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1)
- 2023(15990)
- 2022(14000)
- 2021(12806)
- 2020(10944)
- 2019(25212)
- 2018(24724)
- 2017(48687)
- 2016(26115)
- 2015(29131)
- 2014(28745)
- 2013(28244)
- 2012(25865)
- 2011(23045)
- 2010(22764)
- 2009(20632)
- 2008(19781)
- 2007(16902)
- 2006(14458)
- 2005(12189)
- 学科
- 济(105923)
- 经济(105806)
- 管理(74503)
- 业(71397)
- 企(59485)
- 企业(59485)
- 方法(54699)
- 数学(48241)
- 数学方法(47649)
- 财(27630)
- 农(27069)
- 中国(25351)
- 业经(22684)
- 学(21783)
- 地方(20088)
- 贸(20084)
- 贸易(20078)
- 易(19503)
- 农业(18124)
- 务(17904)
- 财务(17835)
- 财务管理(17797)
- 制(17638)
- 理论(17375)
- 企业财务(16916)
- 技术(16459)
- 环境(16299)
- 和(15925)
- 融(15905)
- 金融(15903)
- 机构
- 大学(367934)
- 学院(364954)
- 管理(148362)
- 济(148222)
- 经济(145298)
- 理学(130798)
- 理学院(129416)
- 管理学(127104)
- 管理学院(126456)
- 研究(116609)
- 中国(85059)
- 京(76022)
- 科学(72107)
- 财(65830)
- 农(57148)
- 所(56401)
- 业大(55906)
- 财经(54743)
- 中心(53495)
- 研究所(52013)
- 经(50130)
- 江(49764)
- 范(47219)
- 北京(47049)
- 师范(46713)
- 经济学(45599)
- 农业(45062)
- 院(42896)
- 经济学院(41543)
- 财经大学(41294)
- 基金
- 项目(261368)
- 科学(206907)
- 基金(192009)
- 研究(189246)
- 家(167212)
- 国家(165895)
- 科学基金(144032)
- 社会(120663)
- 社会科(114625)
- 社会科学(114594)
- 基金项目(102259)
- 省(101186)
- 自然(94672)
- 自然科(92547)
- 自然科学(92528)
- 自然科学基金(90878)
- 教育(87910)
- 划(85440)
- 资助(79604)
- 编号(76001)
- 成果(60128)
- 重点(58427)
- 部(58357)
- 发(54876)
- 创(54313)
- 课题(51572)
- 创新(50717)
- 科研(50593)
- 教育部(50554)
- 国家社会(50065)
- 期刊
- 济(147847)
- 经济(147847)
- 研究(102072)
- 中国(58873)
- 学报(57896)
- 科学(52629)
- 管理(51335)
- 农(49563)
- 财(48531)
- 大学(44555)
- 学学(42093)
- 教育(37667)
- 农业(34806)
- 技术(31457)
- 融(27889)
- 金融(27889)
- 财经(25917)
- 经济研究(24724)
- 业经(24426)
- 经(22106)
- 问题(19741)
- 业(17683)
- 图书(17474)
- 技术经济(17384)
- 统计(17272)
- 科技(17268)
- 理论(17082)
- 版(16489)
- 商业(16450)
- 策(15827)
共检索到502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兵 谢俊
基于1980-2010年49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考虑了能源结构的RAM-DEA方法分别测算各国或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分解出各类能源的无效率贡献,并计算出各国的最优能源结构。实证结果表明,高等收入国家及中低等收入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都相对较高,而中高等收入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则相对较低,全要素能源效率与人均收入水平呈U型曲线关系。样本中有15个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上升趋势,另有19个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下降趋势,5个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保持平稳,10个国家的能源效率始终最优。总体上,非化石能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大伟 周德群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可以促进一国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能够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这一理论假设条件下,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和协整检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分析,得出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并且通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都是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格兰杰原因,增加进出口能够提高中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全要素能源效率 VAR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屈小娥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测算了1990~2006年全国30个省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指数。基本结论是: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一直处于效率前沿面上,中西部地区均远离前沿面。2000年之前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2000年后收敛趋势减弱。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能源价格提高对全国及三大地区能源效率改进有积极作用,工业化水平提高对全国及东、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改进有促进作用,对中部有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杰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了中印两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1995-2009年,中印两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一直在持续提高,但仍处在较低水平。中印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仅仅是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而要求中印承担更多减排义务并不合理。中国能源效率比印度更低的原因很可能在于中国能源相对价格较低,而导致中国能源相对价格较低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的政府管制。为了提高能源效率,放松管制,提高能源价格,可能是中国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全要素能源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永赞 姚西龙
本文主要利用聚类分析和两阶段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的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差异状况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水平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基础设施水平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始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无论对于能源效率较高的地区还是能源效率较低的地区,这种影响相对稳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并未产生理论上所预期的带动作用;我国物流业与第二产业的联动发展水平较低,物流服务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对物流产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能源效率的提升,这种影响效果在逐渐减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兵 张技辉 张华
