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7)
- 2023(18399)
- 2022(15608)
- 2021(14592)
- 2020(12411)
- 2019(28475)
- 2018(27747)
- 2017(53778)
- 2016(29138)
- 2015(32767)
- 2014(32441)
- 2013(32008)
- 2012(29276)
- 2011(25743)
- 2010(25675)
- 2009(23477)
- 2008(23406)
- 2007(20338)
- 2006(17675)
- 2005(15628)
- 学科
- 济(119565)
- 经济(119430)
- 业(105389)
- 管理(96860)
- 企(93766)
- 企业(93766)
- 方法(57542)
- 数学(47568)
- 数学方法(46978)
- 财(44846)
- 农(36287)
- 业经(34614)
- 中国(29572)
- 务(27679)
- 财务(27608)
- 财务管理(27542)
- 企业财务(26159)
- 农业(25079)
- 制(23626)
- 贸(22994)
- 贸易(22986)
- 学(22598)
- 易(22416)
- 地方(22239)
- 技术(22087)
- 理论(21994)
- 和(20488)
- 策(19233)
- 划(18904)
- 体(17887)
- 机构
- 学院(412928)
- 大学(410141)
- 济(167522)
- 管理(167482)
- 经济(164244)
- 理学(145354)
- 理学院(143877)
- 管理学(141473)
- 管理学院(140729)
- 研究(131705)
- 中国(100720)
- 京(86044)
- 财(83541)
- 科学(82424)
- 农(71541)
- 所(66012)
- 财经(64202)
- 业大(63948)
- 江(60643)
- 中心(59974)
- 研究所(59877)
- 经(58514)
- 农业(56281)
- 北京(53453)
- 经济学(50466)
- 范(49951)
- 师范(49422)
- 州(48118)
- 院(47857)
- 财经大学(47691)
- 基金
- 项目(283416)
- 科学(223459)
- 基金(207044)
- 研究(204693)
- 家(181019)
- 国家(179484)
- 科学基金(155385)
- 社会(130061)
- 社会科(123418)
- 社会科学(123386)
- 省(111029)
- 基金项目(109904)
- 自然(102175)
- 自然科(99882)
- 自然科学(99858)
- 自然科学基金(98089)
- 教育(93756)
- 划(92509)
- 资助(85540)
- 编号(82418)
- 成果(65047)
- 重点(63002)
- 部(62235)
- 创(60536)
- 发(59748)
- 创新(56064)
- 课题(55794)
- 科研(54626)
- 国家社会(53950)
- 教育部(53363)
- 期刊
- 济(181025)
- 经济(181025)
- 研究(118689)
- 中国(75035)
- 财(69852)
- 学报(65418)
- 农(64791)
- 管理(64301)
- 科学(59836)
- 大学(50151)
- 学学(47668)
- 农业(45036)
- 教育(39312)
- 技术(37733)
- 融(32715)
- 金融(32715)
- 财经(31655)
- 业经(31154)
- 经济研究(28675)
- 经(27201)
- 业(25936)
- 问题(23851)
- 技术经济(22197)
- 财会(19817)
- 科技(19807)
- 版(19677)
- 现代(19317)
- 统计(18877)
- 理论(18510)
- 贸(18355)
共检索到599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顺飞 张庆君
本文探讨了中国工业企业资本深化问题。根据1999年到2009年的数据,统计核算了资本深化速度与全要素生产率(TFP),资本深化速度与政府财政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中国工业企业的资本深化过程受全要素影响不大,但总的来说,中国工业企业的资本深化过程受财政支出的影响较大,不太符合一般规律,这不利于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改进和竞争力的培养,不利于工业经济整体长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财政支出 资本深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运用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采取Hsieh等的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资源错配及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集体企业的资源错配较为严重,港澳台、外商企业则较低;中西部地区资源错配程度高于东部,中部高于西部;重工业企业资源错配高于轻工业。从企业TFP发展潜力来看,如果有效消除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错配,全部工业企业的总量TFP可提高51%以上,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总量TFP有望分别提高45%和18%以上。
关键词:
要素错配 资源错配 TFP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惠芳 陆嘉俊
本文就知识资本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和1997—2010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对不同区域知识资本的创新效应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资本投入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国内外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减弱。结果还发现:东中西三大区域工业企业知识资本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技术水平的企业知识资本的创新产出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建议应根据区域和企业技术水平差异,实施差别化的创新驱动战略和政策,以更好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慕绣如 李荣林 田朔
文章首先通过核密度图简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在出口企业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中的差异,然后梳理了出口和OFDI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并通过2003年到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分别运用工具变量法的Probit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对出口和OFDI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呈现相互促进的关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豪 张建华 何宇 谭静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结合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溢出问题,构建能够反映企业TFP溢出机制的两类空间权重矩阵,实证分析了企业间存在的TFP溢出现象。结果表明:企业间TFP正向溢出现象是显著存在的,并且企业TFP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前一期的TFP水平对当期TFP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固定窗宽的滚动估计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间的TFP溢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东、中、西地区和高、中、低技术行业企业间的TFP溢出效应强度存在依次递减的特征。其中,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业溢出程度最大,烟饮食品制造业溢出程度最小。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溢出 空间面板 制造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春明 文磊 赵梦初
笔者利用1998年~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角度对不同出口状态及不同所有制下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了我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无论是出口企业还是非出口企业,融资约束都显著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出口企业的限制作用更加明显;融资约束对非国有内资企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全要素生产率 进出口 所有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强
匹配2007-2013年271个城市、高铁和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高铁开通对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中国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中心城市及其周围1小时高铁城市圈城市的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对地处偏远和小城市的企业的影响为负。城市创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及企业创新是高铁开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高铁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企业 城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良科
