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7)
2023(12990)
2022(10103)
2021(8879)
2020(7165)
2019(15614)
2018(15629)
2017(29604)
2016(16451)
2015(18410)
2014(18507)
2013(17710)
2012(16303)
2011(14534)
2010(14660)
2009(13971)
2008(14084)
2007(13002)
2006(11497)
2005(10979)
作者
(48612)
(40849)
(40336)
(38841)
(25971)
(19524)
(18494)
(15645)
(15384)
(14660)
(13985)
(13615)
(13333)
(13129)
(13069)
(12476)
(12244)
(12171)
(11962)
(11538)
(10361)
(10003)
(9924)
(9266)
(9210)
(9207)
(9168)
(9133)
(8349)
(8147)
学科
(65102)
经济(64993)
管理(55650)
(51338)
(44391)
企业(44391)
方法(23136)
业经(20542)
中国(20183)
(19508)
(18935)
(18751)
数学(18667)
数学方法(18362)
(15274)
(13920)
(13528)
银行(13491)
(12893)
(12500)
金融(12497)
(12180)
财务(12135)
财务管理(12101)
农业(11843)
产业(11750)
企业财务(11522)
理论(11240)
体制(11077)
(10868)
机构
大学(239652)
学院(238003)
(94143)
经济(92081)
管理(86982)
研究(81976)
理学(74102)
理学院(73259)
管理学(71870)
管理学院(71426)
中国(62696)
(50619)
科学(50522)
(48139)
(41854)
(41559)
研究所(37714)
(37525)
中心(37251)
财经(37207)
业大(34900)
(33731)
农业(32571)
北京(31227)
(31048)
师范(30638)
经济学(29882)
(29710)
(29674)
财经大学(27650)
基金
项目(156923)
科学(124203)
基金(115368)
研究(112943)
(101565)
国家(100739)
科学基金(86362)
社会(73502)
社会科(69655)
社会科学(69643)
(60827)
基金项目(59390)
自然(55240)
自然科(54049)
自然科学(54033)
自然科学基金(53082)
教育(51934)
(51166)
资助(46232)
编号(44476)
成果(38067)
重点(35641)
(34327)
(33318)
(32923)
(32698)
国家社会(31480)
课题(31474)
创新(30761)
(30377)
期刊
(109679)
经济(109679)
研究(71247)
中国(52532)
学报(41990)
(40106)
(39584)
科学(36842)
管理(35942)
大学(31910)
学学(29940)
教育(27411)
农业(26191)
(24439)
金融(24439)
技术(20163)
财经(19387)
业经(17811)
经济研究(17643)
(16762)
问题(14276)
(13738)
(12984)
图书(11756)
(11428)
现代(10814)
科技(10796)
业大(10628)
技术经济(10610)
理论(10363)
共检索到366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敬勤   武宪云  
数字经济时代,涵盖全场域的全链路数字化转型往往面临更广范围的历史束缚,使得传统企业深陷历史惯性囹圄,克服组织惯性成为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对飞鹤乳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探究传统企业全链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组织惯性及其克服机制。研究发现:全链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1)组织惯性显现范围被扩大,企业面临跨功能认知惯性与跨功能结构惯性的变革阻力;(2)传统企业通过由外而内的资源编排方式来克服跨功能组织惯性阻力,且不同类别跨功能组织惯性克服的内在机理存在异质性。对于跨功能认知惯性克服,企业采用“外源型结构化-传承型能力化-置换型杠杆化”的资源编排策略;对于跨功能结构惯性克服,企业采用“外源型结构化-开拓型能力化-组合型杠杆化”的资源编排策略。本文不仅扩展了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惯性的相关理论,还为传统企业成功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指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敬勤   武宪云  
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使得企业以往的运行模式被逐渐打破,为了降低数字化创新产生的动荡风险,数字化转型企业不得不重构内部组织惯性来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本文通过对飞贷数字化转型实践进行嵌套式探索性案例分析,从组织警觉和组织学习的视角揭示数字化转型过程组织惯性重构的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1)组织警觉与组织学习是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组织惯性重构的关键要素,且需要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组织惯性重构。在前向性组织警觉与嫁接式组织学习的作用下,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外围组织惯性的重构;在后向性组织警觉与传承式组织学习的作用下,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核心组织惯性的重构。(2)数字化转型企业通过组织警觉与组织学习“双重漏斗”筛选机制实现组织惯性重构。(3)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组织惯性重构呈现“外围—核心”的规律步序,体现为一种由浅到深的动态进阶过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方伟  宋昊阳  王鹏  
如何针对不同惯性的特征实施有效克服策略,快速平稳的推进变革进程,以提高灵活性与环境适应性,是科层制企业向项目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在DXS公司实施六阶段行动研究发现,在项目化变革情景下,科层制管理模式中组织惯性的克服,是一个兼顾各惯性特征及内在联系,以认知惯性的转变为思想核心,以结构惯性的调整为环境基础,以行为惯性的更新实现内化,以新文化惯性的塑造贯穿始终的三阶段过程。各阶段中,针对不同惯性的特征,可围绕组织学习、流程重塑、沟通参与、多元激励与体验式学习及文化重塑五方面,开展知识获取和高层支持与引导两类彼此相互支持促进的活动来有效克服惯性束缚,推进项目化变革进程。研究结论从过程视角深化了组织惯性克服研究,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检验并支持了部分现有理论成果,能够为企业项目化变革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指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俊  
企业业务转型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多元化并购是上市公司进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式。组织惯性对多元化并购会有阻碍作用,需要通过绩效考核和股权激励等创新手段克服阻力,同时需要形成多元化并购的推动力量。行权条件与并购标的企业业绩挂钩的股权激励计划可以形成促进多元化并购的聚焦点。分拆上市将进一步放大多元化并购和股权激励的正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敏倩  
本文分析了组织惯性的内涵及特征,介绍了组织惯性风险的含义,以税务信息化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信息化对税务组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组织结构惯性、行政管理惯性、员工个体惰性、业务流程再造阻力和税务文化惯性等五个方面,研究了信息化进程中的组织惯性,阐述了组织惯性对税务信息化进程所造成的风险,提出了防范组织惯性风险的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静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方向。针对当前复杂特殊的经济环境有必要以开放系统的视野重新界定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升级及全链路优化的本质内涵,厘清现阶段表现的基本特征,明确识别出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升级模式,深刻认识当前演进形态核心要素的本源。进一步梳理出数字化供应链全链路优化的建设机制:一是“新营销+新品牌”增值机制:构建消费者价值模型,重塑数字化供应链价值衡量标准。二是“新履约+新金融”提效机制:数字化供应链的全链路优化提效,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三是“新组织+新技术”赋能机制:以组织变革释放业务动能,打造数字化供应链的基础设施能力。并进一步提出实现路径的中国思路:加快建设“连接+智能”与“平台+生态”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升级、全盘深化重点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全链条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升级、全面推动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的全方位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升级、推进建设“促进中心”与“培育工程”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升级。逐步建成高效科学的中国特色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韩增华  