本文运用基于DEA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对影响环境约束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在样本期间整体处于持续下滑状态,其中西部地区下降的幅度最大;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广东、辽宁、上海、北京、天津和海南6省市均在生产边界上,而云南、新疆、河北和贵州具有低水平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人均GRP、外商直接投资、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能源结构、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以及能源价格都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显著影响。因此,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均衡地区经济发展,弱化当...
关键词:
环境约束 方向性距离函数 全要素能源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凯风 宋鹏鹏
本文运用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首先对我国能源效率进行Malmquist指数的分解,结果显示,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正增长趋势,东部地区最快,西部次之,中部最后,且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相差较大,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发展不平衡。再将能源效率的测度结果作为因变量,运用Tobit模型,并考虑了国内外能源价差等因素,Tob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各因素对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能源价格的改革需要其它政策的协调配合。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宏志 卢平
基于SBM-UndeSiraBle方向距离函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2003~2013年间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尤其是考察丝绸之路经济带省份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从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两方面深度剖析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成因,得出能源低效率普遍存在、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等重要结论。此外,将非绿色发展视角下的能源效率测度与之对比,再次论证了"波特假说"的有效性,肯定了绿色发展理论的生命力,为绿色经济下能源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有益助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雅茹 陈峥 罗良文
文章采用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广义矩模型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非线性效应,并利用面板门限模型检验产业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门限值。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且二者之间存在稳健倒"U"形关系,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低于门槛值1.45时,产业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高于1.45时,产业集聚则会抑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雅茹 陈峥 罗良文
文章采用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广义矩模型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非线性效应,并利用面板门限模型检验产业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门限值。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且二者之间存在稳健倒"U"形关系,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低于门槛值1.45时,产业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高于1.45时,产业集聚则会抑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尤济红 高志刚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角度,以劳动力、资本存量和能源消费总量为投入端,实际GDP为产出端,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新疆1995—2010年间生产活动的DEA超效率值,并对其变化历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5—2010年间,新疆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缓慢波动的态势,以1999年为分界点,前后年的能源效率均呈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总体来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不十分明显,而且呈周期性变化特点。因此,提高新疆能源利用效率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DEA模型 超效率 新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姗姗 屈小娥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测算了制造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指数,进一步将技术效率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并运用Tobit模型研究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认为,我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显著,技术进步是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作用相对较小。分行业看,重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显著高于轻工业行业,且行业内部差异显著;行业技术进步、R&D投资增加、产权结构对提高轻、重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均起积极作用;外商资本进入对轻工业行业提高能源效率起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颖 齐亚伟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科学测度国内各省际间的能源利用效率状况。本文利用SML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水平变化指数,计算了在保持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变情况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表明,国内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增长趋势,这种增长同技术进步呈正相关关系;且对比分析在约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保持排放量不变两种情况,可以发现前者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年均增长率明显优于后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能源经济全要素效率——基于广义C-D函数和DEA的实证研究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制造业28个行业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2003—2016年30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
“金砖国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比较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
出口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37个工业行业视角的经验分析
我国物流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分析
碳排放约束视角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考虑环境效应的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区域比较研究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与解构——基于“管理—环境”双重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