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1)
2023(13403)
2022(11672)
2021(11174)
2020(9142)
2019(21128)
2018(21291)
2017(40055)
2016(21979)
2015(24776)
2014(24559)
2013(23787)
2012(21668)
2011(19293)
2010(19428)
2009(17358)
2008(16944)
2007(15135)
2006(13039)
2005(11211)
作者
(60502)
(49757)
(49585)
(47011)
(31724)
(24015)
(22641)
(19617)
(18903)
(18032)
(17171)
(16548)
(15838)
(15663)
(15299)
(15019)
(15005)
(14808)
(14281)
(14233)
(12287)
(12250)
(11834)
(11484)
(11463)
(11155)
(11149)
(10983)
(10012)
(9942)
学科
(77016)
经济(76924)
管理(66607)
(62431)
(54148)
企业(54148)
方法(34536)
数学(28727)
数学方法(28344)
中国(21930)
(21442)
(20515)
技术(19734)
业经(19473)
(17433)
理论(17234)
地方(16676)
(14932)
农业(14422)
(13942)
(13623)
贸易(13608)
(13480)
教育(13434)
财务(13412)
财务管理(13380)
(13188)
技术管理(13110)
(12613)
企业财务(12605)
机构
学院(294332)
大学(293291)
管理(119965)
(108382)
经济(105551)
理学(102887)
理学院(101781)
管理学(100054)
管理学院(99523)
研究(92065)
中国(69606)
(63022)
科学(57939)
(50543)
(45036)
(44873)
中心(42937)
业大(42333)
(41927)
研究所(40667)
(40536)
师范(40186)
北京(40062)
财经(39961)
(37259)
(36147)
技术(34729)
(34269)
农业(32320)
师范大学(32042)
基金
项目(200142)
科学(156555)
研究(152371)
基金(140944)
(120923)
国家(119788)
科学基金(103945)
社会(92073)
社会科(86960)
社会科学(86938)
(80947)
基金项目(75446)
教育(71171)
自然(66898)
(66690)
自然科(65311)
自然科学(65298)
编号(64891)
自然科学基金(64126)
资助(56866)
成果(52949)
(45537)
课题(45055)
重点(44114)
(42687)
(42320)
创新(41629)
项目编号(40361)
大学(38107)
科研(37439)
期刊
(124114)
经济(124114)
研究(86892)
中国(61744)
管理(45653)
教育(44779)
学报(43184)
科学(40169)
(39565)
(38158)
大学(33091)
学学(30196)
技术(29967)
农业(26780)
(23711)
金融(23711)
业经(21436)
图书(20727)
财经(18205)
经济研究(18178)
科技(16630)
(15458)
理论(15255)
技术经济(15131)
问题(14950)
实践(14345)
(14345)
(14142)
书馆(14117)
图书馆(14117)
共检索到437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徐瑞东  叶宗彬  邓先明  吴瑜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求,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分解,使之分布于各个课程中。引入全程工程创新实践项目,配备"双师"型导师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形成以具体课程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短期考核、专业综合设计为中短期考核、全程工程创新实践项目以及毕业设计为长期考核的"长短期多闭环、多反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伟维  曹煜中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定位宗旨、在国家创新基地中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作用影响,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创新驱动战略的角度提出发展需求,重点分析总结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管理机制和布局发展模式方面开展的实践和探索,对管理工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德忠  方祯云  张素荷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时代赋予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使命,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研究生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重庆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为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熊飞  余徐润  潘志明  董召娣  陈刚  
研究性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方法。在进行植物生理学全程研究性教学实践中,探索专题拓展交流、生产调查、综合性实验、探究性实验4种研究性教学方法,筛选出各章节适宜进行研究性教学内容,提出每周研究性教学内容的科学安排,总结取得的研究性教学成效,为同行进行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世强  何旭涛  
随着国家开发海洋战略的实施,舟山群岛出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适应区域新发展新要求,迫切需要丰富海底电力电缆管理手段和方法,实施海缆管理创新。与此同时,海底电缆施工与运行的环境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难度较大,为满足复杂技术新条件,提高海底电缆工程的运行管理技术水平、事先掌握情况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公司目前在海缆运维方面建立了国内首家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和国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桢云  龚桢梽  冯斌  
作为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全国首批试点的项目,重庆大学通过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整合资源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在全国较早建立起集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创新项目研发、学术论坛、访学交流及创新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一、"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立足之本 强调"以生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尹立苹  
随着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对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的改变,及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深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是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高校,着重探索从构建"三横""三纵"实践教学平台,深化校企联合、完善院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整合各类创新竞赛活动建立校级创新平台,全方位提高教师工程实践技能等途径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冬伟  
"三创"教育融"创意、创新、创业"为一体,以"信心点燃创意热情、专业提升创新品质、实践催生创业梦想"为核心理念,通过搭建协作平台、打造师资队伍、构建课程体系等有效策略,消除了中职教育中"创不了""教不了""做不成"的误解、偏见与瓶颈,实现"创意发现新价值、创新激发新活力、创业拓展新通道"的教育追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静  张骏  
借助教育部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契机,西北工业大学立项启动了“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项目,有效地建设人力资源孵化器,积极鼓励研究生从事“自选项目、自主设计、自己动手、自由探索”原则下的独立创新活动,深入地探索全面免费开放的实验室建设模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涵莘  
大学生创业不但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而且需要系统的实践训练。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高职学生创业实践,构建具有相对完善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具有紧迫性和实用性。文章对创业实践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创业实践教育必须关注整体化、参与度、存活率三个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智心  
[目的/意义]针对高校图书馆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师资不足的现状,探索如何利用同伴教育模式开展图书馆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方法/过程]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探讨同伴教育队伍的构建机制,探索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和效果。[结果/结论]研究生以同伴身份,通过"微课堂"同伴培训、"专题课堂"同伴助教、"微课程"同伴创作等方式来协助图书馆开展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减轻图书馆因师资不足带来的教学压力,为同类图书馆扩大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规模、提高教育的个性化和专业化提供新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俭川  
基于系统工程思想,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结合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指出大学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支持,构建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推进学科内部环境建设,从而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东烜  
学科馆员机制的创新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对教学科研及其总体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深圳大学图书馆在学科馆员制度的深化发展、主动设计、创新变革学科服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探索适应新环境下学科馆员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等方面的作用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学科馆员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新价值内涵,着重探讨学科馆员机制与教学科研集合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价值实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矜  彭宗超  
梳理了1999年以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MPA教育领域的专题研究成果和基于研究的历次教育改革与创新,发现只有基于持续的MPA教育需求分析和育人规律研究,并不断适时调整MPA的教育目标定位,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配套服务资源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形成具备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和清华品牌的MPA教育模式,并对中国公共管理实践需求做出更及时有效的适应与推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宇  赵贞  陈刚  裴健  孙净雪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国家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以高等物理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为例,以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导向,以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和创新培养机制,构建了集散式教学、三段式指导、分类式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以探索一条符合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和选拔的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