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6)
- 2023(7689)
- 2022(6629)
- 2021(6341)
- 2020(5234)
- 2019(11759)
- 2018(11719)
- 2017(22711)
- 2016(12275)
- 2015(13343)
- 2014(12741)
- 2013(12135)
- 2012(11111)
- 2011(10044)
- 2010(10067)
- 2009(9423)
- 2008(8882)
- 2007(7924)
- 2006(7071)
- 2005(6391)
- 学科
- 济(41611)
- 经济(41560)
- 管理(33231)
- 业(31136)
- 企(23391)
- 企业(23391)
- 农(16712)
- 方法(15049)
- 中国(13468)
- 数学(13165)
- 数学方法(12925)
- 财(12124)
- 地方(11046)
- 农业(10905)
- 业经(9759)
- 制(9750)
- 贸(9692)
- 贸易(9685)
- 策(9660)
- 易(9403)
- 学(7583)
- 银(7444)
- 银行(7436)
- 环境(7391)
- 行(7150)
- 及其(6787)
- 融(6694)
- 金融(6692)
- 理论(6532)
- 务(6520)
- 机构
- 学院(156243)
- 大学(152128)
- 济(63961)
- 经济(62497)
- 管理(60444)
- 研究(52862)
- 理学(51253)
- 理学院(50717)
- 管理学(49750)
- 管理学院(49447)
- 中国(42008)
- 京(32462)
- 财(31095)
- 科学(30527)
- 中心(26110)
- 江(25710)
- 所(25370)
- 农(25293)
- 财经(23377)
- 研究所(22574)
- 范(21815)
- 师范(21668)
- 业大(21650)
- 经(21213)
- 州(20473)
- 北京(20318)
- 院(19577)
- 农业(19416)
- 经济学(18765)
- 省(17283)
- 基金
- 项目(103153)
- 科学(81853)
- 研究(80557)
- 基金(73455)
- 家(62509)
- 国家(61897)
- 科学基金(53698)
- 社会(50503)
- 社会科(47756)
- 社会科学(47749)
- 省(40817)
- 基金项目(38183)
- 教育(37642)
- 编号(35271)
- 划(34532)
- 自然(33428)
- 自然科(32647)
- 自然科学(32639)
- 自然科学基金(32037)
- 资助(29938)
- 成果(29043)
- 课题(24364)
- 发(23253)
- 部(22994)
- 重点(22959)
- 创(21730)
- 年(20861)
- 项目编号(20838)
- 性(20715)
- 创新(20183)
共检索到247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忠敏 李青 张欣 杨青建 田建丽
为了解承德市已育妇女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抽取承德市不同职业人群已婚且育有一个孩子的妇女3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选择生育的人群为47.7%,比选择不生的人群52.3%略低;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不生二孩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全面二孩政策对妇女二孩生育意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显著。二孩意愿受多因素影响,除生育政策外,年龄、职业、一孩分娩方式等都制约着二孩意愿的选择。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二孩生育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晓青 黄彩虹 张强 陈双双 范其鹏
生育意愿是影响实际生育水平的超前变量,为预测生育水平提供重要参数。通过对山东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大样本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两类政策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和理想子女数基本相同,且愿意生育二孩的主观因素、地区差异及户口性质、文化程度、现有1孩性别等对两类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是类似的;生育安排、不愿意生育的主观因素、属相偏好等则存在显著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现有1孩性别、年龄、地区因素、主观因素等对两类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家庭更主要从一个孩子的风险性方面考虑二孩生育,"单独二孩"政策家庭则更多从自身养老和精神需求的角度做出二孩生育选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小锋 张汉洋
文章基于莱宾斯坦的孩子成本—效用理论,建立二孩效用和成本压力量表,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对浙江省金华市育龄人员生育二孩意愿现状展开调查,通过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生育二孩意愿的因素,以及已生育二孩的育龄者与没有生育二孩的育龄者间的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华市有35.41%的育龄者已生育二孩,生育二孩育龄者与一孩育龄者间在学历、家庭月收入、一孩的性别等多项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有42%的一孩育龄者有生二孩的意愿,生育二孩的动力主要是为了孩子有伴、减少教育失败、避免失独风险以及缓解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小锋 张汉洋
文章基于莱宾斯坦的孩子成本—效用理论,建立二孩效用和成本压力量表,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对浙江省金华市育龄人员生育二孩意愿现状展开调查,通过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生育二孩意愿的因素,以及已生育二孩的育龄者与没有生育二孩的育龄者间的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华市有35.41%的育龄者已生育二孩,生育二孩育龄者与一孩育龄者间在学历、家庭月收入、一孩的性别等多项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有42%的一孩育龄者有生二孩的意愿,生育二孩的动力主要是为了孩子有伴、减少教育失败、避免失独风险以及缓解养老压力等,不愿意生育二孩原因主要是经济与家庭关系压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尹秀芳 徐玮
本文基于湖北省4 661个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目标人群生育意愿的调查数据,对已有一孩的城镇居民家庭二孩的生育意愿进行了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二孩生育政策放开的情况下,湖北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不愿生育二孩的比重达到61.4%,究其原因,主要集中于经济压力、少生优生观念和时间压力等方面;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以上城镇居民家庭不愿生育二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妻子的年龄、学历、职业、一孩的年龄及夫妻二人的迁移经历等都是影响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的不愿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单独二孩”政策 生育意愿 计划生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智雷 杨云彦
"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为我们重新认识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提供了机会。文章对湖北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进行了二孩生育意愿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符合"单独二孩"政策人群超过2/3在城市,农村相对较少;"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70;明确要二孩的比重只有21.51%,农村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略高于城市;育龄妇女年龄越大,二孩生育意愿越低;文化程度越高,城市育龄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越弱,农村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反而越强。就业迁移明显降低了农村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和男孩偏好。在符合"单独二孩"政策但不打算要二孩的家庭中,50%的家庭是因为经济压力大。相对于结构性生育堆积风险,超低生育率陷阱更应该引起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的重视。
