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4)
- 2023(6739)
- 2022(5564)
- 2021(5378)
- 2020(4115)
- 2019(9193)
- 2018(9161)
- 2017(15712)
- 2016(9272)
- 2015(10026)
- 2014(9566)
- 2013(8381)
- 2012(7216)
- 2011(6531)
- 2010(6623)
- 2009(5873)
- 2008(5171)
- 2007(4481)
- 2006(3888)
- 2005(3362)
- 学科
- 管理(20240)
- 济(19594)
- 经济(19566)
- 教育(19373)
- 业(17177)
- 企(14417)
- 企业(14417)
- 中国(13074)
- 理论(8512)
- 农(7459)
- 财(7406)
- 教学(7012)
- 方法(6990)
- 学(6445)
- 业经(5902)
- 数学(5542)
- 数学方法(5402)
- 发(5384)
- 技术(5146)
- 贸(4929)
- 贸易(4926)
- 发展(4849)
- 易(4809)
- 农业(4781)
- 展(4727)
- 制(4495)
- 务(4368)
- 财务(4357)
- 财务管理(4349)
- 企业财务(4057)
- 机构
- 大学(107609)
- 学院(105949)
- 研究(36161)
- 管理(34353)
- 济(33160)
- 经济(32213)
- 理学(30111)
- 理学院(29635)
- 教育(28876)
- 管理学(28863)
- 管理学院(28630)
- 范(25590)
- 师范(25456)
- 京(23019)
- 师范大学(20931)
- 中国(20439)
- 科学(20408)
- 财(16857)
- 江(16508)
- 所(16310)
- 职业(16177)
- 中心(15958)
- 技术(15874)
- 北京(14867)
- 研究所(14811)
- 院(13471)
- 财经(13462)
- 州(13240)
- 经(12317)
- 业大(12054)
- 基金
- 项目(70943)
- 研究(61968)
- 科学(58240)
- 基金(47878)
- 家(40111)
- 国家(39596)
- 社会(37331)
- 教育(37092)
- 社会科(35036)
- 社会科学(35032)
- 科学基金(34204)
- 省(29623)
- 编号(28780)
- 划(26873)
- 成果(25583)
- 基金项目(24317)
- 课题(22685)
- 年(20342)
- 自然(19504)
- 自然科(19093)
- 自然科学(19090)
- 自然科学基金(18718)
- 资助(17943)
- 规划(17795)
- 项目编号(17743)
- 重点(17557)
- 部(17125)
- 发(16872)
- 性(16758)
- 创(15947)
共检索到160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楠 王雁
全纳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教育公平。特殊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中一个规模较大的群体,在其接受教育时,用全纳教育的思想指导,更有利于特殊儿童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本文基于全纳教育视角,试图从受教育权利平等、教育过程的公平及教育结果的公平三个方面论述教育公平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特殊儿童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全纳教育 特殊儿童 教育公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玉静
《萨拉曼卡宣言》呼吁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学习,这种全纳教育的成功有赖于普通学校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的学习支持。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文献论述从特殊教育到全纳教育的转型,进而回顾学习支持主体,主要包括主流教师、学习支持教师、助教、学习支持顾问等及其之间的合作。然后通过介绍学习支持的模型包括医学取向、全纳取向和服务连续体的模型,以及综合的生态系统交互模型,进而回顾了英国、美国和南非等国学习支持的不同实践,最后本文基于国外模型与实践为我国学校学习支持的师资配置、模型实践和研究提出了建议,包括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以及全校推进模式的学习支持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申申
“全纳教育”———使特殊儿童融入普通学校 (从而成为“全纳学校”)与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 ,其深刻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实现教育公平的追求 ,克服现有教育制度弊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而且更有其人格学上的深层意义 :对于特殊儿童 ,使其体验到做“人”的尊严 ,并激励 ,培养其自强的意识其坚韧不拔的个性品质 ;对于正常儿童 ,激发并深化其善于关心、同情、帮助他人的情感体验 ;对于“全纳学校”的教师 ,促使其真正教育家品质的养成与完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秦红霞
当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权利的实现和机会的获取存在诸多社会障碍,文章从刻板印象、群体情绪、社会距离三个层面建立了污名化的社会排斥模型,分析了污名化给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制度障碍,最后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特殊儿童 义务教育 污名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培峰
特殊教育政策伦理分析是特殊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特殊教育政策伦理存有效率"善"伦理至上、多数者"善"伦理主张、唯政府"善"伦理偏好、技术理性"善"伦理倾向等偏颇,带来对特殊教育公平的羁绊。对特殊教育政策伦理的完善与建构应当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伦理原则,沿着义务论的思路,保障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夯实特殊教育政策价值正当性的基础。
关键词:
特殊儿童 政策伦理 特殊教育公平 正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兴蓬 邓猛
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的特殊性,主要在权利主体、权利本质以权利救济等方面得以体现。这些也是特殊儿童教育权利获得救济的前提和基础。对特殊儿童权利的救济难以依靠传统民事救济制度得以实现,还需要援引惩罚性的损害赔偿机制。
