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0)
2023(17071)
2022(14683)
2021(13932)
2020(11836)
2019(26832)
2018(26772)
2017(51069)
2016(27841)
2015(31424)
2014(31085)
2013(29977)
2012(27705)
2011(24800)
2010(24912)
2009(23182)
2008(22656)
2007(20752)
2006(17967)
2005(15702)
作者
(78162)
(65431)
(65212)
(62162)
(41544)
(31295)
(29838)
(25470)
(24868)
(23604)
(22054)
(22045)
(20707)
(20480)
(20445)
(20242)
(19994)
(19213)
(19049)
(18735)
(16222)
(16057)
(15902)
(15082)
(14811)
(14636)
(14568)
(14504)
(13243)
(13144)
学科
(104781)
经济(104578)
管理(77672)
(74444)
(60945)
企业(60945)
方法(47743)
数学(40782)
数学方法(40172)
(33209)
(30397)
中国(30161)
业经(23844)
(22385)
(22301)
地方(21427)
农业(21341)
(20799)
贸易(20789)
(20156)
理论(19265)
(18079)
财务(18004)
财务管理(17959)
(17914)
(17850)
银行(17803)
(17029)
(17010)
金融(17002)
机构
学院(382295)
大学(379464)
(151917)
经济(148538)
管理(145636)
研究(127936)
理学(124747)
理学院(123391)
管理学(120887)
管理学院(120189)
中国(97534)
(79452)
科学(79001)
(73109)
(66180)
(64294)
中心(61397)
(59685)
研究所(58236)
业大(57407)
财经(56923)
农业(51800)
(51488)
(51412)
师范(50840)
北京(49459)
(47092)
(46665)
经济学(45715)
技术(43124)
基金
项目(256146)
科学(200530)
研究(189249)
基金(183311)
(160120)
国家(158513)
科学基金(135380)
社会(118234)
社会科(111215)
社会科学(111183)
(102273)
基金项目(95908)
教育(89156)
自然(87241)
(85636)
自然科(85235)
自然科学(85211)
自然科学基金(83702)
编号(79280)
资助(75575)
成果(65696)
重点(57751)
(56331)
课题(55196)
(55072)
(53257)
创新(49624)
科研(49592)
项目编号(48423)
教育部(48329)
期刊
(169436)
经济(169436)
研究(110192)
中国(78446)
(61158)
学报(61104)
(58423)
科学(55019)
管理(53286)
教育(47691)
大学(46419)
学学(43612)
农业(41003)
(36785)
金融(36785)
技术(34824)
业经(29570)
财经(27557)
经济研究(27275)
(23698)
问题(21844)
(21424)
(19564)
图书(19516)
统计(18961)
(18330)
技术经济(17549)
理论(17243)
科技(17138)
(17073)
共检索到574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洪秀敏  朱文婷  
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是二孩时代实现幼有所育的关键。从家庭育儿压力、母职困境和社会支持出发,调查6个省12个市共计11 453个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结果发现,家庭育儿压力较高,抚育成本高昂,子女教育成为最大挑战,且二孩家庭育儿压力更大;母亲育儿工作难平衡,超过三分之一的母亲职业中断,且二孩家庭、低收入和低学历母亲面临更大的职业困境。在社会支持方面,家庭内部支持以祖辈为主,父亲参与不足;对教育支持最为迫切,但所获外部支持有限。在历史短板、时代挑战和文化制约的多重影响下,亟待构建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通过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形成夫妻同工、祖辈适度参与的动力机制,保障女性就业权,最终实现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婴幼儿照护良好格局,切实缓解家庭的育儿压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文  
当前,养育成本是影响人民群众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25年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生育水平适当提高”的目标。对此,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分析内蒙古12个盟市0-3岁婴幼儿家庭的养育费用和需求,研究发现:婴幼儿生育养育负担重和托幼服务供给是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基于调查分析,应增强生育政策保障力度,提高育龄人口生育意愿;强化养育支持政策,降低婴幼儿养育成本;增加托育资源供给,提高托育服务质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2019年7月3日,婴幼儿早期发展、托育服务与家庭育儿支持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本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系)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二孩政策下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研究"(17ZDA123)资助。出席论坛的有全国人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部门领导以及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的一线从业者等共200余人。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所长洪秀敏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史薇  
