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67)
- 2023(18912)
- 2022(15303)
- 2021(13989)
- 2020(12133)
- 2019(27368)
- 2018(27049)
- 2017(52475)
- 2016(28180)
- 2015(31486)
- 2014(31439)
- 2013(30962)
- 2012(28032)
- 2011(24868)
- 2010(24974)
- 2009(23605)
- 2008(22745)
- 2007(20536)
- 2006(17612)
- 2005(16078)
- 学科
- 济(119173)
- 经济(119045)
- 业(102340)
- 管理(90670)
- 企(90618)
- 企业(90618)
- 方法(55861)
- 数学(46325)
- 数学方法(45778)
- 财(36392)
- 农(36167)
- 业经(35166)
- 中国(34102)
- 融(28916)
- 金融(28913)
- 银(27608)
- 银行(27558)
- 行(26507)
- 务(26495)
- 财务(26436)
- 财务管理(26392)
- 制(25683)
- 农业(25624)
- 企业财务(25099)
- 地方(22627)
- 技术(21728)
- 理论(21557)
- 贸(20892)
- 贸易(20877)
- 学(20843)
- 机构
- 学院(402873)
- 大学(397347)
- 济(167041)
- 经济(163753)
- 管理(158582)
- 理学(136728)
- 理学院(135351)
- 管理学(133030)
- 管理学院(132305)
- 研究(128279)
- 中国(104098)
- 京(82078)
- 科学(78484)
- 财(78349)
- 农(72025)
- 所(64501)
- 财经(62947)
- 中心(62023)
- 业大(60962)
- 江(60904)
- 研究所(58547)
- 经(57153)
- 农业(56817)
- 经济学(51678)
- 北京(50445)
- 州(48706)
- 范(48319)
- 师范(47758)
- 经济学院(46927)
- 财经大学(46684)
- 基金
- 项目(269067)
- 科学(213348)
- 基金(197404)
- 研究(194116)
- 家(172003)
- 国家(170522)
- 科学基金(148111)
- 社会(124967)
- 社会科(118679)
- 社会科学(118645)
- 省(106579)
- 基金项目(104504)
- 自然(96675)
- 自然科(94558)
- 自然科学(94532)
- 自然科学基金(92921)
- 教育(89794)
- 划(88378)
- 资助(80372)
- 编号(77763)
- 成果(61721)
- 重点(60569)
- 部(59475)
- 创(58398)
- 发(57753)
- 创新(54067)
- 课题(53093)
- 国家社会(52215)
- 科研(52110)
- 业(51501)
- 期刊
- 济(180485)
- 经济(180485)
- 研究(111842)
- 中国(74535)
- 农(66482)
- 财(64637)
- 学报(62138)
- 管理(61282)
- 科学(57884)
- 大学(47669)
- 融(47391)
- 金融(47391)
- 学学(45530)
- 农业(44751)
- 技术(37181)
- 教育(36224)
- 财经(31688)
- 业经(31365)
- 经济研究(28805)
- 经(27315)
- 业(26264)
- 问题(24084)
- 技术经济(21852)
- 版(19625)
- 统计(19523)
- 财会(19220)
- 现代(18825)
- 商业(18667)
- 策(18447)
- 贸(18311)
共检索到589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建伟
本文利用中国2007-2018年上市A股企业的数据,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就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金融化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高融资约束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而对低融资约束企业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成熟期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发展期和衰退期企业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金融化 异质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曹婧
随着地方政府土地融资模式从土地财政转向土地金融,土地的金融属性成为评估“以地谋发展”经济贡献的关键变量。本文使用2007~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微观数据和地级市土地融资数据,基于土地和金融资源双重错配的视角,考察土地金融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融资平台债务扩张引致的土地金融化显著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一效应在土地价格扭曲严重和非标债务占比较高的地区,以及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土地金融化一方面通过强化土地引资竞争,造成低生产率企业以低成本购置大量工业用地;另一方面使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具有信贷优势的国有企业和以低成本占用土地的低生产率企业,由此产生的土地和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本文不仅拓展了已有文献关于土地出让影响资源错配与生产率损失的研究,也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永芳 吴科 程庭威 孙光林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金融对处于市场化程度低和金融发展水平高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内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存在显著异质性,即数字金融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在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化程度低和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均显著,但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不显著;数字金融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只在金融发展水平高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显著,而在金融发展水平低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区域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路美弄
人力资本结构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为了实证检验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与促进,文章以我国199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本模型的构建,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考查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类型企业中,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效应的是知识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明显制约效应的是制度人力资本积累。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人力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简泽 段永瑞
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间的生产率存在很大的持久的差异。然而,在中国制造业部门里,企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收敛的趋势。这篇文章从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出发考察了竞争的增强对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在竞争激发的逃离竞争效应的作用下,竞争的增强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跨企业分布上四分位数以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然而,对于生产率较高的上四分位数以上的企业,租金消散效应起着主导作用,竞争的增强阻碍了它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于是,基于异质性企业对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的不同反应,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收敛的趋势。这意味着,促进竞争的政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搭配能更全面地促进微观层面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路美弄
人力资本结构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为了实证检验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与促进,文章以我国199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本模型的构建,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考查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类型企业中,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效应的是知识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明显制约效应的是制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人力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远华