关键词:
特殊儿童 受教育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云英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教育领域的各项任务,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新时期破解教育难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本刊约请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撰文,以期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解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响
近年来,中美两国对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全纳教育背景下通过对中美两国关于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比较研究,为我国在这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参考。
关键词:
中美特殊教育 课程设置 教师专业化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魏晓娟 姬彦红
科学、合理的性别角色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纳教育着眼于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反对歧视与排斥,其理念已渗入到各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本文试图依据全纳教育思想,分析探究两种性别角色理论和性别教育模式的利弊不足,进而提出全纳教育背景下儿童性别角色教育应坚持性别平等观念,避免性别刻板印象,对儿童进行双性化教育。
关键词:
全纳教育 儿童 性别角色教育 双性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梅 袁李兰
自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纳教育"以来,英国教育界对于全纳教育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持"全纳"观点的学者认为,特殊教育不应该只在特殊学校实施,这违反了人权;而持"特殊"观点的学者认为,全纳教育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家长的真正选择。英国教育界虽然对于"全纳"还是"特殊"的形式存在争议,但是他们对于全纳教育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成功过渡到成年作准备。
关键词:
英国 全纳教育 特殊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刘玉娟 刘在花
英国的近期教育发展表明,更多数量的残疾学生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但是,还有很多领域急需进一步的发展。在美国,残疾学生的情况曾一度比较乐观,但也出现了反对残疾学生教育的偏激观点和激烈争论。联邦政府在“学习障碍”上的扶持资金数量引起人们对残疾文化的深入反思,这种残疾文化被认为是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弱点,而不是优点。尽管英国当前有关残疾人事业的立法得到了有力的贯彻实施,美国也建立起更有益于残疾学生的广阔教育框架,但是,一边是大力扶持学习障碍学生,另一边是残疾人即便具备从业素质也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这两边的不对称、不协调为我们深度研究残疾学生教育公平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英国 美国 残疾 教育公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红
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疗法,美术治疗鼓励、引导当事人通过绘画、雕塑等美术活动表达出难以言表的情感,并围绕创作过程和作品与治疗师开展互动,以达到协调、整合其身心的治疗目的。目前,美术治疗在欧美已广泛用于特殊儿童的康复和教育,这对我国的特教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将美术治疗应用于特殊儿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构建安全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给予无条件的支持与接纳,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游戏引导美术创作活动;鼓励并尊重儿童自己对作品的解释。
关键词:
美术治疗 特殊儿童 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段旭琰 雷江华
维果茨基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了富有洞见的探求,在缺陷观中,立足常态的社会缺陷观这一定位,区分了原发性缺陷与次生性缺陷两种类型,提出了补偿、代偿、超补偿三条克服路径;在发展观中,以多维立体的视角剖析了特殊儿童发展的复杂性、动态性、可塑性、迂回性、社会制约性;在教育观中,提倡基于补偿的“加法”教育、基于完人的全程教育、基于共性的个别化教育、基于支持的特殊教育、基于发展的社会教育。以此关照,特殊教育者应全面认识缺陷,积极促进补偿的自主性;辨证理解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支持;具身化施教,突出社会环境育人之效。
关键词:
维果茨基 缺陷 补偿 特殊儿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培峰
特殊教育的价值源于其自身之于特殊儿童生活的意义。特殊儿童的欲求是他们生活的核心构成,欲求方式规定着他们生活的意义。特殊儿童的生活本质主要体现为欲求的意识结构。特殊教育影响特殊儿童生活,要重视引导和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激发并提升他们的内在欲求。其中,关怀是特殊教育影响特殊儿童生活的一个基本原则,体验是特殊教育关怀的基本方法,发现和培育特殊儿童优势潜能是最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
特殊儿童 生活意义 欲求 特殊教育哲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谈秀菁
通过对36位年龄在2~7岁之间的特殊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特殊儿童入园接受教育的比例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殊学校学前班、残联的康复中心等机构接受教育,但也有部分家长选择让他们的孩子上普通幼儿园。家长的希望和选择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特殊儿童 学前教育机构 家长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