本文以"城市家庭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倾向值分析方法和实地调研获得的访谈资料,研究隔代照料对城市双职家庭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1)隔代照料对城市双职家庭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有显著挤出效应,并且该效应在使用倾向值加权方法控制隔代照料的内生选择性后仍然显著;(2)受隔代照料选择性偏差的影响,常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会低估隔代照料的挤出效应,基于三种倾向值贪婪匹配的分析验证了该结果的稳健性;(3)家庭经济收入对隔代照料与城市双职家庭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具有调节效应,隔代照料对中低收入家庭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挤出效应尤为明显,且家庭经济收入越低挤出效应越大,对高收入家庭则没有显著影响。在全面两孩政策推行、女性高劳动参与和快速人口老龄化时代,对城市双职家庭在婴幼儿照料问题上面临的实际需求和突出困难,既要倡导代际亲情互助,充分发扬家庭领域隔代照料的优良传统;还要积极探索将隔代照料纳入正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支持引导其向科学化、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更好满足不同家庭的多元化需求。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丽娟  王红蕾  冀东莹  袁秋红  贺红芳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进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婴幼儿教保服务及其质量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国民素质整体提升、家庭幸福、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效构建普通并有质量的0—3岁教保服务体系,是实现"全面二孩"等国家战略的基础性支撑,是新时代保障"幼有所育"、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基于近年对我国0—3岁教保服务体系的现状、百姓需求、各地探索的研究,对我国0—3岁教保服务体系的状况及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对有效构建我国0—3岁教保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关键问题做了深入思考,建议:构建0—3岁教保服务体系应首先明确其公益性、教保性的双重属性,着力解决管理体制、财政投入体制、举办主体、教保队伍建设和督导监管等核心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玲艳  席春媛  
本研究以国家《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和30个地区《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研究对象,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搭建了协同目标、协同内容、协同机制和协同效果四方面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分析框架,利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国家和地方政策文本的总体情况,剖析了政策文本对于现实生育困境和家庭需求及困难的回应程度。研究发现,各地的实施意见较好地落实了国家指导意见的精神,大部分地区基本回应了家庭目前对于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存在着目标和内容向照护服务机构倾斜、对家庭经济压力回应不够、地方特征未能得到充分考量以及缺乏实操性较强的配套落地方案等主要问题。最后,研究从发挥政府的统筹角色,坚持两条腿走路、进一步夯实对家庭的配套支持政策、制定清晰灵活的照护服务机构管理清单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琛卓  杨雪燕  李华  
精准把握育龄母亲的婴幼儿照顾偏好,对于细化三孩政策配套支持措施、明晰托育服务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从南京、武汉和西安收集的育龄母亲数据,利用优劣尺度法探究母亲的婴幼儿照顾偏好。结果显示,在养育婴幼儿时,非父母照顾方式应用广泛,托育服务社会需求旺盛;母亲更看重婴幼儿照顾方式的质量导向型特征而非实用导向型特征,最在乎照顾者能否为婴幼儿提供安全有爱的照顾氛围;婴幼儿照顾特征偏好与照顾方式选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如果母亲看重照顾方式便捷性、照顾者早教启蒙能力或科学喂养能力,则其更倾向于选择托育服务方式来照顾婴幼儿。因此,为实现“幼有所育”政策目标,既要促进婴幼儿照顾资源量的增长,更要加强对婴幼儿照顾资源质的保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夏仕武  古帅  王瑨婧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逐步重视向学前教育投入公共经费,为需要帮助的幼儿及其父母提供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等综合性服务。在0~3岁婴幼儿养育费用方面,已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援助体系。在援助主体方面,联邦政府统筹领导、州政府主动作为、社会组织协调配合;在援助形式方面,有现金援助、税收抵免、代金券或食品券援助、保育基金和补贴援助;在援助对象方面,除了经济贫困的普通家庭以外,一些特殊群体,如企业员工子女、在读大学生子女、领养家庭子女、残疾儿童与军人子女均有专项的援助计划。其援助体系呈现出主体多样、覆盖全面、形式灵活的特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晓巍  刘倩倩  王梦柯  
