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35)
2023(13566)
2022(11502)
2021(10459)
2020(9016)
2019(20205)
2018(19831)
2017(38446)
2016(20917)
2015(23422)
2014(23242)
2013(23195)
2012(21933)
2011(20194)
2010(20509)
2009(19458)
2008(19041)
2007(17373)
2006(15516)
2005(14031)
作者
(65334)
(54993)
(54714)
(51964)
(34630)
(26347)
(24901)
(21492)
(20450)
(19409)
(18784)
(18024)
(17555)
(17251)
(16977)
(16950)
(16840)
(16245)
(15895)
(15744)
(13825)
(13553)
(13316)
(12607)
(12405)
(12182)
(12074)
(11991)
(11057)
(10938)
学科
(104861)
经济(104764)
管理(57093)
(54432)
方法(41691)
(41214)
企业(41214)
数学(37310)
数学方法(37031)
中国(27305)
(26235)
(23336)
地方(22207)
(21714)
业经(19874)
(18911)
贸易(18904)
(18598)
(18340)
农业(17710)
(15380)
银行(15312)
环境(14711)
(14672)
(14466)
金融(14462)
地方经济(14376)
(13447)
(12831)
(12645)
机构
大学(320332)
学院(318672)
(141547)
经济(138851)
管理(116476)
研究(113912)
理学(100493)
理学院(99287)
管理学(97688)
管理学院(97091)
中国(84424)
科学(70222)
(66986)
(63324)
(60877)
(60144)
研究所(54768)
财经(50899)
业大(50793)
中心(50350)
农业(48544)
(47203)
(46022)
经济学(45317)
北京(42183)
经济学院(40919)
(40373)
师范(39867)
(39729)
财经大学(37501)
基金
项目(207209)
科学(161175)
基金(150420)
研究(145295)
(133693)
国家(132583)
科学基金(110968)
社会(94387)
社会科(89467)
社会科学(89435)
(80705)
基金项目(79840)
自然(71636)
自然科(69938)
自然科学(69910)
自然科学基金(68697)
(68437)
教育(66074)
资助(61066)
编号(57294)
重点(47258)
成果(46493)
(45931)
(45788)
(42569)
科研(40142)
创新(40029)
国家社会(39678)
课题(39548)
计划(39027)
期刊
(159101)
经济(159101)
研究(95591)
中国(56561)
学报(56452)
(55099)
科学(49742)
(47415)
大学(41374)
管理(40993)
学学(39619)
农业(36879)
(28881)
金融(28881)
经济研究(27389)
财经(26226)
教育(25377)
技术(24941)
业经(24778)
(22666)
问题(21680)
(18734)
(18037)
技术经济(17349)
商业(16001)
统计(15851)
(15612)
国际(15163)
理论(14938)
(14219)
共检索到471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小玫  张喆  郑坤拾  
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人口会从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迁移,这样的人口迁移会使地区间经济差距产生收敛。然而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理论,采用31个省1996—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经济差距虽然逐步呈现出收敛状态,但地区间经济差距仍在逐渐拉大。同时人口迁移并没有直接对省际间的经济差距产生收敛效应,实际上扩大了各地区的经济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小玫  郑坤拾  张喆  
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1997~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将全国分为八大地区,实证检验和分析了人口迁移对省际间经济差距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志国  郑文龙  段文婷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国家逐渐放宽了对人口迁移的限制,无论是对于迁入地还是迁出地,迁移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迁移人口进行现状分析,从东、中、西三大地带和净迁入、净迁出、迁入迁出都存在的省际人口迁移来探索省际人口迁移与各地区GDP的关系,并对建立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而提出人口迁移方面的建议,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利用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本文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等个人特征在决定个人是否进行省际人口迁移方面有着显著影响作用。 利用该次调查提供的省际人口迁移“时间”信息,本文对“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人口迁移发生时点上的个人特征来分析个人进行省际人口迁移的概率,比利用调查时点上的个人特征来分析个人进行省际人口迁移的概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在一个动态收敛框架下应用经典收敛理论分析了中国省际间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影响,通过横向对比发现:越是相对发达地区,其经济增长单纯受人口要素流动的影响越弱;越是相对落后地区,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也越大。其次,由于相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所引致的不同经济集团到达各自的稳态存在时间差,从而加剧了不同集团间的增长不均衡,并最终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差距的不断扩大。纵向的对比也发现,富裕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但是影响趋势却逐渐由促进收敛转向减缓收敛;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影响的趋势也是由促进收敛逐渐转移到减缓收敛甚至于增加发散,与富裕地区相比较,其影响的程度增强了;贫穷地区的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当一个人作出迁移的决定之后 ,还需要作出向何处迁移的决定。在以往的研究中 ,对于人口迁移的迁入地选择过程缺乏研究。本文利用 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 ,通过建立人口迁移分析矩阵 ,探讨了对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过程进行分析的实现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刘传江  
