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7)
2023(11884)
2022(9931)
2021(8955)
2020(7763)
2019(17522)
2018(16831)
2017(32526)
2016(17659)
2015(19756)
2014(19499)
2013(19535)
2012(18073)
2011(16222)
2010(16457)
2009(15746)
2008(14987)
2007(13619)
2006(11642)
2005(10397)
作者
(53939)
(45223)
(45001)
(42862)
(28445)
(22050)
(20588)
(17678)
(17049)
(15779)
(15317)
(14896)
(14299)
(14249)
(14149)
(14126)
(14122)
(13301)
(13116)
(13088)
(11452)
(11080)
(10825)
(10325)
(10120)
(10077)
(10037)
(9932)
(9140)
(9046)
学科
(71016)
经济(70935)
(53044)
管理(51694)
(43810)
企业(43810)
方法(34921)
数学(31495)
数学方法(31276)
(27140)
金融(27138)
(24788)
银行(24733)
(23844)
(23767)
中国(23469)
(19329)
(17976)
(17022)
财务(16999)
财务管理(16964)
企业财务(16261)
(15764)
贸易(15756)
业经(15512)
(15383)
(14747)
地方(14650)
农业(13335)
中国金融(11259)
机构
大学(257229)
学院(254882)
(106644)
经济(104366)
管理(96248)
研究(87744)
理学(83897)
理学院(82969)
管理学(81601)
管理学院(81154)
中国(70391)
科学(54266)
(52968)
(52333)
(49158)
(45054)
业大(43289)
中心(42161)
农业(41935)
研究所(41323)
财经(39949)
(37662)
(36340)
经济学(33780)
北京(32782)
(31191)
经济学院(30986)
(30419)
(30113)
师范(29942)
基金
项目(173590)
科学(134877)
基金(126608)
研究(120149)
(112651)
国家(111703)
科学基金(94450)
社会(76882)
社会科(73135)
社会科学(73110)
(68645)
基金项目(67798)
自然(62825)
自然科(61412)
自然科学(61386)
自然科学基金(60364)
(57930)
教育(55437)
资助(51466)
编号(47141)
重点(39760)
(38351)
成果(37326)
(37274)
(37019)
创新(34715)
科研(34560)
计划(33826)
课题(32536)
教育部(32510)
期刊
(108881)
经济(108881)
研究(71715)
中国(47498)
学报(47206)
(46084)
科学(39776)
(39525)
(37270)
金融(37270)
大学(34394)
学学(33006)
管理(30992)
农业(30056)
教育(22049)
财经(20026)
技术(18616)
经济研究(18255)
业经(17460)
(17006)
(16416)
问题(14555)
(13456)
理论(12478)
(12468)
技术经济(12268)
商业(12202)
业大(11966)
科技(11487)
财会(11482)
共检索到368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孙海霞  郑凌云  张鹏  
金融衍生产品交叉上市成为全球市场竞争与演变的主流趋势之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焦点,自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已有多家境外交易所提议计划上市中国概念衍生品。本文分析金融衍生品交叉上市的主要形式与发展特点,客观分析金融衍生品交叉上市对母国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提出,国内开展与境外市场产品交叉上市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但应加快金融衍生品发展和金融创新步伐,积极应对境外市场上市中国概念产品的压力,利用母国偏好效应,牢牢掌握国内金融衍生品的主动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晟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仅有2010年上市的沪深300指数期货、2013年上市的5年期国债期货,以及2014年有望上市的个股期权。但我国金融衍生品一经推出便成为全球各大交易所激烈争夺的焦点。目前,已有多家境外交易所表示计划交叉上市中国概念产品,并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签署了框架性协议。所以,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金融衍生品上市伊始便面临着交叉上市的考验。本文讨论了金融衍生品交叉上市对于境内市场的影响,旨在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叉上市的政策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琰  封思贤  
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建立面板模型,从总体和结构层面分析了商业银行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对其绩效的影响,并实证检验了传导路径。研究发现:金融衍生品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尤其对非国有银行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强、更显著;外汇类和利率类衍生品均能显著促进银行绩效的提高,但利率类衍生品对银行绩效的正效应弱于外汇类衍生品;银行通过使用金融衍生品可以调控现金流波动进而提升绩效。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差别化管理金融衍生品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志鹏  袁志玉  
文章以商业银行OTC金融衍生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际市场数据对OTC产品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与当期收益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OTC金融衍生品的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是信用状况是场外金融衍生品当期收益率的影响因子;二是产品期限与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显著相关;三是信用状况与基准利率共同影响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玄  
通过衍生品交易,风险规避者转出风险,各类风险被较高风险管理能力的投资者所承担,风险资源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得到合理配置现代微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资源的最优配置,物质资料市场的功能是配置实物资源,金融市场的功能是配置金融资源。从这个角度出发,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功能则是配置风险资源,以此增强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金融衍生品自诞生伊始,便饱受质疑,2015年7月我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更是将初生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推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莲  
过去十年是金融衍生品迅速发展的时期,金融衍生品正在改变着基础金融市场的风貌,对基础金融市场的效率及系统风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金融衍生品通过货币政策的中间标的、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等诸环节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沙石  
