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63)
2023(18705)
2022(16429)
2021(15346)
2020(13230)
2019(30707)
2018(30422)
2017(58752)
2016(32190)
2015(36637)
2014(36670)
2013(36077)
2012(33253)
2011(29935)
2010(30200)
2009(27715)
2008(27271)
2007(24392)
2006(21093)
2005(18509)
作者
(94310)
(78869)
(78257)
(74735)
(49995)
(38057)
(35831)
(31028)
(29813)
(28178)
(26815)
(26437)
(25064)
(24969)
(24530)
(24277)
(24040)
(23360)
(22652)
(22452)
(19658)
(19394)
(19260)
(18013)
(17719)
(17512)
(17491)
(17465)
(16065)
(15662)
学科
(128805)
经济(128646)
管理(91610)
(87586)
(72659)
企业(72659)
方法(63283)
数学(55584)
数学方法(54721)
(34572)
(34231)
中国(32382)
(28795)
业经(27364)
(26555)
贸易(26543)
(25823)
地方(25011)
农业(22996)
理论(22276)
(21996)
(20723)
财务(20631)
财务管理(20577)
(19853)
技术(19826)
企业财务(19414)
环境(18920)
(17929)
银行(17856)
机构
大学(460956)
学院(459108)
(180705)
管理(179092)
经济(176761)
理学(155860)
理学院(154062)
研究(153218)
管理学(150804)
管理学院(149997)
中国(112172)
科学(98130)
(98060)
(82472)
(79398)
(78475)
业大(72317)
研究所(71906)
中心(69711)
(67177)
财经(66190)
农业(62613)
北京(61577)
(60625)
(60155)
师范(59985)
(55306)
经济学(54568)
(54111)
技术(49878)
基金
项目(315659)
科学(246695)
基金(228105)
研究(225354)
(200851)
国家(199055)
科学基金(169856)
社会(139885)
社会科(132518)
社会科学(132478)
(123899)
基金项目(120460)
自然(113184)
自然科(110583)
自然科学(110554)
自然科学基金(108559)
教育(105594)
(104575)
资助(96111)
编号(91786)
成果(74334)
重点(70960)
(69343)
(66266)
(64931)
课题(63628)
科研(61039)
创新(60559)
教育部(59078)
大学(58788)
期刊
(191388)
经济(191388)
研究(129060)
中国(85143)
学报(78042)
(71036)
科学(69567)
(64138)
管理(64041)
大学(58575)
学学(55117)
教育(51723)
农业(49037)
技术(41724)
(35183)
金融(35183)
财经(31584)
经济研究(31106)
业经(31089)
(26983)
(26557)
问题(25049)
图书(23921)
统计(23280)
(22827)
技术经济(22759)
科技(21984)
(20930)
(20873)
理论(20715)
共检索到662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强  
经济增长率和政府支出是影响实际汇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1980~2011年亚洲10个国家(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政府支出、实际汇率三者之间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和长期来看,亚洲10个国家(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对实际汇率都有正向影响,短期值在0.1712到0.4688之间,长期值在0.5572到2.0559之间。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在短期是0.1201到0.1919之间,长期值在0.1710到0.3673之间,且它们的系数显著为正。该研究不仅证实巴萨效应在亚洲10个国家(或地区)是成立的,而且认为政府支出增加也是导致实际汇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明  李雪松  盛如旭  
人民币汇率改革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协调推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本文样本研究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但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也会抑制净出口和行业增加值。这一结论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有着较强的政策指导涵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清萍  刘晴  
笔者利用投入产出表和贸易数据,测算1992年~2010年间我国15个行业的国际外包水平,对国际外包与人均实际产出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国际外包水平经历先增后降的发展过程,从1992年的0.20上升到2002年的0.22,之后逐年下降,2007年为0.16;在短期和长期上,外包对行业的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具有负向影响,短期弹性大约在-0.1到-0.2之间,长期弹性大约在-0.3到-0.5之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艳平  侯晓笛  
文章基于我国省级数据,对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地区实际有效汇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实际有效汇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平滑转变特征。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汇率升值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汇率升值则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我国多数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跨越门槛值,汇率升值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多呈负向影响,同时我国中部地区汇率升值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负面效应比东西部地区更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翊烜  扈钟方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首先运用均值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十七个亚洲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之后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探究其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的影响。本文通过具体实证发现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显著,除贸易便利化外,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也有显著促进作用;税负水平、距离成本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本文认为,中国在稳定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同时,需要推动中亚、西亚和南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促进贸易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淑婉  
通过构建财政支出、空间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析框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考察1998—2010年中国大陆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分项财政支出中,教育、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就业支出与技术进步均具有正相关性,而农业支出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显著;一个地区的财政支出,尤其是教育和公共服务支出对相邻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会产生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梅冬州  吴梦涛  钱铁峰  谭松涛  
