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7)
- 2023(11665)
- 2022(9374)
- 2021(8651)
- 2020(6856)
- 2019(15418)
- 2018(14903)
- 2017(28837)
- 2016(15518)
- 2015(17261)
- 2014(16874)
- 2013(16503)
- 2012(15272)
- 2011(14031)
- 2010(14042)
- 2009(13125)
- 2008(12902)
- 2007(11490)
- 2006(10420)
- 2005(9691)
- 学科
- 济(69194)
- 经济(69125)
- 管理(43358)
- 业(41872)
- 企(32062)
- 企业(32062)
- 方法(26313)
- 中国(24157)
- 数学(23312)
- 数学方法(23109)
- 农(21055)
- 财(16794)
- 贸(16477)
- 贸易(16469)
- 易(16154)
- 业经(15708)
- 制(14775)
- 农业(13274)
- 地方(12756)
- 银(12310)
- 策(12304)
- 银行(12301)
- 行(11950)
- 融(11887)
- 金融(11887)
- 体(10803)
- 学(10739)
- 环境(10738)
- 发(10732)
- 产业(9512)
- 机构
- 大学(220783)
- 学院(220207)
- 济(106881)
- 经济(105173)
- 研究(83533)
- 管理(83272)
- 理学(71180)
- 理学院(70423)
- 管理学(69525)
- 管理学院(69078)
- 中国(65348)
- 财(48832)
- 京(46852)
- 科学(44653)
- 所(40828)
- 财经(38424)
- 中心(36878)
- 研究所(36819)
- 经济学(35283)
- 经(35271)
- 农(32320)
- 江(31939)
- 经济学院(31885)
- 院(30203)
- 北京(30153)
- 范(28678)
- 财经大学(28597)
- 师范(28494)
- 业大(26657)
- 农业(24935)
- 基金
- 项目(143712)
- 科学(116294)
- 研究(109225)
- 基金(108539)
- 家(94054)
- 国家(93337)
- 科学基金(80353)
- 社会(74792)
- 社会科(71168)
- 社会科学(71153)
- 基金项目(55258)
- 省(51600)
- 教育(49205)
- 自然(47811)
- 自然科(46793)
- 自然科学(46784)
- 自然科学基金(46017)
- 划(44434)
- 资助(44397)
- 编号(42299)
- 成果(35651)
- 部(34206)
- 国家社会(33108)
- 重点(32787)
- 发(32257)
- 中国(30184)
- 教育部(30103)
- 课题(29820)
- 创(29600)
- 人文(28703)
共检索到342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王璇
在经济增长早期阶段,为了较快地发展经济和赶超世界经济先进水平,吸引FDI流入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首要选择。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FDI单向流入会逐渐过渡到FDI流入和流出相对均衡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已经达到或接近某个水平以后,国际直接投资流进和流出相对均衡发展有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FDI双向流动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区位优势差异进行的套利活动,有利于优化资源全球配置。世界范围内的IFDI竞争会引起跨国公司通过FDI活动将成本外部化和收益内部化。跨国公司FDI活动引起的污染天堂、避税天堂、腐败天堂等负外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果庆 罗宏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FDI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FDI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差距扩大产生重要影响。究竟空间因素多大程度上能解释FDI的空间分布?本文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与趋势面分析相结合方法,以601个县级以上城市人均FDI和空间位置坐标数据研究了FDI的空间集聚与趋势面。研究发现,空间因素对FDI集聚分布的相关性极其显著。从空间因素看,中国人均FDI分布可分成5个集聚区域,北部和西南地区难以吸引FDI入驻。这意味着,更有效地促进FDI北上,尤其是西进应当作为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FDI政策的导向。
关键词:
FDI 空间集聚 相关性 趋势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爱玲 夏平
自2000年始,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中国呈现出强劲的"独资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独资方式实际利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产业技术进步中的公共财政政策”课题组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使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总体趋势和产业特征。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政策 ,尤其是财政扶植政策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总体趋势 产业特征 政策扶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德文 蔡昉 高文书
“民工荒”现象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出口高速增长和新一轮经济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格局的新变化是劳动力市场对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重心转移所做出的反应。这种现象不仅标志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过渡,而且也说明需要利用全国劳动力市场来解决当前的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为此,我们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提高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及其效率。
关键词:
全球化 民工荒 劳动力流动 经济格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娜 陈斐 达庆利
利用2005—2015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相关数据,利用HOOVER系数、空间基尼系数和EG系数测度此期间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源区域聚集程度。结果显示:2005—2015年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源聚集呈倒U形变动趋势,该趋势可从新经济地理因素、经济地理因素和制度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解释。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对制造业人力资源聚集影响效应大的正因素依次是对外开放程度、沿海省市和企业数量,负因素是地方保护程度,表明以政府政策为主的制度性软环境建设对促进人力资源集聚更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 人力资源聚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宗兵 封永刚 张俊亮 王炬 田维波
