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9)
- 2023(9454)
- 2022(8083)
- 2021(7626)
- 2020(6642)
- 2019(15823)
- 2018(15543)
- 2017(30070)
- 2016(15862)
- 2015(18269)
- 2014(18205)
- 2013(18493)
- 2012(17481)
- 2011(16095)
- 2010(15919)
- 2009(15163)
- 2008(15164)
- 2007(13512)
- 2006(11627)
- 2005(10752)
- 学科
- 济(76488)
- 经济(76430)
- 管理(40974)
- 业(40360)
- 方法(36495)
- 数学(32279)
- 数学方法(32060)
- 企(31860)
- 企业(31860)
- 贸(24636)
- 贸易(24626)
- 易(23965)
- 中国(21196)
- 农(18466)
- 财(16995)
- 学(14316)
- 业经(13963)
- 制(13892)
- 地方(13207)
- 农业(11640)
- 银(11412)
- 融(11395)
- 金融(11393)
- 银行(11386)
- 出(11130)
- 关系(11034)
- 行(10949)
- 和(10665)
- 务(10010)
- 财务(9990)
- 机构
- 大学(244019)
- 学院(239469)
- 济(113454)
- 经济(111594)
- 管理(90016)
- 研究(87816)
- 理学(77529)
- 理学院(76629)
- 管理学(75523)
- 管理学院(75061)
- 中国(66686)
- 京(51791)
- 科学(50691)
- 财(47921)
- 所(44513)
- 研究所(40697)
- 财经(39084)
- 农(38953)
- 中心(38900)
- 经济学(37300)
- 经(35692)
- 经济学院(33881)
- 江(33877)
- 业大(33280)
- 北京(33206)
- 院(31118)
- 农业(30920)
- 范(30895)
- 师范(30607)
- 财经大学(29073)
- 基金
- 项目(156334)
- 科学(123634)
- 基金(117043)
- 研究(113355)
- 家(102297)
- 国家(101601)
- 科学基金(86057)
- 社会(74681)
- 社会科(71039)
- 社会科学(71019)
- 基金项目(61067)
- 省(57042)
- 自然(54073)
- 自然科(52861)
- 自然科学(52843)
- 自然科学基金(51974)
- 教育(51528)
- 划(49317)
- 资助(49111)
- 编号(44097)
- 部(36921)
- 成果(36348)
- 重点(35731)
- 发(34272)
- 国家社会(32422)
- 创(32148)
- 教育部(31899)
- 中国(31536)
- 科研(30392)
- 创新(30321)
- 期刊
- 济(118911)
- 经济(118911)
- 研究(72481)
- 中国(42819)
- 学报(37361)
- 财(35621)
- 科学(34519)
- 农(34413)
- 管理(31201)
- 大学(28067)
- 学学(26372)
- 农业(23424)
- 经济研究(21789)
- 融(21246)
- 金融(21246)
- 贸(20789)
- 教育(19914)
- 财经(19825)
- 技术(18955)
- 国际(18895)
- 问题(17526)
- 业经(17485)
- 经(17234)
- 世界(14639)
- 业(13769)
- 技术经济(12862)
- 统计(12078)
- 商业(11694)
- 图书(11001)
- 理论(10991)
共检索到355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庭竹 杜德斌
集成电路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已成为全球关键核心技术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全球集成电路贸易数据建立网络矩阵,借助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2000—2019年全球集成电路贸易的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并进一步揭示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发现:(1)20年间全球集成电路贸易网络的整体规模逐渐扩大,但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近年来的网络发展态势受阻;(2)全球集成电路贸易网络“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显著,并呈现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核”向以中韩为核心的“双核”结构转变。(3)全球集成电路贸易格局“东升西降”特征显著,贸易网络空间结构则呈现出以北美为核心的“洲际双拱”格局演变为以东亚—东南亚为核心的“洲内联系为主,洲际互动为辅”的多级格局。(4)研究期内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保持高额贸易往来的同时却维持了较低的贸易紧密度,反而“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洲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不断加深。(5)中国与世界各国集成电路贸易依赖的非对称性显著,中国对发达国家呈现出单向依赖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祥 强文丽 牛叔文 刘爱民 成升魁 李真
论文基于复杂网络视角,选择谷物、油料、纤维、糖料、果蔬、肉类6大类57种农产品,用1986—2013年间的贸易数据,构建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定量分析了这个复杂网络的特征和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1986—2013年,全球农产品贸易总量增加了2.26倍,其中油料作物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4.97倍。参与到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中的国家(地区)逐年增多。2)拟合节点累积度分布的幂函数曲线,表明全球农产品贸易节点度分布具有不均匀性,节点度小的节点数量多,节点度大的节点数量少,满足幂律分布。"枢纽"节点不断成长。3)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密度上升、平均路径长度下降、多元化趋势加强、网络结构复杂化等特征日益突出。4)我国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地区)集中程度较高,农产品进口潜在风险较大。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展进口来源国(地区)的数量,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另一方面强化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范风险,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贺胜兵 陈光达 周华蓉
本文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RGM)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一带一路"集成电路贸易的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集成电路贸易网络密度不断增大,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位于贸易网络核心位置,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网络中心性的各项指标有明显上升;块模型分析表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属于双向溢出板块,中亚和南亚地区属于经纪人板块,西亚和北非地区属于主溢出板块区属于主溢出板块,中、东欧地区属于净受益板块;ERGM模型分析显示,创新水平高的国家之间更容易产生集成电路贸易往来,经济实力强或创新水平高的国家更容易形成出口贸易,地理邻近和文化关联会促进贸易,研发投入、政治稳定性、贸易与信贷自由度对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林青 陈紫若 田毕飞