已有较多研究讨论了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而从收入不平等角度出发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搜集和整理了172个国家和地区1970年到2016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一国实际汇率的影响,并引入政府支出探究了收入分配对非贸易品部门和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非OECD国家,收入不平等和实际汇率显著负相关,即收入越不平等,实际汇率高估越严重,而在OECD国家中这一现象并不存在。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对于非OECD国家,一国收入不平等加剧会导致该国政府支出增多,从而扩大了非贸易品部门规模,导致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使得实际汇率高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治君  高文玲  
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外溢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技术外溢能够促进高技术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因OFDI投向的行业中,高技术行业占的比重较小,其促进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人力资本投入、国内研发投入存在着"门槛",制约了对O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就此,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展OFDI的策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洪功翔  张兰婷  李伟军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和区位熵指数法分别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和金融集聚指数进行测度,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金融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的TFP增长效应与区域因素有关,银行业集聚对TFP增长的贡献大于证券业集聚。保险业集聚对TFP增长效应存在消极作用,其中,以中、西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金融集聚促进TFP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日清  亓爱凤  
本文考察了公司治理及两种市场约束(产品市场竞争与并购接管威胁)对中国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2)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技术进步的提高,并且产品市场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并购接管威胁则阻碍公司技术进步;(3)从机构持股比的视角看,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的交互影响对公司技术进步具有替代性,而从股权集中度及管理层薪金工资视角看,并购接管威胁与公司治理的交互影响对公司技术进步具有互补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斌  倪艳秋  吴书胜  
基于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构建包括新型城镇化、对外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内的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门限转换效应,对外贸易程度的加深不利于在新型城镇化的门限值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反之,跨越新型城镇化的门限值后可以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剑平  郑光凤  
本文使用2003~2011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在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R&D支出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引致型R&D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越严厉,总行业的R&D支出将增加,但环境规制引致型R&D对总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显著的正的影响;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对R&D支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清洁生产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对R&D支出具有显著的负的影响,但污染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引致型R&D对全要素生产率也具有不显著的正的影响。环境规制引致型R&D对全要素生产率未能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的原因是总行业环境规制引致型R&D占R&D支出的比例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宁凌  宋泽明  
基于2007—2017年我国11个沿海省份的有关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分析海洋科技创新、海洋全要素生产率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自我增强机制和双向促进关系,但相互促进效果较小;长期来看,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对海洋科技创新的影响,而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通过发挥自我增强机制的提升作用提高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相互促进效应,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质量,促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英杰  林春  
以财政分权改革为契机,选择中国2000—2015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探讨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两者的交互项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只是因为地区的差异而表现出促进效果的不同。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继续完善财政分权改革的措施,为各地政府搭建有效的投融资平台,助推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宝成  曹媛  王家伟  
审计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政府竞争带来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能否提升政府审计全要素生产率值得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以2009~2015年我国省级审计机关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检验审计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自相关性;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地方政府竞争对审计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政府竞争对审计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性",具体表现为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的负向影响。规范政府竞争是充分发挥审计国家治理功能、提高政府审计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重要维度和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