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2)
- 2023(14199)
- 2022(12205)
- 2021(11652)
- 2020(9520)
- 2019(22473)
- 2018(22379)
- 2017(43771)
- 2016(23536)
- 2015(26492)
- 2014(26579)
- 2013(25920)
- 2012(23502)
- 2011(21196)
- 2010(21165)
- 2009(19395)
- 2008(19100)
- 2007(16468)
- 2006(14524)
- 2005(12899)
- 学科
- 济(94577)
- 经济(94470)
- 管理(67112)
- 业(62933)
- 企(54150)
- 企业(54150)
- 方法(47656)
- 数学(41238)
- 数学方法(40543)
- 中国(23780)
- 财(22778)
- 农(22524)
- 银(22343)
- 银行(22196)
- 制(21624)
- 业经(20921)
- 行(20842)
- 学(20268)
- 理论(18779)
- 地方(18196)
- 融(16812)
- 金融(16811)
- 贸(15961)
- 贸易(15947)
- 易(15449)
- 和(15219)
- 农业(15213)
- 务(14625)
- 财务(14550)
- 技术(14535)
- 机构
- 大学(331180)
- 学院(328643)
- 管理(133839)
- 济(129288)
- 经济(126407)
- 理学(116698)
- 理学院(115456)
- 管理学(113158)
- 管理学院(112570)
- 研究(104920)
- 中国(83133)
- 京(70044)
- 科学(64929)
- 财(60100)
- 所(51497)
- 农(49908)
- 财经(48961)
- 中心(48381)
- 业大(47737)
- 研究所(47148)
- 江(46689)
- 经(44614)
- 北京(44150)
- 范(43177)
- 师范(42815)
- 经济学(39387)
- 农业(39214)
- 州(38686)
- 院(38067)
- 财经大学(36955)
- 基金
- 项目(228248)
- 科学(180286)
- 研究(167121)
- 基金(166401)
- 家(144146)
- 国家(142969)
- 科学基金(124141)
- 社会(104904)
- 社会科(99529)
- 社会科学(99504)
- 省(88741)
- 基金项目(87949)
- 自然(81412)
- 自然科(79553)
- 自然科学(79538)
- 教育(78091)
- 自然科学基金(78067)
- 划(74797)
- 资助(69721)
- 编号(68219)
- 成果(54884)
- 重点(50845)
- 部(50526)
- 创(47785)
- 发(47702)
- 课题(46900)
- 创新(44413)
- 教育部(43863)
- 科研(43511)
- 大学(42979)
- 期刊
- 济(134076)
- 经济(134076)
- 研究(98200)
- 中国(59784)
- 学报(50044)
- 管理(48138)
- 科学(46428)
- 农(44552)
- 财(44371)
- 教育(39123)
- 大学(38294)
- 融(38044)
- 金融(38044)
- 学学(35925)
- 农业(30004)
- 技术(29219)
- 财经(23795)
- 经济研究(21882)
- 业经(21550)
- 经(20199)
- 问题(17203)
- 图书(17134)
- 理论(16967)
- 技术经济(15835)
- 业(15737)
- 实践(15657)
- 践(15657)
- 科技(15580)
- 统计(15036)
- 现代(14438)
共检索到474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邵东亚
本文尝试从概念框架、理论模型以及经验研究等几个不同层面对全能银行的协同效应进行一些具体的解剖或细分 ,以便于我们理解全能银行多样化经济的内在机理 ,并进一步澄清以下基本认识 :全能银行的协同效应实际上是其相对于专业银行的竞争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 )的来源。
关键词:
全能银行 协同效应 多样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果 伍江
本文在拓展SALANT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存在协同效应的情况下,同质企业横向兼并发生的条件及社会福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协同效应足够大时,企业不仅有兼并动机,而且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为普遍存在的兼并行为和政府规制政策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破解了Repall的"兼并悖论"。
关键词:
横向兼并 兼并悖论 博弈理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为山
综合经营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主要途径,协同效应是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理论基石和竞争优势所在。本文分析了7家国际活跃银行综合经营实践,提出创造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大投行优势、业务线事业部主导的组织结构、交叉销售、技能转移和金融创新、品牌管理、信息技术、地域扩张。最后,建议商业银行在国家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基础上,不断完善投资银行业务体系和功能,加快构建事业部制主导的组织结构,切实共享资源,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精心做好品牌开发管理工作。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综合经营 协同效应 战略转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毓萍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由于不同商业银行拥有的资源情况、能力水平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也不同,因此,商业银行结合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来确定在某一时期内不断发现、识别自身所特有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看作一个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管理协同理论分别对核心竞争力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协同效应分析,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合理定位以获得竞争优势,丰富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对培育和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管理协同 协同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笑萍
