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4)
- 2023(10813)
- 2022(9192)
- 2021(8356)
- 2020(6891)
- 2019(15624)
- 2018(15754)
- 2017(30941)
- 2016(16797)
- 2015(19051)
- 2014(19141)
- 2013(18993)
- 2012(18197)
- 2011(16675)
- 2010(17214)
- 2009(16352)
- 2008(16220)
- 2007(14990)
- 2006(13843)
- 2005(12972)
- 学科
- 济(75855)
- 经济(75679)
- 管理(50034)
- 业(47264)
- 企(37276)
- 企业(37276)
- 中国(28816)
- 方法(25651)
- 农(23127)
- 制(20684)
- 数学(20587)
- 数学方法(20443)
- 地方(20336)
- 财(20265)
- 业经(19737)
- 银(15798)
- 银行(15780)
- 行(15289)
- 农业(15114)
- 融(14459)
- 金融(14456)
- 贸(13677)
- 贸易(13661)
- 体(13486)
- 易(13239)
- 发(12573)
- 和(12478)
- 环境(12357)
- 学(12268)
- 技术(11337)
- 机构
- 学院(246255)
- 大学(245715)
- 济(107754)
- 经济(105437)
- 管理(90175)
- 研究(88024)
- 理学(75270)
- 理学院(74407)
- 管理学(73404)
- 管理学院(72924)
- 中国(69494)
- 财(56007)
- 京(53570)
- 科学(48869)
- 所(44482)
- 财经(42125)
- 江(39709)
- 中心(39401)
- 研究所(39078)
- 经(37908)
- 农(36900)
- 北京(34996)
- 经济学(33854)
- 范(33629)
- 师范(33362)
- 州(31713)
- 院(31304)
- 业大(30868)
- 财经大学(30854)
- 经济学院(30319)
- 基金
- 项目(148007)
- 科学(117120)
- 研究(115419)
- 基金(105778)
- 家(89658)
- 国家(88806)
- 社会(76229)
- 科学基金(75846)
- 社会科(71288)
- 社会科学(71269)
- 省(58152)
- 基金项目(55110)
- 教育(52920)
- 划(48366)
- 编号(47915)
- 自然(43967)
- 自然科(42864)
- 资助(42857)
- 自然科学(42854)
- 自然科学基金(42092)
- 成果(41536)
- 发(37169)
- 课题(34461)
- 部(34030)
- 重点(33463)
- 制(33265)
- 国家社会(30923)
- 创(30856)
- 发展(30706)
- 展(30213)
- 期刊
- 济(134559)
- 经济(134559)
- 研究(84937)
- 中国(59409)
- 财(43038)
- 管理(37092)
- 农(36688)
- 学报(32667)
- 教育(32307)
- 科学(31819)
- 融(30176)
- 金融(30176)
- 大学(26514)
- 学学(24497)
- 农业(24484)
- 业经(22868)
- 财经(22004)
- 技术(21286)
- 经济研究(21269)
- 经(18984)
- 问题(18371)
- 贸(14741)
- 国际(12576)
- 理论(12308)
- 商业(12053)
- 技术经济(11961)
- 现代(11778)
- 改革(11752)
- 革(11752)
- 世界(11714)
共检索到405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全明 张广科
一、全面小康、就业发展与社会排斥(一)全面小康与就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要求。这里,归根到底是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戈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发展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基本途径,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要求,是改善民生、缩小社会差别、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树立和采取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政策取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教育公平,以改革促发展,推行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建设和谐校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鹏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本文从公共财政视角分析了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问题,认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存在财政保障机制不够、地区差异性较大、政府间公共服务事权划分不清等问题,并从政府职能回归、财政支出结构转型、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等角度提出了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提供机制 财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梅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新命题。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和谐、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丰厚的物质财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一个和谐社会必定是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殷汉植
无论何种政体,在公共预算中都有一定的资金分配方法,各种公共预算资金分配的不同方法的深层原因是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的政体要求下对公共预算资金合法博弈的结果,我国公共预算资金分配也不例外。本文从我国公共预算资金分配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目前公共预算资金利益博弈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及今后需要改进的一些方面,以期在我国逐步建立和谐而文明的小康社会中,在公共预算资金的科学、合理、合法分配的制度化、民主化建设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预算 利益博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秀英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诉求。通过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型、成因和与社会不和谐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心理扶助、自我激励、资助保障、危机干预六个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 弱势群体 和谐发展 机制构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满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国家经济金融政策,明确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加速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强化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加大社会信用整饬力度,构建新型的银政、银企关系。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信贷投向 金融服务 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红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高等教育这一基本的动力源。高等教育必须从战略高度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贯穿到学校工作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协调好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学校、教师、学生的关系,坚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高等教育 科学发展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祥建
我国财政政策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重新定位财政政策走向和支持重点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框架下,我国财政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将向民生问题、“三农”问题、刺激消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倾斜。我国未来稳建的财政政策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手段组织、方式方法转变在内的重大政策转型。财政政策的转型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地影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财政政策 政策走向 支持重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兴凡 李建民 俞婷婕
2006年12月18、19日,为期两天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在珠海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中国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理事长王义高教授、秘书长肖甦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乌克兰帕甫雷什中学现任校长、俄罗斯和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研究人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两百多名校长、教师代表们参加了会议,就本次会议的主题“和谐社会,和谐教育,和谐发展”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建国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大学建设,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多样性。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崇尚学术理念、服务社会理念、持续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理念、引领社会理念。坚持人的协调发展,提升全面发展的认识能力,弘扬团结合作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
和谐大学 以人为本 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光碧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失衡、环境破坏、尤其是地区间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之间的差距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破坏突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尽快有效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
区域差距 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旭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必然也要步入和谐发展阶段。本文通过探讨发展资本市场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得出资本市场的和谐发展要遵循哲学理论"度"的原则,进而总结出发展我国和谐资本市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结论。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和谐社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宫民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小康社会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它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保护市场繁荣、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宣传落实党的十八大文件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精神,本文重点介绍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贯彻十八大精神后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景。并且针对中小企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某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就如何实现创新驱动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发展 创新驱动 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