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8)
2023(2552)
2022(2039)
2021(2182)
2020(1572)
2019(3792)
2018(4025)
2017(5394)
2016(4261)
2015(4778)
2014(5089)
2013(4134)
2012(3878)
2011(3619)
2010(3844)
2009(3248)
2008(3066)
2007(2889)
2006(2690)
2005(2579)
作者
(8952)
(7288)
(7283)
(7191)
(4740)
(3629)
(3599)
(3068)
(2824)
(2823)
(2547)
(2545)
(2455)
(2427)
(2402)
(2361)
(2274)
(2264)
(2208)
(2189)
(2125)
(1934)
(1848)
(1763)
(1761)
(1724)
(1616)
(1585)
(1577)
(1554)
学科
教育(18459)
中国(8873)
理论(5874)
教学(5597)
(4517)
管理(4321)
(4204)
经济(4202)
(3377)
(3264)
发展(3256)
思想(3140)
改革(3137)
(3134)
高等(3100)
政治(3017)
研究(2990)
思想政治(2867)
政治教育(2867)
治教(2867)
德育(2846)
教育改革(2771)
(2685)
学校(2618)
学法(2551)
教学法(2551)
技术(2310)
(2286)
计算(2259)
算机(2228)
机构
大学(49499)
学院(44459)
教育(25799)
研究(20917)
(18044)
师范(17969)
师范大学(15129)
(12676)
科学(12028)
职业(10671)
(10497)
技术(10028)
教育学(9995)
研究所(9563)
北京(9221)
管理(8877)
(8817)
中国(8521)
(8020)
中心(7948)
(7687)
经济(7464)
教育学院(7339)
理学(7323)
职业技术(7285)
理学院(7078)
管理学(6688)
(6667)
管理学院(6568)
技术学院(6322)
基金
研究(26465)
项目(25614)
教育(21375)
科学(21270)
成果(14499)
基金(14112)
编号(13904)
课题(13442)
社会(13051)
(12283)
社会科(11980)
社会科学(11979)
(11955)
(11802)
国家(11527)
(11487)
规划(9285)
科学基金(8668)
(8514)
项目编号(8208)
研究成果(8108)
(7825)
年度(7762)
重点(7710)
(7401)
(7140)
(7112)
阶段(7094)
(6969)
(6925)
期刊
教育(44285)
研究(25436)
中国(20735)
职业(10514)
(9386)
经济(9386)
技术(7958)
技术教育(6867)
职业技术(6867)
职业技术教育(6867)
学报(5939)
大学(5546)
高等(5044)
科学(5012)
成人(4698)
成人教育(4698)
高等教育(4499)
(4447)
论坛(4447)
(4264)
(3941)
(3757)
发展(3638)
(3638)
职教(3602)
比较(3401)
学学(3278)
农业(3173)
教研(2886)
高教(2886)
共检索到82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满生  
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做出反应的过程。全纳教育的主要议题包括:(1)残疾儿童的全纳;(2)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与健康教育;(3)少数民族的全纳(宗族、语言和宗教);(4)移民、难民和国内迁移儿童的全纳;(5)社会包容;(6)性别;(7)灾难风险减少教育。全纳教育思想与"两全"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不矛盾,建议在中国国家报告中和国家其他相应政策文件中采用这个概念。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全纳教育仍是国家一项最基本的任务,政府在推进全纳教育中毫无疑问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灾难风险减少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凡丰  
本文首先提出了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观点,它表现为学生质量的不断变化。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根据资源/声誉或学生成果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存在着原则性错误,应根据学生质量的增值或者根据教育过程的质量来评价教育质量。在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中,我们通常采用对教育的“输入”、“过程”、“输出”进行全面评价的方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仲建维  
当前,围绕着全纳教育的争论纷繁复杂,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全纳教育作一梳理,通过选择几种代表性的定义加以分析以及对全纳教育理念的探讨,来揭示全纳教育纷争的现状,明示当前全纳教育理论的基本面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拉特纳·戈什   荆晓丽   谢芸佳  
本文深度解析了全纳教育这一概念,并以加拿大和中国为例,探讨了全纳教育在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的政策与实践。虽然全纳教育的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推行全纳教育需要对现行教育范式进行深刻改革,以更好地满足所有学生,特别是被排斥和被边缘化的学生群体的个性化教育需求,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政策制定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等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霞光  
