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68)
- 2023(19460)
- 2022(16895)
- 2021(15729)
- 2020(13151)
- 2019(30169)
- 2018(29956)
- 2017(58087)
- 2016(31980)
- 2015(35660)
- 2014(35718)
- 2013(34899)
- 2012(32146)
- 2011(29272)
- 2010(29436)
- 2009(27308)
- 2008(27034)
- 2007(23902)
- 2006(21095)
- 2005(18948)
- 学科
- 济(123763)
- 经济(123598)
- 管理(94297)
- 业(89043)
- 企(74852)
- 企业(74852)
- 方法(58118)
- 数学(50268)
- 数学方法(49447)
- 财(35020)
- 农(34207)
- 中国(31934)
- 学(28729)
- 业经(28496)
- 制(27393)
- 贸(23777)
- 贸易(23768)
- 易(23137)
- 理论(22910)
- 农业(22450)
- 地方(22144)
- 务(21702)
- 财务(21610)
- 财务管理(21568)
- 银(20814)
- 银行(20734)
- 企业财务(20463)
- 行(19725)
- 技术(19591)
- 融(19545)
- 机构
- 大学(459474)
- 学院(458034)
- 济(180892)
- 经济(176906)
- 管理(175512)
- 研究(155889)
- 理学(152053)
- 理学院(150313)
- 管理学(147276)
- 管理学院(146459)
- 中国(116254)
- 科学(98810)
- 京(97594)
- 财(86600)
- 农(82124)
- 所(80182)
- 研究所(73100)
- 业大(72565)
- 中心(70036)
- 财经(68474)
- 江(68172)
- 农业(64802)
- 经(62176)
- 北京(61381)
- 范(59342)
- 师范(58625)
- 院(56094)
- 经济学(54965)
- 州(54586)
- 财经大学(50901)
- 基金
- 项目(310536)
- 科学(242578)
- 基金(224698)
- 研究(220871)
- 家(198618)
- 国家(197016)
- 科学基金(167522)
- 社会(138262)
- 社会科(131029)
- 社会科学(130997)
- 省(121370)
- 基金项目(117748)
- 自然(111372)
- 自然科(108762)
- 自然科学(108733)
- 自然科学基金(106783)
- 划(102947)
- 教育(102754)
- 资助(94361)
- 编号(89106)
- 成果(72978)
- 重点(70328)
- 部(68175)
- 发(64934)
- 创(64109)
- 课题(62512)
- 创新(59901)
- 科研(59700)
- 教育部(57908)
- 大学(57416)
- 期刊
- 济(196697)
- 经济(196697)
- 研究(134315)
- 中国(88236)
- 学报(79931)
- 农(74286)
- 科学(70307)
- 财(66690)
- 管理(64849)
- 大学(59897)
- 学学(56757)
- 教育(51387)
- 农业(50394)
- 融(42543)
- 金融(42543)
- 技术(39010)
- 财经(33939)
- 经济研究(32212)
- 业经(31917)
- 经(29099)
- 业(26193)
- 问题(25266)
- 版(23115)
- 科技(22246)
- 技术经济(21705)
- 统计(21072)
- 业大(21002)
- 理论(20910)
- 图书(20829)
- 贸(20019)
共检索到671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亮 陈伟泽 陈彦斌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需要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但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却有所下降,只有设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才能较好地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已有文献从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双失效”、对外开放程度提高、金融摩擦、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等视角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原因,不过鲜有文献深入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实体部门和虚拟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深入剖析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滑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滑导致中国经济从无泡沫均衡跌入了泡沫均衡状态,从而使得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了20%左右,可见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滑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研究显示,至少要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提高1.47个百分点以上,才能让中国经济从泡沫均衡状态回归到无泡沫均衡状态,从而显著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小文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统一框架下研究资本管制程度不同时汇改如何影响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通过模拟分析发现:汇改能提升两类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又能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会降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高度流动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搭配可以增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不能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协调推进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利用月度数据以及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方程分析结论仍然保持稳健性。结论显示随着汇改的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小文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统一框架下研究资本管制程度不同时汇改如何影响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通过模拟分析发现:汇改能提升两类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又能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会降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高度流动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搭配可以增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不能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协调推进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利用月度数据以及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方程分析结论仍然保持稳健性。结论显示随着汇改的持续推进,我国的货币政策要逐步过渡到以价格型为主,这样既能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又能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进 田林
依据2005—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SVAR-SV模型,逐步分离宏观经济冲击和货币政策水平冲击,构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考量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金融摩擦机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实物期权和增长期权机制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受企业异质性影响,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国有控股、中小规模和中西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薛龙 张雪蟒 欧阳志刚
提升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结合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企业成长性越好,投资机会越充足,越会加深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应。传导渠道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通过降低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和提升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水平两种渠道抑制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亚平 张伟宁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宏观数据,通过数据的稳定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比较分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传导渠道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有较强滞后性,通过货币渠道进行物价的调控更为有效;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相比较而言,货币渠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陆跃祥 唐洋军
本文在蒙代尔—弗莱明的分析框架下引入商业银行信贷机制,来考察固定汇率制下小型开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发现货币政策可以作为稳定经济的工具。文章指出,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其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对实际产出产生一定的作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实际产出发生作用的传导机制不同,从而导致效果不同,因此货币当局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时必须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信贷机制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超峰 范从来
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货币供给量一起决定了全社会的有效货币供应量,因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一方面与央行资产负债表所决定的名义货币供应量有关,另一方面由货币流通速度决定。本文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已有研究,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是分析货币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一般利润率、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以及财富总量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关键变量。据此讨论了货币政策在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和一般利润率作用下的有效性及非对称性,并认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应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定向调控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政策 有效性 非对称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程
将央行数字货币视为付息的金融资产,构建具有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对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在对多种货币政策组合进行数值模拟后发现,数量型或价格型法定数字货币政策与传统价格型货币政策之间具有互补性。在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实施价格型法定数字货币政策通过改变法定数字货币利率,造成法定数字货币利率与国内外名义利率之间的利差扩大,进而放大宏观经济波动。据此,提出考虑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产生的时滞性影响、设计灵活的央行数字货币产品以及完善央行数字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等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运佳
基于2006年1月~2014年3月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银行信贷传导机制以及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阻碍主要集中在对M2指标有效性以及M2向利率、银行信贷、资产价格等中间变量的传导阶段;在不同的传导机制中,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变量向最终目标传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提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开元 沙德春 花俊国 许欣
以2007—2021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投入和资产不可逆程度在两者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企业金融化则发挥遮掩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于中西部地区农业企业,对大型企业相对较弱,较高的股权制衡度和创新投入水平能够缓解这种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有效提升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农业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开元 沙德春 花俊国 许欣
以2007—2021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投入和资产不可逆程度在两者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企业金融化则发挥遮掩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于中西部地区农业企业,对大型企业相对较弱,较高的股权制衡度和创新投入水平能够缓解这种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有效提升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农业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廖继伟
货币政策传导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传导机制具有随着结构性因素和政策规则转变因素易变的本性,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金融自由化程度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重要变量和基本出发点。金融市场结构、债券市场发展程度、金融创新及要素市场弹性等结构性因素和行为预期与市场沟通要素等都会影响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有效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洪娟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操作性角度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货币在传导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的作用机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绍新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央行货币政策也经历了从计划手段为主向市场手段为主的转换过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货币信贷和商品物资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控制,无所谓货币政策效果问题。本文在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对策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