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4)
2023(3690)
2022(3220)
2021(2854)
2020(2498)
2019(5672)
2018(5538)
2017(10779)
2016(6031)
2015(6849)
2014(6763)
2013(6686)
2012(6334)
2011(5735)
2010(5850)
2009(5200)
2008(5098)
2007(4348)
2006(3906)
2005(3513)
作者
(18387)
(15394)
(15083)
(14336)
(9795)
(7453)
(7065)
(5844)
(5726)
(5274)
(5215)
(5120)
(4882)
(4860)
(4785)
(4776)
(4635)
(4541)
(4371)
(4313)
(3862)
(3700)
(3639)
(3434)
(3429)
(3422)
(3344)
(3305)
(3137)
(3124)
学科
(27056)
经济(27029)
(14527)
方法(14099)
管理(12769)
数学(12548)
数学方法(12427)
(9844)
企业(9844)
(7336)
(7138)
贸易(7138)
(6984)
中国(5727)
(5346)
业经(5337)
(5211)
金融(5211)
农业(5108)
(4630)
地方(4388)
理论(3886)
(3860)
环境(3846)
银行(3837)
世界(3778)
(3719)
(3611)
(3559)
技术(3558)
机构
大学(90917)
学院(88670)
(41037)
经济(40396)
管理(33328)
研究(33180)
理学(29128)
理学院(28782)
管理学(28330)
管理学院(28165)
中国(24223)
科学(19689)
(19150)
(18775)
(17183)
(16462)
研究所(15901)
业大(15499)
农业(15106)
中心(14604)
财经(13630)
经济学(13372)
(12514)
(12508)
经济学院(12264)
北京(11915)
(11632)
师范(11476)
(11432)
财经大学(10320)
基金
项目(61724)
科学(48708)
基金(45801)
研究(43301)
(41149)
国家(40854)
科学基金(34268)
社会(28787)
社会科(27546)
社会科学(27540)
基金项目(23776)
(23129)
自然(21754)
自然科(21313)
自然科学(21308)
自然科学基金(20960)
(20248)
教育(20094)
资助(19442)
编号(16187)
(14390)
重点(14293)
(13699)
成果(13184)
国家社会(12826)
(12742)
教育部(12214)
创新(11980)
科研(11926)
人文(11620)
期刊
(39808)
经济(39808)
研究(26217)
(15786)
学报(15606)
中国(15586)
科学(13643)
大学(11773)
农业(11287)
学学(11097)
管理(10643)
(10596)
教育(8753)
(7841)
金融(7841)
国际(7572)
技术(7000)
经济研究(6934)
(6836)
(6683)
财经(6182)
问题(5923)
世界(5593)
统计(5586)
(5412)
业经(5329)
技术经济(4797)
(4760)
决策(4330)
业大(4308)
共检索到129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雪萌  陈炳尧  王琨  李金磊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我国及主要创新型国家2001—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探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揭示关键要素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与创新型国家相比仍有进步空间,但逐年提高的改善趋势已经显现,与创新型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稳步缩小。我国要素投入呈现资源利用率提高的趋势特征,体现出投入产出动态平衡的良性发展态势。不同要素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规律存在差异性、层级性,第三产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科技经费与人力投入发挥了稳定持续的提升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微观企业TFP通常是不可观测的,它的估计面临内生性、联立性等诸多问题。在系统分析微观生产函数估计所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经过蒙特卡洛模拟法,比较了微观生产函数最新估计方法的优劣,发现广泛应用的0P、LP和ACF参数估计方法,倾向于高估微观企业的TFP,而De Loecker、GNR和联合估计的TFP测度方法能够得到TFP的稳健估计,增加值类生产函数估计倾向于高估微观企业的TFP,并且高估TFP的离散程度。将前沿TFP测度方法用于中国生产要素错误配置问题的研究,发现要素再配置具有显著的TFP促进效应,但是低于Hsieh和Klenow(2009)政策模拟的估计结果。据此,提出以微观企业TFP开展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巧  
依据对工业产出的不同界定,将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成了仅包含期望产出以及包含期望与非期望产出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两类;同时,结合嵌入空间计量的改进索洛余值法以及DEA-SBM模型,测度了两类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基于均值分析、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对地级市工业发展中的两类效率值进行了比较,并由此解析了中国地级市工业发展效率特征。结论显示,仅包含期望产出的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结果高于包含期望与非期望产出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地级市工业发展中需要更加重视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中国地级市工业的发展效率在区域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发展差距,近年来中国地级市工业发展中仅包含期望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距水平仍较高且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同时包含期望与非期望产出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距水平较低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中国地级市工业发展效率的动态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两类发展效率的核密度估计图形状基本呈现出“单峰”或“双峰”特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少华  蒋伟杰  
本文首次采用基于投入冗余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ISP)来重新测度和分解中国1985-2009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该指数优势在于可以进一步测度与分解投入要素的生产率。研究表明:①国家层面,TFP增长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35.08%的份额。相比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导致TFP变化的主要原因,生产前沿面年均向上移动3.53%;相比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驱动中国TFP上升的主要因素,中国的经济增长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②区域层面,TFP差异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但是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TFP的提升均体现在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变化方面。③省际层面,全部省份在样本期内都实现了TFP提升,2005年之后逐渐有更多的省份成为"创新者",而省际之间追赶效应表现得并不是十分明显;TFP、资本生产率以及劳动生产率在省际之间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动态趋势。研究对我国今后经济增长挖潜、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省际发展与赶超等问题,富有启发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翠  刘辉  刘克非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传统的有关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往往只考虑合意产出而忽视非合意产出,造成测度失真。文章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DEA方法,考虑污染排放产出,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重新测度了我国1998~2010年我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寻求担当工业"先进者"角色的省市,同时与不考虑污染排放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媛恒  石凌雁  李钰  
