家(26216)
- 科学基金(22681)
- 社会(17832)
- 社会科(17131)
- 社会科学(17127)
- 基金项目(15516)
- 自然(15127)
- 自然科(14825)
- 自然科学(14823)
- 自然科学基金(14586)
- 资助(13639)
- 省(12983)
- 教育(12235)
- 划(11525)
- 编号(9786)
- 部(9475)
- 重点(8703)
- 教育部(8361)
- 国家社会(7927)
- 成果(7871)
- 发(7841)
- 创(7814)
- 人文(7745)
- 科研(7698)
- 大学(7610)
共检索到119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玮
2017年是中国与阿根廷建交45周年,虽然两国相距遥远,但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近年来阿根廷支持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了中阿发展战略的对接,推动了中阿各领域互利友好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中阿合作潜力基础设施亟须升级换代利好中资企业阿根廷的交通运输在拉美国家中最为发达,公路、铁路、航空和海运以首都为中心向外辐射,但是由于长期经营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学韵
危机中导致银行体系出现困难的三个主要的风险因素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不断上升的美元化趋势;对政府贷款的日益增加和银行存款的流失。但是不同类型的银行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那就是,面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并不是所有的银行所受的损失都一样大。而且,针对1998年~2001年所进行的面板数据估计表明,存款者能够辨别出银行风险的高低。因此,在这场由挤兑引发的银行危机中,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表现出了一样的行为。
关键词:
阿根廷 银行 危机 市场规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小波 郑联盛
自2001年主权债务违约后,阿根廷经历了2005年和2010年两次债务互换,但是,由于少数"钉子户"债权人的反对并诉诸司法程序,阿根廷债务重组陷入再次违约的重大风险。回顾阿根廷债务重组的过程以及以对冲基金为主的少数债权人对阿根廷的诉讼,可以清晰地看出阿根廷主权债务重组困境是由阿根廷自身非审慎性的债务重组机制、美国行为的双重标准以及全球主权债务重组基础机制缺失等造成的。随着重债富国问题的出现,主权债务重组中的国内外司法管辖权、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参与、集体行动条款与同等权益条款,以及合同法与法定机制等争论更加凸显,建立一个全球性主权债务重组机制是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任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婷婷 王岑伊
2001年债务危机爆发后,阿根廷经济开始了艰难又缓慢的复苏过程,但在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国内政治局势不稳定、实体经济波动剧烈、自由化进程过快以及金融监管缺失等一系列原因,导致阿根廷经济持续剧烈波动,货币不断贬值,陷入难以自拔的经济困局。本文对与中国同属于新兴经济体且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阿根廷进行分析,梳理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探究阿根廷经济不稳定的原因,总结其实体经济、金融开放以及金融监管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中国推进经济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构建合理产业结构以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调整宏观政策以维持经济稳定;谨慎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与预警机制;始终坚持经济全球化发展。本文研究显示,在当前国际外部政经形势严峻、国内经济状况不稳定的背景之下,阿根廷可能无法在短期内走出经济困局,其经济问题仍有持续发酵的可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管涛
2002年1月6日,阿根廷议会两院通过经济改革法案,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放弃把阿比索(peso)与美元1比1挂钩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又称联系汇率制度)。在议会通过这项法案不久,阿经济部长即宣布比索同美元的固定汇率定为1.40比1,比索贬值近30%,并披露阿将于4-5个月以后开始实行浮动汇率。这意味着阿实行11年之久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宣告终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力峰
2001年末的阿根廷陷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对于这场危机的起因,理论界有多种说法。本文认为,阿根廷自1991年以来实行的货币局制度是这场危机的制度根源。本文通过分析货币局制度的特征及其制度安排的内部矛盾,揭示了货币局制度的内在缺陷,指出货币局制度并不适用于阿根廷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关键词:
货币局制度 货币制度 阿根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汉波 陈凌
任何一种货币制度都是有利有弊。本文通过对货币局制度在香港和阿根廷实践的比较提出: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经济高度开放、财政收支平衡、国际储备充裕及稳定的政局等,是货币局制度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货币局制度 比较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子敏 刘厚俊
1991年阿根廷实行货币局制度,使恶性通货膨胀得到抑制,经济得以增长。但该汇率制度的缺陷却也给阿根廷经济造成负面影响,2002年初阿根廷不得不放弃货币局制度,重新实行汇率自由浮动。本文对阿根廷实施货币局制度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秀琼 侯薇薇
在理财资管新时代,银行应积极拥抱养老投资这块新兴的理财市场,主动出击,抓住理财市场这块蛋糕再分配的难得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渠道、形象优势,在理财业务的转型发展中,以客户的养老诉求为产品设计出发点,开发并抢占养老投资理财市场。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养老理财 多样化 银行开发 市场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邢延辉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基础好,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具备品牌、客户、产品、机构、人才等优势。但部分银行在资本市场业务的操作流程、审批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论文基于行业研究与现状问题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发展资本市场业务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邢延辉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基础好,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具备品牌、客户、产品、机构、人才等优势。但部分银行在资本市场业务的操作流程、审批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论文基于行业研究与现状问题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发展资本市场业务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