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
- 2023(22)
- 2022(10)
- 2021(17)
- 2020(14)
- 2019(34)
- 2018(33)
- 2017(68)
- 2016(29)
- 2015(34)
- 2014(32)
- 2013(29)
- 2012(36)
- 2011(30)
- 2010(22)
- 2009(18)
- 2008(14)
- 2007(16)
- 2006(14)
- 2005(13)
- 学科
- 济(85)
- 经济(85)
- 管理(76)
- 业(52)
- 企(46)
- 企业(46)
- 教学(44)
- 教育(42)
- 理论(40)
- 中国(32)
- 地方(32)
- 工作(25)
- 学法(24)
- 教学法(24)
- 财(24)
- 供销(23)
- 销(23)
- 方法(22)
- 研究(22)
- 地方经济(21)
- 农(20)
- 业经(18)
- 数学(17)
- 数学方法(17)
- 学理(16)
- 学理论(16)
- 体(15)
- 德育(15)
- 思想(15)
- 思想政治(15)
- 机构
- 大学(387)
- 学院(376)
- 管理(141)
- 理学(125)
- 理学院(124)
- 管理学(122)
- 管理学院(122)
- 研究(113)
- 济(112)
- 经济(101)
- 财(72)
- 中国(68)
- 京(66)
- 经(64)
- 财经(64)
- 师范(57)
- 范(57)
- 科学(56)
- 州(55)
- 技术(54)
- 江(54)
- 财经大学(54)
- 教育(51)
- 职业(50)
- 所(48)
- 院(48)
- 北京(47)
- 中心(46)
- 师范大学(46)
- 研究所(45)
共检索到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艳林 冯兵 吴志强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及教学管理模式的综合体现,也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具体反映。如何改革、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科学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培养地方适用的创新人才,一直是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努力探索和实践的课题。一、找准传统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作为地方工科院校,既有普通高校的一般性,又有不同于其它高校的特殊性。特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艳林 王文
在分析高等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的基础上,对地方理工科院校本科教育的本质特征和质量内涵进行分析与论述,认为地方理工科院校本科教育应构建以应用性为主体、地方性为主位、行业性为主导、实践性为主载的"四位一体"的教育。提出了地方理工科院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策略,即:以需求为主导,以互动为纽带,着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为核心,着力开发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以教师为关键,以实践为重点,着力打造理论与实践"融合型"师资队伍;以能力为取向,以多样为原则,着力构建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鸾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及高校就业课程现状,提出运用社会互动模式整合高校现行就业课程与对外服务机构新员工培训课程,融合高校就业课程针对学生主体需求和对外服务机构培训课程指向用人单位客体需求的特点来改革高校就业课程,在整合互动中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想,并主要就社会互动中物与人的维度即就业课程的内容和师资两者的互动进行了讨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建松 鲁明川
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一种教育,是一种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必须明确教育"为了谁"的目标导向,坚持以生为本的价值旨归,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行业、企业的人才要求,全面系统设计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循序渐进加以实施,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以生为本 千日成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如鹏 颜海波 张宏 邵桂珍
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和重要环节,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有效教学的桥梁、纽带,是教学得以良性互动的保障。课程实施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整体评估与考核课程质量,注重对课程评估中存在问题的诊断并加以改进,从而推动课程质量的提升以及课程的内涵建设,促进课程教学的有序发展,无疑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暨南大学以学生为评价主体,辅以教师、校内外专家、校友、相关行业人士等不同群体的五维课程评估体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何进
自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颁布以来,“纳税服 务”不仅成为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研讨中的关键词,而且已落实到了税收征管各方面的实践中;纳税服务已不再停留在一些基本层次,而是进入“对内优化办税流程,对外拓展服务渠道,全程为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体系建设阶段,这为新时期的税收征管体制建设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敏 金冉 徐俊祥
以当前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为依据,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生就业指导现状。指出研究生亟待提升其职业发展力与就业力,探讨研究生全程职前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并提出实施职前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关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桂霞
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全时间段、多元化内容、多样化手段与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全程性、多样性、多元性与整合性的特点。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是教师专业化的理念,实践基础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现实基础是改革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模式的需要。构建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体系要遵循实践性、目标性、整体性、多样性与能力评价的原则。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实践教学 全程实践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邵峰 顾建碧 张海波
本文从纳税服务理念、纳税服务体系、纳税服务工作机制、税务干部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构建全员全程纳税服务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全员全程 纳税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星
高校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程度,提升人才产出质量。在当前科技创新高速转型和教育新形势多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更需要利用学校自身优势与外部机遇,巩固既有基础,开拓创新特色的学科道路。以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学科+"的概念作为创新点,探讨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构建高校"学科+"体系的积极意义,并针对"学科+"体系对高校现有的学科结构进行革新性重构的方式方法提出了观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晓梅 段静涛
从图书馆的"藏、借、阅"一体化系统化流程的角度出发,怎样实现图书馆的最优化服务,这是我们地方高校图书馆在现代化转型时期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系统论是方法论基础。用最优化理论来看图书馆的传播流程,实际上也就是如何实现最优化的全程服务,促进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强化图书馆资源的最大增值。以系统论与最优化理论为指导,建构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全程最优化服务模式,这将是我们的必然之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晓芹
“远程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把教学内容传递到相隔一定距离的个人或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群体,它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远程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息传播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必须树立以“导”为主的教学思想,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化学习”的求学心态。这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日益为大家所接受。与此同时,这种教学理念在社会上的巩固和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艳松 翟刚 赵玉领 王光峰
本文从升级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背景出发,全面分析总结了补充耕地项目全程监管制度设计及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以期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程监管 制度设计 指标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新钢
高校党建工作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而且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要与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相结合,要以育人为中心,建立长效的党建育人机制,这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