传统国际贸易研究聚焦双边关系,然而多边关系有助于审视整个网络的内生性结构依赖特征,推动国际合作与贸易繁荣。文章采用最新发展的指数随机图模型,对结构依赖是如何影响"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形成及演化进行实证分析。文章认为,传统国际贸易研究中地理距离、语言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外生变量的解释性降低,但是内生性结构依赖却更加显著,这表明贸易关联是相互依存并由其自身网络结构决定的。结构依赖特征包括星型、互惠和三角形结构,共同促进贸易网络的形成与演化,且具有明显稳定性。为此,中国应该遵循"稳中求进"原则,重点强化对邻近国家的贸易渗透与贸易辐射,推动贸易关系的双向流动与平衡发展并提升贸易网络的传递性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双陆 郭甜
本文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分析中国与环印度洋地区制造业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变化趋势,以及环印度洋联盟对话伙伴国对环印度洋地区制造业贸易网络影响,研究各国在制造业贸易网络上的地位等级及相互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与环印度洋地区各国间制造业贸易联系日益紧密,贸易网络中心由新加坡转为中国;环印度洋地区既是中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主要进口市场,又是中国劳动密集型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在制造业贸易网络上,美国仍是影响环印度洋地区贸易格局的重要力量,中国仍需不断提升自身在制造业贸易网络上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环印度洋地区 贸易格局 复杂网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蕾 杨玉英 吴登生
石油供给和消费市场的分离,使得全球石油贸易成为平衡石油供需的重要补充。石油资源的长距离、大贸易量运输使得能源供应呈现出跨国、跨区域的链网结构特性,其所涉及的行为主体以及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又使得以石油及其衍生物为核心的石油贸易安全已逐渐成为能源安全的核心议题之一。考虑到全球原油贸易在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从全球原油贸易网络复杂性出发,本文采用复杂网络模型对其网络无标度性与群聚性、网络混合与互惠性等拓扑特征进行度量;并考察了2002~2010年间全球原油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化,对全球原油贸易网络中的部分重要节点国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通过中国与印度、南非,中国与美国、日本的节点度比较,从分散化进口源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左宗文 金玉萍 冯德连
本文基于2000—2021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的ICT产品贸易数据,构建ICT产品贸易依赖网络,分析其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ICT产品贸易依赖网络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分布,中国从网络的相对边缘位置跃升至网络核心;利用聚类分析世界各国的网络地位发现,中国由跟随者转变为领导者;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在ICT核心产品电子元件方面对欧美发达经济体存在严重的贸易依赖;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距离、技术距离、研发距离、中心距离、地理距离、文化距离、殖民关系和同盟关系均对ICT产品贸易依赖关系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国柱 祁春节 顾雨檬 徐东普
[目的]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理清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变的特征及趋势,对于及时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提高国际循环利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1996—2021年世界农产品贸易数据,该文从总体——行业——加工程度三个维度分别构建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定量分析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的格局演化及重要节点特征。[结果](1)各国间农产品贸易关联日益加深,处于核心地位的国家数量显著增加,以美国为代表的单中心主导地位被削弱,但由少数国家主导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情形并未改变。(2)中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中地位显著提升,点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均位于前列,但中介中心度处于较低水平,说明中国对全球农业资源和市场的掌控能力依然不足。(3)各国在不同细分行业中的地位呈现明显的异质性,大多数国家的进口集中于少数贸易伙伴的少数产品,加工贸易逐渐成为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主流,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贸易成为各国农业贸易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结论]为此,应持续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拓展与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不断提升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星 吴怡 吴钢
本文基于Eora 26数据中189个国家(地区)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了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网络,并基于整体和个体视角分解测度服务贸易网络的基本结构特征,同时重点考察金融危机对中国服务进出口部门发展的动态影响。此外,本文基于全球产业支撑网络的视角引入本国附加值率指标,对2004-2013年间中国服务贸易核心产业发展地位进行了测度,明确了异质性服务贸易部门提升发展地位的着力点。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陷入"低附加值率陷阱",服务贸易结构尚不具备较强的危机抗性,并且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征,服务贸易关系发展倾向于开拓新兴市场,量增而非质升。"十三五"时期应当加快结构调整,推动服务贸易质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爱萍 张晓平 宋现锋 李润奎
