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3)
2023(8054)
2022(6709)
2021(5935)
2020(4722)
2019(10671)
2018(10603)
2017(20006)
2016(10544)
2015(11743)
2014(11806)
2013(11853)
2012(11677)
2011(11010)
2010(11360)
2009(10472)
2008(10115)
2007(9137)
2006(8640)
2005(8299)
作者
(31893)
(26635)
(26577)
(25328)
(17239)
(12662)
(12000)
(10350)
(10281)
(9633)
(9409)
(8836)
(8774)
(8723)
(8471)
(8240)
(7946)
(7658)
(7639)
(7300)
(7123)
(6583)
(6491)
(6315)
(6108)
(6035)
(5950)
(5740)
(5460)
(5226)
学科
(72545)
经济(72497)
管理(25768)
地方(23907)
(23791)
中国(20509)
方法(18104)
(16497)
企业(16497)
数学(15733)
数学方法(15633)
地方经济(15385)
(15272)
业经(14342)
(11976)
(11323)
农业(10986)
(10790)
金融(10790)
(10134)
银行(10121)
(9962)
环境(9921)
(9809)
(9364)
贸易(9353)
(9136)
(8887)
发展(8317)
(8292)
机构
学院(159222)
大学(157456)
(79611)
经济(78130)
研究(65220)
管理(54786)
中国(50037)
理学(45018)
理学院(44417)
管理学(43770)
管理学院(43452)
科学(36743)
(34836)
(34083)
(33693)
研究所(30006)
中心(28116)
经济学(25987)
(25958)
财经(25795)
(25118)
(23231)
北京(23131)
(23096)
经济学院(22934)
(22535)
师范(22339)
(20819)
科学院(20128)
(19808)
基金
项目(94934)
科学(74691)
研究(72254)
基金(67134)
(57864)
国家(57349)
科学基金(48338)
社会(47937)
社会科(45566)
社会科学(45558)
(37806)
基金项目(34501)
教育(31604)
(30955)
编号(28396)
(28251)
资助(27649)
自然(27548)
自然科(26869)
自然科学(26863)
自然科学基金(26379)
成果(23827)
发展(23551)
(23171)
重点(21930)
课题(21220)
(20661)
国家社会(20269)
(19354)
创新(18232)
期刊
(105092)
经济(105092)
研究(58267)
中国(39151)
(24998)
(24686)
管理(23976)
学报(21678)
科学(21231)
(19573)
金融(19573)
经济研究(18016)
教育(17838)
大学(17082)
农业(17053)
业经(16052)
学学(15992)
技术(15432)
财经(13965)
问题(13340)
(12314)
(10415)
世界(10174)
技术经济(9978)
国际(9632)
经济问题(8703)
(8679)
商业(8487)
经济管理(8258)
统计(8162)
共检索到274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洪侠  
近几年,围绕全面二孩是否放开,正反两方面观点一直激烈交锋。支持放开者认为,我国人口生育率下降、人口红利消失影响了经济增长,放开生育可以增加劳动力要素。反对者认为,生育率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现象,政策放开作用有限,相反还有短期增加社会负担的弊端。我赞成全面放开二孩,因为这是人的基本权利。但是,用经济发展、人口红利、缓解人口老龄化等概念作为放开二孩的理由,则把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本末倒置了。而且,所谓人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洪侠  
近几年,围绕全面二孩是否放开,正反两方面观点一直激烈交锋。支持放开者认为,我国人口生育率下降、人口红利消失影响了经济增长,放开生育可以增加劳动力要素。反对者认为,生育率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现象,政策放开作用有限,相反还有短期增加社会负担的弊端。我赞成全面放开二孩,因为这是人的基本权利。但是,用经济发展、人口红利、缓解人口老龄化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顾和军  李青  
本文实证分析“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少儿抚养比显著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不会上升,老龄化程度得到一定减轻,但无法改变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总趋势。该政策的实施尽管显著提高了少儿抚养比,但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人口红利”,因而该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发展水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戈艳霞  
在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背景下,文章运用分家庭类型的分年龄别孩次递进生育率模型测算政策目标群体并根据其再生育意愿和计划完成时间推测新增出生人口,得出生育水平、生育模式,并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将累计多出生近2100万人,总人口峰值将推迟到2030年的14.66亿,略大于不调整政策的情况。同时,"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总人口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速度;增加了2035年之后的劳动力供给、减轻了劳动力负担和人口老化程度。但预测结果也显示总人口的减少趋势并没有改变,2030年后我国人口将以平均每年640多万的规模持续减少,到本世纪末人口减少到10.16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孟令国  李丽冰  
全面两孩政策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长期影响。通过队列要素法和人口预测软件对我国人口变动趋势进行定量预测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全面两孩政策会使人口数量有所增长,但可能不会超过预期;该政策难以改变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也不足以改变劳动力供给不断下降的趋势";补偿性生育高峰"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和压力。因此,应当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降低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加强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快产儿科和幼教力量的培养,适当延迟退休时间,发展老龄产业,以应对我国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严重的挑战,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慰  
当前,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但是市场机制并没有有效地促使经济增长由数量扩张型向效益提高型转变,所以我们需要在政府行为的视角下从政府行为、政府职能转变及制度体系等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创新。政府迫切需要逐步从当前与民争利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利益的社会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行政干预过多的全能型政府向让市场发挥作用的有限政府转变。然而,中国以GDP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决定了官员为了地方GDP的增长而不惜诉诸区域间的恶性经济竞争及放任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等行为。要实现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根本转变,就必须实现对地方政府考核方式的转变。同时,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红倩  刘岩  