从经济的视角看,当代主要国家之间的竞争形式已经从全球资源和市场的竞争,升级为全球资本的竞争。国际资本带来产业进步、科技创新,带来市场和就业,对一国经济的贡献是传统大国竞争方式无法比拟的。现代金融衍生品是在资本跨国竞争中诞生的,对西方大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成长、效率提升和科技创新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水平与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和进一步市场开放的大局极不相称。本文阐述了金融衍生品在扩大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保障金融安全、强化我国全球资本竞争地位等方面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随着我国"五位一体"的衍生品监管体系的完善和风险管控能力的提高,加快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和国际化步伐应该早日提上议事日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蔡达建  张炜  
文章依据逆向选择理论构建模型对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金融衍生品OTC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在OTC市场不是以优质产品退出市场的形式直接表现,而是以低质量产品大量进入高质量产品"蜕变"为低质量产品的隐蔽形式来完成,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OTC市场的制度约束,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精细金融衍生品的标准化程度,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世德  刘霄  李彩云  
孟买证券交易所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什么会完败于国家证券交易所?研究发现,在国家证券交易所共享孟买证券交易所已上市资源的制度安排下,孟买证券交易所基础市场流动性迅速恶化、金融衍生品市场先发优势丧失、技术储备不足以及市场推广不力导致孟买证券交易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失败。孟买证券交易所"撒钱式"的流动性刺激计划虽然提升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短期成交活跃度,但未能改善基础流动性,无法扭转金融衍生品市场失败的局面。建议借鉴印度市场经验:将股票、股指与ETF等股权类期货、期权产品纳入《证券法》监管范畴;加快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嵬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主要分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目前,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占据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中心地位,但是从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我国并不适合该种模式。文章通过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交易所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优势的分析后,提出了发展交易所金融衍生品的几点策略,以供我国在进行金融衍生品市场培育与发展中作为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珍  
一、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动机(一)消除价格波动风险Keybes和Hicks认为,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并且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期货价格趋同于现货价格,为了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世德  刘霄  李彩云  
孟买证券交易所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什么会完败于国家证券交易所?研究发现,在国家证券交易所共享孟买证券交易所已上市资源的制度安排下,孟买证券交易所基础市场流动性迅速恶化、金融衍生品市场先发优势丧失、技术储备不足以及市场推广不力导致孟买证券交易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失败。孟买证券交易所"撒钱式"的流动性刺激计划虽然提升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短期成交活跃度,但未能改善基础流动性,无法扭转金融衍生品市场失败的局面。建议借鉴印度市场经验:将股票、股指与ETF等股权类期货、期权产品纳入《证券法》监管范畴;加快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速度,扩大期权的试点范围;避免金融衍生品市场失败的关键在于夯实现货基础、做好技术储备、加强市场推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瑞梅  杨星  
作为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新事物,以石油为基本核心产品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于各国的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和政治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其发展对于完善市场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功能,扩大市场规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国外发达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目前的起步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新兴市场的价格风险特征,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打下了理论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泳  
由金融衍生工具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探讨和思考。我国在发展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的特性及结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步伐,充分借鉴西方国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路径制度分析,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环境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冯博  
对金融衍生品定价的研究一般都局限于"价格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经济学问题,而把"价格如何决定"这一法律制度问题忽视了。本文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将法律制度作为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内生变量加以理论诠释,重点通过金融风险理论和博弈论对规制金融衍生品定价进行必要性和适度性分析,并在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监管制度和定价奖惩制度方面提出法律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