"全纳教育:未来之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11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的主题,是国际社会目前已形成共识并极力倡导推动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表明,全纳教育是实现全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策略,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归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推进全纳教育将毫无疑问地促进全纳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崔平  
地利对林地资产、林木资产评估价格有着重要影响。它反映了不同林地经济条件的差异。那么经济条件的差异又是如何产生的?让我们先来分析林木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林木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有三类产品、三种价格、三个层次的市场,见下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定祥  琚丽娟  
"碳金融"是指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并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切活动,这是现代金融根据环境金融与绿色金融延伸出来的最新提法与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为了降低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国外经济学者试图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对环境问题进行思考。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中心,如何利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汉英,谭时平  
一、调整的统计学意义调整一词,有着广泛的统计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当进行国际间或地区间统计资料的对比时,由于客观条件上的差异,很多统计指标的经济内容、计量单位、口径和算法都不一致,因此,要注意分析统计指标的内涵,运用必要的调整方法,使对比的指标具有统计可比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庆年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日益完善,高等教育系统越来越复杂,揭示高等教育发展客观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高等教育发展层次指数、高等教育发展平衡指数、高等教育开放指数、高等教育需求率、高等教育发展的实益率和高等教育结构指数等新概念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可以较清晰地描述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状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20世纪世界教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重要现象。这种重要性不仅来自它的广泛影响,更主要地体现在长达70年的发展过程中,它提出了一系列现代教育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兴国  
亚里士多德把羞耻定义为"一种由于做了或正在做或将要做似乎有伤自己名誉的坏事而引起的苦恼或不安的情绪"。羞耻因行事卑劣而被行为者自己所看重的人视为可耻而产生,其构成包括行为的发生、他人的道德评价、行为者的自我认知、情感意向以及痛苦与不安的情感体验。羞耻产生于可耻的事情,同时会对个体未来的行为倾向产生影响。亚里士多德的羞耻概念启发我们,培养羞耻感虽非教育的最终目的,却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知耻则是羞耻感产生的重要条件。羞耻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功用,因而其教育的意义亦有其限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姜华  李家宝  冯英浚  
“高等教育院校有效性”(简称‘院校有效性’)已成为美国高等院校内的通用语。本文认为,“院校有效性”是一个系统的、不断进行的、对院校在朝向其使命与目标过程中,收集、分析有关达标情况与成果的指标、数据与信息,并加以度量与表达的过程,用此度量的结果帮助决策的制订和促进改革。这一概念的推广和使用对于指导院校自身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理论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春艳  
全纳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由于全纳教育的理论还不成熟,人们对于全纳教育的理解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要实施全纳教育,就应该把握全纳教育的实质,实现观念的转变,即特殊教育需要从个别到普遍,教育对象从部分到全体,受教育权从绝对平等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环境从隔离到最少受限制,教育目的从学会生存到积极参与。相关人员都应该从各自的角色出发,转变观念,树立全纳教育理念,促进全纳教育的实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佳莉  胥炜  但菲  
全纳教育思想适用于特殊教育领域,也适用于普通教育领域。全纳教育的平等观、民主观等先进理念对探究教学有着诸多启示作用,能够为探究教学的开展提供独特的视角。全纳教育理念的实施可以有效弥补探究教学本身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如:探究问题选择偏狭化、探究方式窄化、探究组织方式不能兼顾全体成员等。同时,探究教学又为全纳教育理念的落实提供了较好的土壤。在全纳教育理念下开展探究教学,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利于儿童天赋素质的发展;促进有效参与和合作,利于学生动手动脑;关注每一名儿童的成长,利于潜能开发;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