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2)
- 2023(16782)
- 2022(14258)
- 2021(12975)
- 2020(10793)
- 2019(24843)
- 2018(24327)
- 2017(45290)
- 2016(24915)
- 2015(28290)
- 2014(28286)
- 2013(27350)
- 2012(25776)
- 2011(23690)
- 2010(24696)
- 2009(23047)
- 2008(23049)
- 2007(21225)
- 2006(19310)
- 2005(17765)
- 学科
- 济(105533)
- 经济(105402)
- 管理(71366)
- 业(67042)
- 企(55464)
- 企业(55464)
- 方法(37118)
- 中国(33848)
- 数学(30872)
- 数学方法(30264)
- 农(28964)
- 地方(27136)
- 业经(25087)
- 财(24689)
- 制(23764)
- 学(22796)
- 融(19237)
- 金融(19233)
- 银(19212)
- 农业(19203)
- 银行(19182)
- 理论(18753)
- 行(18576)
- 贸(18174)
- 贸易(18153)
- 易(17489)
- 体(16335)
- 和(16288)
- 环境(16183)
- 教育(16082)
- 机构
- 大学(362660)
- 学院(357898)
- 济(142169)
- 经济(138862)
- 研究(131796)
- 管理(128288)
- 理学(107847)
- 理学院(106321)
- 管理学(103836)
- 管理学院(103121)
- 中国(99009)
- 京(80063)
- 科学(79856)
- 财(70428)
- 所(67766)
- 研究所(60758)
- 农(58755)
- 江(58742)
- 中心(58258)
- 范(54426)
- 师范(53953)
- 财经(53601)
- 北京(51668)
- 业大(49957)
- 经(48335)
- 院(48052)
- 州(46781)
- 农业(45276)
- 师范大学(43435)
- 经济学(43015)
- 基金
- 项目(227160)
- 科学(179176)
- 研究(168905)
- 基金(162378)
- 家(142285)
- 国家(140746)
- 科学基金(119375)
- 社会(106490)
- 社会科(100766)
- 社会科学(100733)
- 省(89773)
- 基金项目(83885)
- 教育(80160)
- 划(76155)
- 自然(75493)
- 自然科(73738)
- 自然科学(73718)
- 自然科学基金(72367)
- 编号(68680)
- 资助(66813)
- 成果(59913)
- 重点(52706)
- 发(52533)
- 课题(51165)
- 部(50004)
- 创(46879)
- 创新(43698)
- 制(43565)
- 国家社会(43479)
- 大学(43220)
- 期刊
- 济(175053)
- 经济(175053)
- 研究(118569)
- 中国(87269)
- 学报(57764)
- 教育(56773)
- 农(56085)
- 财(54807)
- 管理(53412)
- 科学(53336)
- 大学(45109)
- 学学(40667)
- 农业(37847)
- 融(36766)
- 金融(36766)
- 技术(32401)
- 业经(27921)
- 财经(27861)
- 经济研究(26769)
- 经(24110)
- 问题(22519)
- 图书(21734)
- 业(20790)
- 贸(18868)
- 版(17897)
- 世界(17630)
- 国际(17534)
- 坛(17282)
- 论坛(17282)
- 技术经济(16945)
共检索到584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建鑫
世界一流大学以拥有若干门一流学科为标志,而一流学科的形成往往以恰切的学科布局和发展战略为前提。基于学科功能和属性的分类标准,以10所全球顶尖年轻大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学科分布结构、发展模式、特色战略和绩效特征四个方面,反映年轻顶尖大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学术战略。研究表明,年轻大学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学术上的跨越式发展,但前提是具有适切的学科布局及战略选择;促成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并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更可能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学术制度的创新是大学走向卓越的永恒理念;后发型国家切勿盲目模仿成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宝玺
全球顶尖年轻大学是指办学不足50周年、在T HE全球年轻大学排行榜和QS全球顶尖年轻大学排行榜中居于前50的高校。本研究依据这两个世界年轻大学排行榜,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6所亚洲大学作为分析样本。通过量化分析发现:亚洲全球顶尖年轻大学学院设置以学科门类为设置基准,学科优势影响特色学院的设立,强化学科交叉;一流学科是年轻一流大学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年轻世界一流大学自然科学的主体学科齐全,优势学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广林
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对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领域,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于促进科技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世界一流学科的标准和生成逻辑,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重应用技术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传统学科突出而相关学科薄弱严重阻碍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过程中,要兼顾创建世界一流与服务国家发展,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抓手,在重视应用技术研究、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应注重基础性研究,产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要以优势特色学科为龙头,着力提高相关学科建设水平,构建互利共生的学科生态体系,在高原上筑高峰,应该是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应然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永华 伍宸 朱雪莉
对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5所英美顶尖大学的战略规划进行分析后发现,世界一流大学为保持既有竞争力,在制定战略时会做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承诺,并拥有兼具共性与个性的战略选择,同时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周全、具体的战略行动。战略承诺、战略选择与战略行动三者有机结合,各司其职而形成一个集价值坚守与实践导向的开放循环系统。英美顶尖大学的基本经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制定战略规划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英美顶尖大学 战略规划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小强 聂翠云
在国家学科制度下,一流学科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蜕变为功利化行为,陷入了诸多误区:追逐排名的一流学科建设注重学术指标,并不能真正提升学科水平;不同主体的价值追求各异,严重削弱了一流学科建设的效果;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注重资源投入的外在"利诱",却忽略了学科内生动力的激发;以一级学科为平台,违背了今天知识生产的特点和要求。走出一流学科建设的误区,就要加强一流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协调政府、高校和学者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科成员的内生动力,加强以具体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
关键词:
学科制度 一流学科 功利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照旭 李玲玲 蔡三发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日本实施了一系列举措。2014年正式启动的"全球顶尖大学计划"是日本正在实施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性资助项目。入选的13所"顶级型"A类大学以跻身世界百强名校为目标,从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管理体制、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构建国际通用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科研管理机制等多个维度规划落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并在2018年首次中期评估中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
日本 世界一流大学 全球顶尖大学计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莫蕾钰 洪成文
基于InCItes数据,选取3所美国顶尖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与我国大陆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整体、专业及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学术环境、主要合著者及资助机构的指标来揭示真实差距及差距形成的原因。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大陆顶尖大学与美国顶尖公立大学在整体实力与分学科实力上还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应正视差距,充满自信。在今后建设中需培育绝对优势学科;构建学科差异化激励机制;加强与实力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改良基金绩效评估与激励。
关键词:
InCites数据 一流学科 NCI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健 胡娟
优势学科的实力集中体现了一流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基于中美两国较为权威的学科评估数据,就高水平大学学科水平与布局结构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发现:美国高校相对更为重视基础学科建设,中国高水平大学的理科基础学科覆盖率比美国一流高校低12%,文科基础学科覆盖率低30%;美国一流大学应用学科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工学,中国高水平大学最为青睐的应用学科是商学和法学;从校均学科资源来看,中国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强势学科、顶尖学科比美国高校分别要低3.0个、2.5个和1.3个。在基础学科布局、学科厚度积累等方面中国高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优势学科建设 学科排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涂阳军 陈来
将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和C9与5个顶尖大学群在世界大学排名18个指标上的得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C9与加拿大U15和德国Ec11大体处于同一位次,较接近英国RG24和澳大利亚Go8,但与美国Ivy8差距极大,"双一流"建设高校与5个顶尖大学群差距极大。(2)"双一流"建设高校和C9在2个指标上优势明显且优势在扩大,分别在5个和8个指标上有所进步,分别在10个和7个指标上有所下降,在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教师上仍未获得突破。(3)两者在论文数和社会服务方面显现出极强优势,但在《自然》和《科学》发文以及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校友指标上得分较低且增速较缓,两者的科研影响力仍较弱,国际化程度仍较低。文末针对国家与顶尖大学群的决策层提出了三点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潘宏志 刘国瑜 陈金彦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龙头,也是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突破口。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农业学科群。然而,目前农业大学优势学科群建设中还存在着领军人物缺乏、优势学科辐射作用不强、学科间的协同效应不明显、相关基础学科发展滞后等问题。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必须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优势和特色,打造世界一流农业学科群;推动协同创新,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学科建设 发展战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梅伟惠
一流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我国高水平大学应根据科技发展态势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吸取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经验,以大项目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战略起点,合理配置资源,创新学科管理机制,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关键词:
一流学科 大项目 交叉 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祁占勇 桑晓鑫
振兴西部高等教育是新时代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使命,新时代西部高校优化学科布局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赋能西部经济转型发展、发挥传统学科区位优势的国家方略。然而,当前西部高校学科发展面临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性不强、学科的辐射引领作用发挥不足、学科自身优势与特色尚不突出等现实困境。西部高校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激发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供给,着力激活学科队伍的内驱动力,推进高校和学科专业集群化发展,建设学科创新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机制,依托地域优势引导学科特色化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承波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距离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与教育投入存在必然联系,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继续加大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同时高等院校也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教育投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凤桥 闵维方
本文从历史和国际视野审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话题,探讨其中蕴含的制度和组织意义。大学是一种受制度环境影响明显的组织形式,国家与大学之闽的关系构成大学最基本的制度环境,影响其办学行为和绩效。本文基于制度理论的分析视角提出四个命题,利用文献资料予以阐述:第一,国家监督型的高等教育系统容易产生分化,兼顾规模和质量目标;相反,国家控制型高等教育系统在将公平目标作为优先选择时,不得不以牺牲效率甚至质量目标为代价。第二,精英大学容易存在于国家监督模式以及持精英主义政策下,不易存在于持平等优先主义的国家控制模式下。第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俞蕖
随着全球人才竞争加剧和人才流动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吸引和集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籍学者已经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有关调查数据,对中国顶尖大学的全职外籍学者群体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中国顶尖大学的外籍学者集聚发展势头良好,但存在集聚规模小、区域不均衡、工作年限短、流动率高等问题。同时,中国顶尖大学的外籍学者集聚发展处于逐步转型过程中,外部政策环境尚不成熟和大学自身治理的局限性制约了外籍学者的集聚进程,亟需国家和大学共同努力加快打破困境,更好地吸引和集聚全球优秀学术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