基于2000~2007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行业间R&D溢出区分为前向和后向,使用数据包络方法计算各行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在控制行业技术特征和所有制结构的条件下,考察了人力资本、R&D、前向和后向R&D溢出以及人力资本和R&D及R&D溢出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还比较了这种影响在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之间的异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牛树海
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各种类型企业由于所有制形式不同,其运作机制和效率也有差异,本文通过应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并利用充足的数据分析了分省加总的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生产及其效率。研究得出我国1999~2002年,对几乎绝大多数省份而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生产效率最低,而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是三资企业,同时研究也表明,在区域层面上来看,东部地区的各种类型企业生产效率比其他地区的生产效率高20%以上,这要求以后在研究区域差异时应更多关注区域生产的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东
文章以1997~2007年中国大陆29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进一步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相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前瞻性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鲁晓东 连玉君
当前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正逐步由宏观层面转向微观企业层面,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机理。针对企业TFP估计中出现的同时性偏差和样本选择性偏差,一系列的最新修正方案被提出,并形成了很多前沿的估计方法。本文对这些新方法的逻辑进行了梳理,旨在廓清当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进一步应用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方法、OP法和LP法等参数和半参数方法核算了我国主要工业企业的TFP,在横向对比之后,发现半参数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计量方法中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天华 张少华
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健估计,由于生产函数模型、样本范围与数据处理各不相同,估计结果差异较大。为此,本文研究了生产函数模型、样本范围和价格因子三种因素对不同估计方法的影响,并在统一的处理方式下对比了不同估计方法的估计结果。研究表明:(1)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对估计结果影响最大,样本范围次之,价格因子影响相对较小。(2)不同的估计方法估计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意味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仍然存在大量干扰因素有待消除。(3)除非数据存在严重的测量误差,否则指数法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一致精确估计。本文的价值在于清楚厘定了估计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影响性质与影响大小,确定了不同估计方法的应用条件与...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成 刘斌
本文采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的影响。在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后,本文发现:(1)无论是对出口企业还是内销型企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会降低企业就业人数;(2)贸易自由化能够增加出口企业的就业,而贸易保护能够给内销型企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3)对于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资本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增强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而对于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会减弱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4)面对贸易自由化,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就业人数调整到理想数量,并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调整速度要高于资本密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白俊红 王林东
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政府科技资助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科技资助显著地促进了工业企业TFP的提升,且其提升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政府科技资助的技术进步效应来实现的,对效率改善的作用并不明显;企业R&D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均有助于政府科技资助技术进步效应的发挥,而企业规模则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中国科学制定与政府科技资助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剑平 郑光凤
本文使用2003~2011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在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R&D支出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引致型R&D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越严厉,总行业的R&D支出将增加,但环境规制引致型R&D对总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显著的正的影响;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对R&D支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清洁生产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对R&D支出具有显著的负的影响,但污染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引致型R&D对全要素生产率也具有不显著的正的影响。环境规制引致型R&D对全要素生产率未能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的原因是总行业环境规制引致型R&D占R&D支出的比例较...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研发支出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财政自主权、财政支出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230个地级市的检验
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静态与动态空间计量分析
财政支出、空间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创新导向型财政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深圳为样本城市
财政科技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
财政科技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税收分成、财政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地方财政分权程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汽车工业相对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2000~2006年不同经济类型汽车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