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9)
2023(10189)
2022(8533)
2021(7941)
2020(6256)
2019(14537)
2018(14121)
2017(27106)
2016(14198)
2015(16188)
2014(16017)
2013(16151)
2012(15508)
2011(14497)
2010(14518)
2009(13483)
2008(13471)
2007(12097)
2006(11228)
2005(10679)
作者
(40851)
(33822)
(33744)
(32063)
(21864)
(16157)
(15343)
(13136)
(13064)
(12179)
(11828)
(11311)
(11152)
(10959)
(10885)
(10522)
(10186)
(9765)
(9681)
(9249)
(8710)
(8277)
(8083)
(7757)
(7734)
(7685)
(7645)
(7412)
(6782)
(6743)
学科
(71523)
经济(71462)
(36817)
管理(36180)
(28184)
企业(28184)
中国(25826)
方法(23737)
(22042)
银行(21897)
数学(20801)
数学方法(20684)
(20683)
地方(19475)
(19255)
(18560)
(16202)
金融(16202)
(16080)
贸易(16063)
业经(15748)
(15649)
(12579)
农业(12468)
(12300)
(11400)
制度(11396)
地方经济(11137)
环境(10920)
(10508)
机构
大学(205872)
学院(205830)
(99483)
经济(97727)
研究(81594)
管理(75234)
中国(70415)
理学(62466)
理学院(61699)
管理学(61063)
管理学院(60636)
(46105)
(44349)
科学(43844)
(41053)
研究所(36868)
中心(36259)
财经(34499)
经济学(32260)
(31643)
(31607)
(31499)
北京(30646)
(29083)
经济学院(28990)
(28097)
师范(27868)
(25908)
(25696)
财经大学(25635)
基金
项目(126459)
科学(101075)
研究(96743)
基金(93169)
(80203)
国家(79551)
科学基金(67820)
社会(64589)
社会科(61577)
社会科学(61568)
基金项目(47251)
(46128)
教育(43401)
(39768)
自然(39743)
资助(39087)
自然科(38842)
自然科学(38835)
自然科学基金(38187)
编号(37805)
(33804)
成果(31671)
(29685)
重点(28956)
发展(28424)
(27957)
国家社会(27951)
课题(27490)
中国(27171)
(26324)
期刊
(117245)
经济(117245)
研究(74420)
中国(48945)
(37135)
金融(37135)
(31625)
管理(31535)
(30888)
科学(27810)
学报(25993)
教育(23291)
大学(20647)
农业(20291)
经济研究(20168)
学学(19135)
业经(18311)
财经(18036)
技术(17183)
(15723)
问题(15436)
国际(15330)
(15311)
世界(14072)
(11645)
(10543)
技术经济(10543)
论坛(10543)
现代(9931)
经济问题(9559)
共检索到346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欢丽  付雅麒  
基于英国《银行家》杂志和美日英三国央行数据进行的研究显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的前十年,银行业的全球集中和国别集中趋势明显。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集中趋势虽然有所放缓,但仍在高位运行。集中趋势改变了全球银行业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格局。与全球银行业和传统金融强国银行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不同,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显著地由集中走向分散。为了促进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我们应该在维持银行业的相对集中、试点银行控股公司制度和鼓励主流银行拓展国际业务三方面对金融制度作出调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昊虹  李石凯  
基于银行单元的竞争格局演变研究显示,全球银行业已经进入"工行-建行时代",基于板块维度的竞争格局演变研究显示,全球银行业已经由中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共同主导。但是,不断成长的中国银行业也累积了不少问题,我们建议中国银行业应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风险管理、加快国际化进程,以维持全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论文简述了中国银行业海外发展的动因和状况,提出逐步实现海外机构的本土化,是海外发展战略的核心所在,应该伺机收购兼并、参股当地银行,这是实现本土化的最佳途径。以产品导向和子公司作为海外机构发展模式,同时建立相对固定的海外人员队伍,有利于海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琦  
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是国际金融发展的一种趋势,加入 WTO 以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将适用于我国,我国的金融业也将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来自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资银行较外资银行原有的竞争优势将会丧失。本论文试图从中资银行本身存在的导致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入手,分析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差距,论述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会给中资银行带来的冲击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磊  薛彤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发展正处于起始阶段,相比国际性跨国大行还有较大差距。但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渴望迅速实现赶超,而应该稳扎稳打、审慎扩张。在海外发展的道路上,日本银行业就急于求成,最终自酿苦果,反观加拿大银行业则稳健经营,收益颇丰。有鉴于此,我国银行业在海外发展时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地域布局,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并加强对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月娥  
随着经济和金融日益全球化,世界性的银行并购活动和集团化经营在全球持续地发生,并且愈演愈烈,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银行业的竞争态势。中国银行业应在认真研究世界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基础上制订自己的发展战略,实行集团化以迎接未来银行业的挑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鲍延磊  杨霞  
银行是金融产业的核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区域银行业为例对国际银行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分析。指出国际银行业的新格局和格局转变中我国银行的发展状况,最后简要探讨了国际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苟文均  
90年代世界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强劲趋势,促进国际银行业发生结构性变动。国际银行业内外部竞争日趋激烈,为了生存,势必要调整新的全球市场战略。本文着重研究了国际银行业的竞争特征和国际银行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并指出中国银行业也应制定自身的全球市场战略,以增强其在国际银行业中的竞争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建军  
随着经济和金融日益全球化 ,世界性的银行并购活动和集团化经营在全球持续发生 ,并且愈演愈烈 ,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银行业的竞争态势。面对如此竞争态势 ,2 1世纪中国银行业何去何从呢 ?本文认为中国银行业应在认真研究世界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实行集团化以迎接未来银行业的挑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卢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战略联盟取得快速发展,成为跨国企业海外发展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分析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动因,介绍国际、国内银行业战略联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现阶段,建立国际战略联盟对于中国银行业加速海外布局、有效服务客户、保持战略灵活性、合理控制风险都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本文还就中国银行业如何利用国际战略联盟发展海外业务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正虎  
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包括经营多元化、巨型化、电子化和监管的精细化 ,然后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启跃  王书朦  
2008年以来,交易银行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际大型银行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相对而言,中资机构交易银行业务起步较晚,在品牌认同度、收入贡献、科技应用及业务整合等方面相对落后。交易银行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银行业应重点布局这一业务领域,并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提升交易银行业务的竞争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1998年4月,美国银行业爆发了三宗巨型合并,使美国银行的基本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由此引出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给各国在世纪之交如何定位自己的金融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本世纪美国前四次企业大合并的历史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曾经发生四次企业大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卜永祥  
银行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通过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指南等方式引导各国银行将可持续发展纳入经营和管理活动中。要真正付诸实际行动,这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银行业同业对这些商业银行发生影响,促其"变诺言为行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