关键词:
“单独二孩”政策 生育意愿 理想子女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菊华
文章在分析了单独二孩政策下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后发现,不足15%的流动人口、约22%的单独人群明确表示要生育二孩。单独(尤其是丈夫为独生子)、已育一女的人二孩生育意愿分别强于双独和双非、已育一子的人;若丈夫为独生子且育有一女,则二孩生育意愿高于其他人群。由此可得出两点初步结论:一是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意愿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政策调整虽可能释放出一定的生育潜能,但难以使生育意愿出现较强反弹;二是对男孩的需求依旧是刚性的,这会使生育数量意愿具有不确定性,进而使中国的生育率不会像韩国或日本那样低。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冬梅
为适应新的人口形势,我国对生育政策进行了逐步调整,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现在的全面二孩,但数据显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常州市新生儿出生率并没有明显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调查显示,教育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全面二孩政策后常州市人口的变动情况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调查了二孩家庭对教育数量、质量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全面二孩 二孩家庭 教育需求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葛润 施新政
为了应对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以及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发现全面二孩政策显著提高了家庭生育的可能性,且这一效果在2016—2018年没有出现衰减。因为这一政策而多出生的人数占2016—2018年我国每年出生人数的14.8%。本文的计算表明,我国于2021年实施的三孩政策将会使我国短期内每年多出生约28.32万人。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家庭生育行为 三孩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继红 苏华山 张成
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在于探明目前低生育意愿的根本原因。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引入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从生育二孩的成本与收益两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生育过程中的疼痛或危险性、一孩抵触、休闲时间的减少、没人带孩子、经济承受能力、优生少生、更多家庭纠纷这些因素对二孩生育意愿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制约人们自主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而其中的隐性成本则是导致女性二孩生育意愿普遍低于男性的原因。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社会环境考察二孩生育意愿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地区差异对二孩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人口政策的具体实施也应该把地区差异考虑在内。
关键词:
二孩困境 生育意愿 全面二孩 生育成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陶涛 杨凡 张现苓
基于2015年底北京市空巢家庭调查数据考察"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空巢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的态度,结果表明:空巢老年人的政策知晓率极高,支持、反对和不干涉子女生育二孩的各占约1/3;一旦子女生育二孩,近七成空巢老年人愿意提供物质或劳务支持;养老等功利性目的并非希望子女生育二孩的首要原因,经济负担、健康顾虑和照料匮乏是阻碍子女生育二孩的主要因素。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考察影响因素,与子女关系好、身体健康、有配偶等因素会显著提高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的支持概率,而养老观念开放、受教育程度高和空巢时间长等因素则会显著降低支持概率。空巢老年人的性别、年龄、经济水平、养老选择等因素对因变量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基于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预测,通过对比2011-2015年期间的实际人口数据和预测数据得出一个修正系数,并以此为参照将2016年的人口预测结果进行适当地修正作为人口预测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云南自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将在5年后的时间达到人口出生高峰,此后人口增长趋于减缓,并在2045年左右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劳动力人口规模在2026年以前持续增长,此后开始下降,劳动力人口抚养负担增加。"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速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全面二孩 生育政策 人口 就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基于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预测,通过对比2011-2015年期间的实际人口数据和预测数据得出一个修正系数,并以此为参照将2016年的人口预测结果进行适当地修正作为人口预测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云南自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将在5年后的时间达到人口出生高峰,此后人口增长趋于减缓,并在2045年左右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劳动力人口规模在2026年以前持续增长,此后开始下降,劳动力人口抚养负担增加。"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速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还需从社会制度层面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带来的短期出生人口高峰,刺激了新的消费需求、扩大了城市就业空间,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尤其是女性职工在事业发展方面可能会受到明显的阻碍作用,育龄女性劳动者完成生育后再次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重新择业,女性就业岗位开发、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了严峻挑战。
关键词:
全面二孩 生育政策 人口 就业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秀敏 马群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科学预测学龄前人口变动趋势和教育资源需求,对于学前教育的科学规划和深入改革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作为全国教育首善之区,北京和谐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与长期以来极低的生育率并存,新生育政策调整后的人口变动趋势和教育资源需求预测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基于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中国人口预测系统,设置"全面二孩"政策低、中、高三种人口预测方案,分城乡对北京市2019—2029年的学前适龄人口和在园生规模进行预测,并根据人口预测结果和相应资源配置标准,分城乡推算2019—2029年的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人口预测 教育需求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