【目的】认识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演进趋势和集聚效应。【方法】综合利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地区平均集聚率、空间相关系数等指标测算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水平,并用引入地理集聚度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中国种植业产业的集聚效应。【结果】种植业总体上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但不同行业的地理集聚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呈现不断增强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种植业呈现出专业化、连片化的地理集聚特征;种植业产业地理集聚对产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结论】着力提高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区域性的管理和服务,为产业集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比较优势推进具有地区特色的专业化产业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勇 姜乾之 李凌
与全球城市崛起相伴,人才流动与集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才与全球城市紧密相联,其既是全球城市的组成要素,又是形成全球城市的必要条件。随着全球城市进入知识、人才流主导的新阶段,人才对于全球城市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但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将引起全球城市人才流动和集聚的方向、形式、速度和规模等发生相应改变。本文立足于未来30年全球城市发展的远期视角,分析影响全球城市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关键因素及其未来变化趋势,预测未来30年全球人才流动和集聚将呈现出一体化、虚拟化、双向化和多元化趋势。
关键词:
全球城市 人才 流动和集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文溥 陈永杰
本文提出近20年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U型轨迹假说,并予以验证。论文比较了U型轨迹与同期政府产业结构政策的关系,指出我国近20年来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各相应时期的政府产业结构政策之间,不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相反,开放市场经济中的全球化市场力量具有更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大背景下,产业结构政策是一种无效的经济政策,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则继续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不断演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浩东
在当今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形势下 ,我们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修改 ,为我国逐步取消对外资的限制 ,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我们在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同时 ,也应警惕过度的优惠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国民待遇 税收优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将在缓慢中复苏,全球资本流动也将在深幅下降中逐步回升,但这种趋势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后危机时期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开放战略升级的关键时期。这种大的宏观背景必然对中国外资利用形成较强的环境约束。金融危机对我国FDI(外商直接投资)利用规模形成了较大的短期负面影响,在区域和产业上的表现也很复杂。后危机时期,我国FDI流入规模会有所回升,但撤资现象也会增多。同时,中西部地区和服务业领域对外资的吸引将会增加。为了更好地稳定外资规模,提升外资利用效益,后危机时期,中国应进一步降低外资进入门槛,实现外资利用政策和产业政策及区域政策的对接、协调,营造更优良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后危机 金融危机 FDI 政策调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海文
后危机及后哥本哈根时代,全球新兴产业将顺应人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变革的时代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迎来难逢的成长机遇期。它将伴随国际分工深化、产业布局调整以及各国经济系统优化,在世界范围内迎来较长的稳定发展期;将彰显不同主体、不同层面的利益博弈,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重构,在世界范围内迎来较为集中的矛盾凸显期;将愈加推动产业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从而引发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更高水平转移、融合、升级,贸易投资一体化将更加明显,产业国际化模式、路径和支撑保障面临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新兴产业面临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必须在产业组织体系、产业开放格局、产业保障体系以及矛盾争端解决等方面有所作为,才能更好地推进本国...
关键词:
新兴产业 国际化 趋势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尹艳林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日益跨越国界,经济活动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生产社会化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一种趋势。这一趋势是跨国公司为追逐利润最大化而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组织生产和开拓市场的必然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国际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但没有改变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肖利平,罗霄
零售业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欧美零售企业走在了前面。本文主要介绍零售商全球化的特征和动因,以及在全球化过程中使用的战略。加入WTO后,中国承诺2004年要全面开放零售业,因此中国的企业一定要尽快地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去,无论是在国内与跨国公司竞争,还是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
关键词:
零售业 全球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