作为影响幼儿及其家庭的重要外部环境,社区支持可以有效解决家庭育儿功能弱化的问题。为充分发挥社区对幼儿家庭教育的支持作用,需构建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以明确社区支持的内容、现状与发展方向。以六领域三层次体系为理论框架,基于国际大型项目的经验,初步构建幼儿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指标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对各项指标进行三次修订,形成包含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的幼儿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指标体系。基于修订后的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以1 237位幼儿家长为被试调查幼儿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现状,结果发现:社区总体支持状况差,各领域支持不均衡,表现为在物质环境方面支持最为充足,在文化娱乐方面支持最为匮乏。为完善幼儿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政府需要完善社区支持制度与经费保障机制;社区需要加强重视,丰富支持内容与形式;管理部门需要对社区支持状况加强评估与监测。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力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领域的法律规范较为不足,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概念内涵仍需进一步澄清。从历史发展来看,婴幼儿照护服务立法涉及三类目标:福利促进、人口素质和服务供给。其中,福利促进又包含儿童福利促进和家庭福利促进。不同目标定位的叠加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立法的推进,当前婴幼儿照护服务立法存在的现实问题包括体系缺失导致法律依据不明、属性含糊导致权责划分不清、对象多样导致立法统合困难、许可难设导致监管模式摇摆。因此,在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立法时,需要重新审视相关宪法依据,逐步迈向体系化构建,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权责配置,在分类基础上确立监管规则,并审慎确立监管工具箱。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小灵   阙明坤  
在当前积极人口政策背景下,回应社会大众对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强烈需求,化解托育资源供应不均衡与家庭对高质量托育服务迫切寻求之间的冲突,并提升托育照护服务的吸引力,成为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挑战。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0-3岁婴幼儿在托家长的服务体验、满意度,探索影响其再购意愿和忠诚度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数据,获得有效问卷558份,采用SPSS24.0以及AMOS25.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构成满意度的师资、收费、环境与设施、教育活动以及地点与时间等五个维度都对忠诚度存在正向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费用。再者,社会评价在其师资、费用等到忠诚度的作用路径上起着部份的调节作用。基于调研结论,本研究探索提出托育服务的高质量供给路径和策略,为托育服务从业者与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助力构建更加公平、高效,满足家庭需求的托育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解会欣  李嘉玲  杨一鸣  王文静  
研究选取259名7~49个月(平均月龄24.96个月)婴幼儿及其母亲作为被试,通过问卷法考察家庭收入、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婴幼儿阅读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母亲阅读观念在其中所起作用。结果表明,母亲阅读观念在家庭收入、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婴幼儿阅读环境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到阅读环境中的亲子共读活动,家庭收入不能显著预测亲子共读活动,母亲阅读观念在母亲受教育水平和亲子共读活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时秀  张微  
家庭中的精神障碍患者会给其家庭带来巨大风险与负担。在我国农村,精神障碍患者家庭作为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不可避免会遇到诸多困境。基于湖北省L村的实地调查,其社会支持呈现微观层面亲属支持单一性与非稳定性、互助支持缺位,中观层面医院支持断裂、社区支持匮乏,宏观层面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社会组织支持真空、社区文化归因偏差等特性。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完善与构建农村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社会支持体系,其出路应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社会组织协同参与为支持主体系统,以收入来源的拓展、心理支持的提供、社区互助支持力量的培育为支持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苏雪云  汪海萍  方俊明  
0-6岁是儿童发展的黄金时期,婴幼儿脑科学的研究为早期干预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支持,本文以美国为案例结合婴幼儿脑科学研究的基础发现,分析美国整个早期干预政策的发展过程,综合探析了早期干预政策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我国早期干预政策建设的启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琛卓  杨雪燕  井文  
利用陕西省西安市的调研数据,在分析当前0~3岁婴幼儿养育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了城市父母对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偏好。研究发现:"父母为主,祖辈辅助"是当前家庭普遍采用的婴幼儿养育模式,家庭正承担着较重的养育负担,婴幼儿照料的社会化程度低;在选择实验中,城市父母倾向于选择购买托育服务,其托育服务需求呈现出"安全为重,保教融合,普惠可及"的偏好特征;城市父母最愿意为安防监控这一属性付费,对于托育服务项目、机构性质、服务时间及送托距离等属性的边际支付意愿依次降低。因此,应逐步推动托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朝着高质量、保教一体化、普惠化及社区化的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