在任何体制和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预算过程都是政府财政管理的常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爆发是紧急状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应关注预算过程一般缺陷。预算缺陷的克服以及预算过程的改进,有助于改进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与预算资金营运效率,改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晓君  杨勃  齐朝顺  肖晨浩  
克服外来者劣势是跨国企业国际化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然而,现有研究对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如何克服外来者劣势缺乏理解。本文选择联想和中远开展探索性的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档案数据和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中国企业通过组织身份变革克服外来者劣势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①中国企业面临的外来者劣势由组织身份合法性缺失引起,即中国企业的组织身份被东道国利益相关者误解和曲解,进而不被认可和接受,其中,身份误解由身份模糊引起,身份曲解由负面的来源国形象引起。②中国企业通过组织身份变革克服外来者劣势,组织身份变革采用"替换"(用真实的、积极的身份标签和含义替换负面的身份标签和含义)、"进化"(对现有身份...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张保国  施晓华  王昕  
通过对大规模图书数字化工作中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归纳,从制度、硬件和人力等方面讨论制约数字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思索图书数字化质量控制的流程。建议通过重视制度和标准化建设、优化软硬件与技术、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强化质检模式等措施改善大规模纸质图书数字化产品质量,以期在今后工作中能提高图书资源数字化的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娅  付春香  
在组织变革常态化的时代,组织惯性不容忽视。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惯性的内涵、成因与管理对策等方面,理论相对丰富,但研究视角与深度有待扩展。价值链模型是用于分析组织自身优势与劣势的一种有用工具,同时组织惯性的根本来源是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因此,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构建组织变革中的组织惯性价值链模型,一部分为管理者惯性和一般员工惯性,另一部分为认知惯性、结构惯性和行为惯性。管理者通过调整认知模式、重构组织结构、塑造创新氛围,一般员工加强个体与团队学习、积极参与变革,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组织惯性,积极推进组织变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皓  
文章阐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以及转型过程中与企业原有文化的冲突。数字化引领的这场企业变革,对员工的能力、企业原有的生产组织模式、员工个人权益等都提出挑战。企业面对这些由数字经济带来的种种冲击,要从以人为本理念的树立、员工数据思维的培养、数字文化的营造等角度做好应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冰  张波  欧燕  
本文以我国制造类企业为样本,对组织惯性、组织创新和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和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中组织惯性对组织创新和组织绩效,以及组织创新对组织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创新在组织惯性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组织惯性的两个维度中只有"能力延伸"维度对组织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变革限制"维度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不显著,组织惯性的两维度对组织绩效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达   何国文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对供应链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分析CEO数字化支持行为对供应链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发现:CEO数字化支持行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正向影响,数字技术跃迁、数字设施搭建、信息系统协同在CEO数字化支持行为与数字化转型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CEO数字化支持行为、数字技术跃迁、数字设施搭建、信息系统协同四个变量的组合形成6条高和6条非高数字化转型路径。因此,CEO在供应链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企业数字技术提升和数字设施平台的搭建,促成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协同。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易加斌  张梓仪  杨小平  王宇婷  
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企业培育数字化能力并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动态能力理论等为核心理论基础,将组织惯性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有机结合,从动态演化的视角,对互联网企业组织惯性、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交互影响展开研究,并考察数字化能力的中介效应及企业类型的调节效应。以380家互联网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惯性的两个子维度结构惯性和认知惯性与数字化能力的三个子维度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和数字资源协同能力以及商业模式创新都呈倒U型关系;数字化能力能够显著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化能力对组织惯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具有中介效应,呈现出组织惯性→数字化能力→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机制;企业类型对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但对组织惯性与商业模式创新、组织惯性与数字化能力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威漩  
从制度的视角界定市场化的本质,即市场化特别是我国的市场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正式制度的变迁过程;研究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关系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市场化过程中来自非正式制度方面的主要障碍因素;对如何克服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非正式制度障碍提出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