商业银行对企业重组的协同效应刘笑萍1995年底,国务院“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已由18个扩大到50个。这表明,以企业联合、兼并、破产为主要手段的企业重组将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展开,以实现转换机制、明晰产权、解决企业债务的目标。作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信贷、...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为山 邵健
综合经营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主要途径,协同效应是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理论基石和竞争优势。在分析国际活跃银行综合经营实践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七家国际活跃银行综合经营的实践,提出创造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为:大投行优势、事业部制主导的组织结构、交叉销售、金融创新、品牌管理、信息技术、地域扩张。最后,建议商业银行应该在国家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投资银行业务体系和功能,加快构建事业部制主导的组织结构,切实共享资源,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精心做好品牌开发管理工作。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综合经营 协同效应 战略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邱国栋 白景坤
企业处在单点经济阶段,主要是追求规模节省或规模效益,但发展到多点经济阶段,能否实现范围节省或范围效益将关系到它的成败,所以协同效应是一个企业的一体化和多角化战略设计,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间合作所必然追求的一个目标。本文对前人关于企业领域协同效应的理论观点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试图从价值生成的角度研究协同效应,提出了“协同效应=共用效果+互补效果+同步效果”这一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资源共用、资源互补和同步协作的实现条件以及其生成价值的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价值生成 协同效应 产品线 产业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浩
企业战略协同效应反映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有序程度以及对商业环境的适应性,对战略协同效应进行测度有助于战略执行的有效控制。在对战略协同效应界定的基础上,从结构、能力和文化三个维度构建协同度模型的框架和指标体系,提出评判标准和操作方法,以同行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数据作为参考,通过实证验证战略协同效应测度模型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战略 协同效应 协同度 有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晓明 刘东练
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活动中并购方关注的关键点,投资价值比市场价值更适用于特定并购方,从投资价值视角评估协同效应价值更合理。为了更科学地评估并购市场的协同效应,本文先分析了已有协同效应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整合了静态与动态协同效应价值,并引入三角模糊数以改善动态部分估值的客观合理性,构建了投资价值视角的协同效应估值模型。
关键词:
协同效应 投资价值 实物期权 三角模糊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世坤
目前,银行并购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巨大、强强联合、横向并购为主的特征。但实证研究发现银行并购在总体上缺乏效率,导致理论逻辑与现实表现不符,并购未能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本文从并购价格、战略、操作效率、并购整合等方面剖析了并购协同效应陷阱,并提出了相应的系统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军 刘晓
母子公司协同效应的评价问题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构建了母子公司协同效应的量化评价模型——战略协同、文化协同、人力资源协同、供应链协同及财务协同作为母子公司协同效应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均有多个二级指标对其进一步解释。使用本模型可测量母子公司协同效应的实现程度,为提高集团协同运作水平提供支持。
关键词:
母子公司 协同效应 协同 评价模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臧秀清 高璐
随着并购步伐的加快,并购失败的案例层出不穷。并购协同效应是判断并构绩效的重要标志,本文从业绩变化的角度衡量主并企业获取的协同效应,通过财务指标的变化率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评价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为准确评价企业并购后所获取的协同效应。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锦丹 王崇梁
[目的/意义]信息框架效应对个体行为改变决策具有普遍影响,然而涉及信息框架对行为改变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为确定信息框架效应在行为改变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该情境下信息框架效应的产生和其对行为改变各阶段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方法/过程]以健康行为改变为例,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阶段式行为改变情境下,通过分析框架效应产生的机制,确定框架效应产生的调节因素和中介变量,进而探讨信息框架对处于不同变化阶段的个体决策倾向的影响,以及这种决策倾向如何影响行为改变的进程。[结果/结论]提出健康行为改变不同阶段的信息框架效应概念模型,为提高不良行为改变的信息干预方案水平和个体健康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军
ECR是一种通过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的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各自经济活动的整合,以最低成本、最快、最好地实现顾客多样化需求的流通模式,旨在消除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SC)没有为消费者增加值的成本,涉及到SC各个节点组织界面紧密协调与合作。本文通过对ECR系统的研究,建立具有高效反应能力和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系统,既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又为客户提供了更好地服务。文章通过对48家企业调查问卷,收集与分析资料,建立ECR系统界面的数学模型,借助扎根理
关键词:
ECR 扎根理论 供应链管理 顾客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