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国王",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为了检验企业家精神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中国工业T F P的影响,本文讨论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对中国工业T F P的非线性传导机制,还考察了行业特征对企业家精神的生产率促进效应所产生的行业异质性影响,并基于中国工业2000-2014年35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了克服考察期间工业统计口径变化导致的偏差,本文使用从业人员数和主营业务收入两种指标将相关变量统一调整到全部工业口径。本文的主要发现是:(1)在考察期间,中国工业的T F P整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在整个考察期间,企业家精神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显著提升了中国工业的T F P;(3)企业家精神与中国工业的T F P之间存在"U"型关系,并且位于"U"曲线的右侧,意味着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正在加速提高中国工业的T F P;(4)20 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企业家精神的知识溢出效应显著为正,意味着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不仅抵消而且大大超过了金融海啸等外部条件对中国工业T F P的负面冲击;(5)企业家精神的生产率提升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在国有产权比重较高、平均企业规模较大、技术密集度较高的细分行业,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工业TFP的提升作用更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健 刘晓彤 宋尚彬
本文利用2008—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测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从企业异质性视角考察了效应的差异性,并进行了渠道检验。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该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作用会因盈利能力、融资约束、要素密集度以及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化表现,具体而言,该政策对盈利能力较弱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提升效应更明显,融资约束会对政策产生抑制效应,对处于制度环境较好地区企业的提升效应较弱。本文的研究为科学判断税收政策总体效应与差异性效应、深入认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源泉提供了较好的现实依据,以期有助于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豪 戴静 张建华
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地方官员信息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匹配,从官员异质性视角考察了政策不确定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不确定指数短期内会降低企业的TFP水平,政府官员更替引起的政策不确定影响比企业高管变动的影响更大;官员任期与企业TFP之间明显呈"倒U"型关系,非正常换届对企业TFP的损害更大;官员学历越高、历练经验越丰富,对企业TFP水平的提升越有益。本文证据表明,在当前制度背景下,不可预期的领导层变动所导致的政策不确定与地方官员异质性使得制造业企业出现效率损失。
关键词:
政策不确定 官员异质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豪 戴静 张建华
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地方官员信息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匹配,从官员异质性视角考察了政策不确定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不确定指数短期内会降低企业的TFP水平,政府官员更替引起的政策不确定影响比企业高管变动的影响更大;官员任期与企业TFP之间明显呈"倒U"型关系,非正常换届对企业TFP的损害更大;官员学历越高、历练经验越丰富,对企业TFP水平的提升越有益。本文证据表明,在当前制度背景下,不可预期的领导层变动所导致的政策不确定与地方官员异质性使得制造业企业出现效率损失。
关键词:
政策不确定 官员异质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路京京
政府是保障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当在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过程中有所作为。作为支持和引导制造业转型发展最直接的方式,政府补贴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和保障性作用。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有效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随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作用逐渐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会负向调节政府补贴的作用效果,即企业研发投入越高,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越低。对企业所有权异质性考察发现,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补贴对中央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地方国有企业。因此,应当重视政府补贴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据企业特征采取多样化的补贴方案和措施,推动制造业企业效率提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道平 刘琳琳
本文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A股非金融类企业进行经验检验。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能够有效改善传统金融中存在的"金融歧视"与"金融错配"问题。机制分析表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是数字金融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赤平 孔莉霞
从技术创新角度引导制造业企业回归主业,对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7年全国1763家上市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国有企业和低盈利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挤出”技术创新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技术创新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消极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姬新龙 宋亚枫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对企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18—2022年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基于异质债务假说,对债务融资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观察创新投资和政府补贴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债务融资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关系型债务起到显著促进作用,而交易型债务则表现出抑制影响;创新投资在债务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路径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政府补贴对创新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而且当政府补贴强度高于一定值时,该正向调节效应会被削弱。新时代推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需努力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尤其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立杰 陈新
利用2005—2015年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显著促进了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行业异质性检验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投入服务化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作用并不显著,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投入服务化显著提高了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中介模型检验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通过激励行业研发强度进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将存在拐点,但目前大部分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仍然处于"爬升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行业异质性的分析视角
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文化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异质性——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分析
服务业内部结构异质性演化与行业发展差距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分析
金融摩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金融数字化发展视角
贸易自由化、异质性企业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
金融摩擦异质性、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
中国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分析——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的检验
异质性研发、市场化程度与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禀赋异质性、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28个省市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