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程度和趋势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学术界称之为"迁移谜题"。国内学者们大多数更倾向于认为人口迁移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并因此可以促进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不这样认为,单就劳动力投入要素来说,他们认为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将最终导致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本文基于人口迁移提出了一个对人均产出进行剥离的分析框架,考察在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前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及总产出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差距以及三大地带间增长差距的变化。结论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显著地扩大了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中部地区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小敏  陈建宝  
在对近十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文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分别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1)我国各地区间人口迁移相对平稳,而人口流动在2000年以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且空间流向极不均衡;(2)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中国整体经济来说是一个帕累托改进;(3)户籍制度对于发达地区起到了人才沙漏的作用;(4)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出来,人口流出虽然基本出现一个正面影响,但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如我们预想的那么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小乔  杜子芳  
文章基于全国各省1992—2012年的省外户籍人口迁入数据和各产业劳均增加值数据,建立了PS-VAR模型以分析省际人口迁移与各产业劳动效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了解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下,上述变量间关系是否存在不同,还将各省份分为较发达省份和较不发达省份,并分别建立PSVAR模型,从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结果三个方面出发,比较了全国模型、较发达省份模型和较不发达省份模型的异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小乔  杜子芳  
文章基于全国各省1992—2012年的省外户籍人口迁入数据和各产业劳均增加值数据,建立了PS-VAR模型以分析省际人口迁移与各产业劳动效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了解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下,上述变量间关系是否存在不同,还将各省份分为较发达省份和较不发达省份,并分别建立PSVAR模型,从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结果三个方面出发,比较了全国模型、较发达省份模型和较不发达省份模型的异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晞  
我国人口迁移分析程人口迁移、流动是指人口在空间的移动。人口迁移、流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剧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它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由于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力布局的重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通过收集中国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第4次至第6次人口普查中的跨省人口迁移数据,在一个扩展的引力模型基础之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跨省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基于Hausman-Taylor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主要由4个方面的因素决定,分别是迁出省份的"推力"因素、迁入省份"拉力"因素、迁出省份人口迁移"能力"因素和迁出迁入省份人口迁移的"成本"因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影响中国人口跨省迁移前四位的决定因素依次是:迁出省份的人均GDP、迁出省份的总人口、迁入省份的人均GDP和迁移存量。由于中国人口迁移的动力因素仍然存在,而人口迁移的成本正在降低,中国将面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蔚  胡博  杨锦秀  傅新红  
本文从拓展的索洛模型出发,探讨了省际人口迁移、人力资本流动及制度因素通过影响经济体人均产出的稳态水平,影响人均收入增长率,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机制,并表明经济体的人力资本存量可以决定其经济稳态水平。目前,人口迁移所导致的人力资本转移对内地经济的影响仍不足为虑,政府的作为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口迁移机制作用的发挥,市场化的促进作用则有赖于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乾刚  
文章基于国内统计的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与2005年、2015年1%人口普查数据资料;选用省际人口迁移的迁出流、迁入流、迁移吸引强度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我国2000-2015年间省际迁移需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省际人口迁出与迁入流反映了中国省际区域整体变化趋势;迁移的方向是由不发达省份指向发达省份、由西部指向东部;省际人口迁移的净迁移流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分布较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雷小乔  杜子芳  
本文基于我国各省1992—2012年的户籍人口迁移和人均财政负担数据,利用面板VAR模型分析了人口迁移、人均财政负担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和人均财政负担对人口迁入和迁出所造成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迁入与人均财政负担间只存在人均财政负担影响人口迁入量这一单向因果关系;人口迁出与人均财政负担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人口迁出量对人均财政负担的影响需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