运用索洛残差法与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全面的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2002-2017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2017年有所改善,技术改进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配置效率在研究期间普遍下降,具有拖累效应;从细分行业来看,由于行业异质性的存在,不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程度各异,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由于规模效率拖累效应较小,其TFP普遍有所增加;从不同地区来看,制造业及细分行业TFP变化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表现为西部、中部地区改善明显,东北地区变化较小,东部地区TFP有所降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晓雪  李冉冉  
开展国际视角的固定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有助于认清我国财富水平与发展能力在国际上的地位。文章采用役龄-效率函数和役龄-价格函数测度2000—2020年中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和财富性资本存量,通过Tornqvist指数方法测度中国的资本服务指数,以Malmquist指数测度中美两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建筑投资、设备投资已显著超过美国;美国的固定资本存量高于中国固定资本存量,增长率低于中国固定资本存量增长率;中国和美国的资本服务指数均在2020年表现出降低趋势;中国和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未表现出明显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支道隆  
核算全要素生产率支道隆ABSTRACTTheannualfulfactorproductionratearelistedsince1987anditscalculationmethodisexplainedindetail.一二次大战前,西方国家多核...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5年12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上指出,"企业要通过提高生产率提升效益,中国经济也要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推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那么,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全要素生产率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提出的,因此又称为"索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喜  
由于要素投入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决定了不同时期要素质量的差异。在生产函数中,把所有时间的要素投入不加区分地作为“同质”投入品是不合理的,其结果是测算TFP增长率时产生系统偏差。为了消除这种偏差,有必要对各个时期的要素投入品作同质化处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耿艳楼  姚连宵  
科学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引导企业健康成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动性决策理论,运用势分析方法,将势效系数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导出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及分析框架,即全要素生产率等于单要素生产率的加权几何平均数;在此框架下,对河北省2018—2022年连续在册的5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概况还是基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呈现增长趋势,而资本产出率增速较低是限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编制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建立京津冀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法规范资本行为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少鹏  
【目的】化解林业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环境污染、能源消耗间的矛盾,加速林业经济增长模式从以传统要素为主导向以高级生产要素为内核转变,推进区域绿色林业协调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非角度、非径向的SBM模型和GML指数对2002—2020年中国30个省域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深层次揭示邻近省域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区域整体演变趋势产生的影响,采用邻接空间权重矩阵建立面板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整体来看,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态势,说明我国林业可持续化发展趋向良好;技术进步是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增长源,而技术效率则对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正相关性正渐趋弱化,“高-高”集聚特征重点体现在上海、江苏等华东区域,“低-低”集聚特征则主要分布于四川、甘肃等地。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产业发达程度、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与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城镇化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则与其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对策建议如下:1)全方位建立健全有关政策及法律保障体系;2)深层次统筹林业绿色发展和区域一体化战略;3)多维度补齐林业绿色发展要素,为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明确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谦  董玥  宋齐芳  
文章基于中国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与SE-SBM-DEA模型相结合的固定参比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度中国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从全国、地区、省级层面进行分析,并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东北地区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最高,其次是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低;21个省份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增长趋势,9个省份呈负增长趋势;金融发展规模对全国层面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工业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素禀赋结构呈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莉  王明利  石自忠  
基于2012—2017年Agri-benchmark全球典型养殖场(户)第一手数据,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运用Malmquist-SFA方法测算了17个国家的肉羊全要素生产率,多角度对比各国成本收益、弹性、技术效率和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表明:中国肉羊生产高利润率与低竞争力背离,主因是成本高位和价格劣势;中国肉羊仍是"资本投入"型产业,劳动效率、良种选育与专业化育肥仍是短板;中国肉羊全要素生产率国际水平居中,属"技术效率诱导型"增长模式;低技术效率与高成长率相悖,凸显中国肉羊生产潜力仍较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孙建国  李文溥  
本文根据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利用18个国家电力行业的面板数据,对1990—1997年间电力行业的技术效率状态及技术效率变动、技术进步情况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力行业存在着加速增长的技术进步,各国电力行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变动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都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也表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竞争为导向的管制改革运动促进了电力行业的技术效率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