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4)
2023(6921)
2022(5901)
2021(5788)
2020(4797)
2019(10884)
2018(10906)
2017(21025)
2016(11775)
2015(13039)
2014(12700)
2013(12471)
2012(11792)
2011(10508)
2010(10739)
2009(9585)
2008(9389)
2007(8337)
2006(7547)
2005(6677)
作者
(31084)
(25870)
(25589)
(24512)
(16550)
(12505)
(11856)
(10167)
(9824)
(9568)
(8757)
(8718)
(8487)
(8151)
(8070)
(8000)
(7736)
(7688)
(7564)
(7392)
(6557)
(6373)
(6160)
(6077)
(5972)
(5818)
(5765)
(5741)
(5201)
(5182)
学科
(40972)
经济(40928)
管理(31437)
(27438)
(20381)
企业(20381)
(15625)
中国(14816)
方法(13849)
地方(12830)
(12447)
数学(12197)
数学方法(11954)
农业(10392)
(9785)
(9377)
业经(9287)
(8152)
贸易(8144)
(8112)
(7867)
及其(7416)
环境(6801)
政策(6797)
(6585)
银行(6569)
理论(6398)
(6282)
人口(6266)
(5977)
机构
学院(151117)
大学(150194)
(61442)
经济(59838)
管理(57498)
研究(55020)
理学(48278)
理学院(47671)
管理学(46894)
管理学院(46566)
中国(42043)
(32486)
科学(32249)
(31335)
(27666)
中心(25794)
(25193)
(25021)
研究所(24607)
财经(22966)
(22148)
师范(22010)
业大(20952)
(20762)
北京(20676)
(20059)
(19811)
农业(19484)
(18304)
经济学(18299)
基金
项目(98990)
科学(77594)
研究(76657)
基金(69979)
(60485)
国家(59950)
科学基金(50884)
社会(47368)
社会科(44751)
社会科学(44742)
(38932)
基金项目(36592)
教育(34640)
(32955)
编号(32922)
自然(31710)
自然科(30937)
自然科学(30926)
自然科学基金(30349)
资助(28317)
成果(28203)
课题(22856)
(22652)
重点(22233)
(21840)
(20068)
(19426)
项目编号(19333)
国家社会(19113)
(19023)
期刊
(73973)
经济(73973)
研究(50293)
中国(35154)
(24421)
(23982)
管理(20806)
科学(20747)
学报(20566)
教育(20309)
(16537)
金融(16537)
农业(16046)
大学(15689)
学学(14358)
技术(13273)
业经(12048)
经济研究(10947)
图书(10908)
财经(10890)
问题(10040)
(9517)
(8718)
(8384)
书馆(8290)
图书馆(8290)
资源(7953)
(7871)
(7552)
论坛(7552)
共检索到245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邹永红  
文章首先采用年龄移算法与灰色预测法对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下成都市未来10年的人口做出预测,根据验算结果,采取加权平均法确定了最终人口预测数。其次,从工程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指标体系,构建了人口与公共基础设施匹配度评价模型,对蓉渝穗三市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前后的公共基础设施与人口匹配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成都、广州、重庆三市被确立为国家中心城市时的匹配度分别处于中等匹配、完全匹配和较低匹配层次,5年后渝穗两地的匹配度均有提高。最后,基于匹配度为1对成都市未来10年人口发展对城市公共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燕  
实现农民工向市民角色转型,是顺应农民工意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重大转变。本文结合调研,梳理了成都市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及问题,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子荣  龙洋思  
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考察对象,通过政策与经济两方面视角,反映出成都市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差异及其变化情况,并结合相关分析法探讨经济、制度、财政支出和劳动力人口转移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差异的影响。据此,进一步提出缩小成都市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差异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致力于部署建设国家职教高地,优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学校教育和培训格局,推进职业教育与产城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经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波  
本文认为 ,都市农业与城市化双向互动 ,互为补充。都市农业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可为城市化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城市化则会促使农业的工业化管理 ,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全面小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志宏  张璇  
以四川省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获得研究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文化程度、自治机构利益代表性、自治机构换届选举、"自治机构、公共组织、政府部门"回应性等是显著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区治理意愿的因素。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角度出发,应该注意通过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质水平,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型、角色转换,强化农业转移人口组织化程度,完善基层社区自治组织选举制度,提倡自治组织、公民与政府开展合作治理等途径,构建有利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治理环境、制度环境、组织环境,进而有序推进农业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志英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实践中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四川省成都市统筹城乡的实际,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问题入手,对统筹城乡实践中的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创新进行了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春  邓良基  
随着四川省成都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进行SWOT分析,指出调控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而提出了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的对策,以期能为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的顺利实现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段胜辉  
成都市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建设用地流转范围与使用、农民集中居住、农民与企业的交易、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等。本文认为,通过适当界定建设用地的流转范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建立等措施则可以有效化解上述问题,扎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欢  
城市近郊农村土地综合整理在缓解城乡土地利用供求矛盾和探索让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两个主要方面的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作为一项涉及复杂利益关系的制度创新过程,当前各地推进的土地综合整理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方面,关键是必须正视问题,找准症结,明确思路,通过更深入的制度突破和政策调整来有效化解矛盾,力求把农村土地综合整理更加平稳有序地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冬银  
作为全国15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之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按照明确入市规模、优化项目布局、创新构建入市主体、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和健全政策机制配套的工作思路,并依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具体实施了土地入市,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截至2016年底,郫都区已完成25宗农村集体建设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宏伟  屈锡华  
本文根据形成原因和经济特征的不同,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将涉农社区划分为一元内生性、多元内生性、一元外生性和多元外生性四种类型,并详细分析了最为典型的一元内生性和多元外生性社区,以及较为特殊的灾后重建型社区的文化建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成都市涉农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统筹基础上的差异性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瑶  陈永正  
本文在研究发达国家(地区)农村市场主体特征的基础上对成都农村市场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指出成都农村市场主体培育还存在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龙头企业组织规模形式较低和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加强政府在农村市场主体培育中的扶持作用"等推进成都农村市场主体培育的对策。在政府作用中,特别提出了成都可利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创新思路,弥补基层政府财政能力的不足,以加强基层政府对农村市场主体进一步培育的推动作用,保证每个乡村都拥有现代的农村市场主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英霞,郑循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刁其怀  
成都市宅基地退出模式主要包括"双放弃"模式、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地票交易模式、货币化补偿模式及宅基地收储模式等,这些退出模式的推行,促进了农村宅基地集约节约化利用水平,但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也面临补偿资金缺口、零星宅基地退出操作困难等制约因素。在推进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优化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化解宅基地退出中的资金约束;成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中心;加强相关制度配套建设。推进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的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