文章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结构、社团演化等方面探讨了2000—2019年全球核电设备贸易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并采用QAP回归方法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贸易网络结构来看,全球核电设备贸易网络的网络密度、贸易规模、集聚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美国和俄罗斯在网络中居于重要地位,控制能力较强;中国的中介中心度呈现上升趋势。(2)从贸易集团演化角度分析,全球核电设备贸易网络逐渐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核贸易圈,以俄罗斯、中国为中心的双核贸易圈,以法国、瑞典、德国等为中心的多核贸易圈。(3)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能源供应结构差异、地缘政治关系是影响全球核电设备贸易网络结构体系的主要因素。国家间核电设备贸易网络格局的变化,反映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各国的贸易“竞合”关系和国际地位变化,对未来中国的核电设备贸易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云洁 刘旭
【目的】能源危机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加快了对光伏可再生能源的布局,光伏组件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链贸易流动的重要环节,揭示全球光伏组件贸易网络的驱动机制十分必要。【方法】本文采用2001—2021年全球114个国家(地区)的光伏组件贸易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探究全球光伏组件贸易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及其内生和外生驱动机制。【结果】研究发现:(1)全球光伏组件贸易网络呈现高聚集性和较短路径长度,国家(地区)间光伏组件贸易差距呈扩大态势,存在贸易中心极化特征,形成区域内贸易为主导的紧密贸易网络。(2)全球光伏组件贸易网络具有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贸易集团聚类分布现象凸显,以中国为核心的贸易集团影响力最大。(3)全球光伏组件贸易网络存在互惠效应、结构依赖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4)国家(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贸易自由度、环境绩效指数和碳排放量对全球光伏组件贸易联系建立的影响显著为正。国家(地区)间的接壤网络、收入水平网络、WTO成员网络是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外生网络。【结论】全球光伏组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网络的重心不断东移,需重视对新兴市场的开发与合作,加强沟通和协调,推动全球光伏产业链的国际合作和融合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怡然 高湘昀 孙晓奇 司景舰 孙笑甜 伍涛
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产品的贸易网络结构变动可能会对各环节产品价格波动造成影响。本文以钴为例,选取2007—2020年上游钴矿、中游钴酸锂、下游锂电池的贸易数据,构建了钴产业链的贸易依赖网络,并分析了相应网络的结构特征;结合LASSO-P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贸易依赖网络结构变动对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品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钴产业链贸易依赖网络结构呈现出上游钴矿贸易受资源禀赋国主导,中游钴酸锂贸易以少数发达国家为中心形成网络集团,下游锂电池贸易以荷兰、德国、美国、中国等国家为主要伙伴国的特征。(2)上游钴矿价格主要受到上游和下游贸易依赖强度的影响,中游钴酸锂价格主要受到中游和下游中介控制优势的影响,下游锂电池受到上游和中游贸易伙伴数量以及下游贸易集团化程度影响。(3)产业链下游锂电池价格受到贸易网络结构变化影响较大,最大波动幅度超过20%;上游钴矿价格受到贸易网络结构变化影响次之,均在10%之内;中游钴酸锂价格受到贸易网络结构变化影响最小,均不超过5%。贸易依赖网络结构变动对价格的冲击影响在第3年之后逐渐消退。本文为探究资源价格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战略性矿产资源价格监测工作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燕 李金鹏 单晓红 杨娟 魏云凤
进行产业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分析有助于把握产业内部创新合作变化规律及趋势,对复杂市场变化和行业激烈竞争做出响应,为产业组织治理提供依据,提升产业创新绩效,引导产业优化。本文通过构建创新网络演化模型,运用动态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网络演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构特征演化中,集成电路创新网络结构呈现由松散型向核型结构演化的趋势;在主体及合作关系演化中,中国企业逐渐占据网络主体地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比较低,合作趋于同类型主体间合作,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在网络稳定性演化中,网络变化速率经过前期的波动变化后逐渐降低,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网络稳定性逐步提升,并有效促进了创新绩效产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晓 刘宝琦
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国际贸易关系日益表现为复杂网络化的跨国生产共享关系。文章在增加值贸易核算数据基础上,将社会网络研究中的指标算法分析、可视化分析以及STERGM网络建模分析方法系统地应用于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变机制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具有稳定的分组结构和等级结构,中国在亚洲网络地位的崛起推动了“泛亚太网络”发展,但中国的网络地位并不稳固;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结构演化是一种高度自组织过程。相比多边关系,双边贸易关系对网络结构演化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地理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贸易协定等外部因素对贸易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种照辉 覃成林
基于2012年、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贸易数据,运用块模型及QAP等网络分析方法,对贸易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动态比较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贸易网络的联系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国、印度、新加坡处于贸易网络的中心位置;(2)"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可划分为四个贸易板块,中国等21个国家属于双向溢出板块,以色列等20个国家属于经纪人板块,阿富汗等16个国家属于主溢出板块,马尔代夫等8个国家属于主受益板块;(3)国家间的空间邻近关系、文化差异、贸易协定关系、贸易结构及制度差异对于贸易网络具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