文章将决定经济增长水平的人口年龄结构指标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基于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用反事实分析方法预判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而老年人口比重、老年抚养比及少儿抚养比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如果我国在2000年放开生育政策,短期内(15年以内),少儿人口数量年均增长率由-2.24%上升至0.62%,2015年总人口数量由13.42亿上升至14.92亿,老年人口年平均占比降低0.52个百分点,全面二孩政策通过对老龄化程度的改善使人均GDP增长率年均提高约0.2045个百分点;虽然短期内全面二孩政策通过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少儿扶养比上升)对经济增长带来消极影响,但是在长期内全面二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积极的。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秀敏  姜丽云  
调查东、中、西部六个城市4064位幼儿园园长和教师,透过利益相关者对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评价,分析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挑战。结果显示,尽管二期行动计划取得了良好成效,但面对"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的新需求,学前教育发展仍然存在着严峻的问题与现实困境:普惠性资源依然短缺;财政投入依然不足,软件投入亟待改善;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离职率高、非编教师生存与发展受阻仍是队伍建设的难点;弱势群体扶助政策仍需完善。究其根本,学前教育立法缺失、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不健全、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未能切实落实、区域公共财力不均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针对地破解当前的矛盾和问题,并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是新时代学前教育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关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晖鸿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局面。深圳市龙岗区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查找差距,统一思想,做到思想上更加解放,发展上更加放手,市场上更加放开,政策上更加放活,推动龙岗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甘慕仪  徐刚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如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突出高职院校的服务宗旨,是关系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的一个基本问题。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校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一、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特征 战后日本经过10年的经济恢复,从1955年开始至1970年是其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世纪70至80年代为经济稳定增长时期。在这30多年间,日本实现了经济总量与人均水平赶超英、法等发达国家并跻身世界前列,产业结构从全面推进重化工业进程到实现后工业化,居民消费结构从满足衣食为主的低水平生活阶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邵慰  
一、各级政府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每增长2个百分点,就业率则增长1个百分点。在这样的理论影响下,中央政府为了促进就业以保持社会稳定而追求经济增长率的硬性指标。但是如果短期的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效率及社会公平等为代价,仍然停留在依靠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层面上,则短期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后果,不仅会透支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还在长期影响了就业和稳定。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央政府在"十二五"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军  
随着我国将要面临越来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消失以及劳动力人口优势消失等问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应运而生。从我国人口结构发展变化来看,放开二孩政策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基于人口学理论,放开二孩政策能够缓解人口迅速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失衡等社会问题。然而,生育政策的调整是否会引起人口出生的大幅反弹,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事实上,在当前中国家庭生育行为成本巨大等因素的影响下,生育意愿往往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育行为。为此,本文基于家庭生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基于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预测,通过对比2011-2015年期间的实际人口数据和预测数据得出一个修正系数,并以此为参照将2016年的人口预测结果进行适当地修正作为人口预测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云南自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将在5年后的时间达到人口出生高峰,此后人口增长趋于减缓,并在2045年左右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劳动力人口规模在2026年以前持续增长,此后开始下降,劳动力人口抚养负担增加。"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速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基于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预测,通过对比2011-2015年期间的实际人口数据和预测数据得出一个修正系数,并以此为参照将2016年的人口预测结果进行适当地修正作为人口预测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云南自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将在5年后的时间达到人口出生高峰,此后人口增长趋于减缓,并在2045年左右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劳动力人口规模在2026年以前持续增长,此后开始下降,劳动力人口抚养负担增加。"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速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还需从社会制度层面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带来的短期出生人口高峰,刺激了新的消费需求、扩大了城市就业空间,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尤其是女性职工在事业发展方面可能会受到明显的阻碍作用,育龄女性劳动者完成生育后再次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重新择业,女性就业岗位开发、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了严峻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