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5)
- 2023(13835)
- 2022(11497)
- 2021(10745)
- 2020(9236)
- 2019(21319)
- 2018(20945)
- 2017(41647)
- 2016(22162)
- 2015(24968)
- 2014(24903)
- 2013(24566)
- 2012(22593)
- 2011(20169)
- 2010(20751)
- 2009(19886)
- 2008(19290)
- 2007(17486)
- 2006(15099)
- 2005(13582)
- 学科
- 济(93257)
- 经济(93162)
- 业(65129)
- 管理(65005)
- 企(55173)
- 企业(55173)
- 方法(45026)
- 数学(39947)
- 数学方法(39293)
- 中国(28649)
- 融(28629)
- 金融(28627)
- 财(27972)
- 银(26556)
- 银行(26527)
- 行(25536)
- 农(24576)
- 制(21784)
- 业经(20082)
- 务(19290)
- 财务(19243)
- 财务管理(19197)
- 地方(18494)
- 学(18413)
- 企业财务(18087)
- 贸(17384)
- 贸易(17372)
- 易(16932)
- 农业(16085)
- 理论(15819)
- 机构
- 学院(316880)
- 大学(316699)
- 济(132888)
- 经济(130159)
- 管理(122479)
- 理学(105849)
- 理学院(104751)
- 管理学(102804)
- 管理学院(102223)
- 研究(102078)
- 中国(83988)
- 京(65347)
- 财(63576)
- 科学(60482)
- 所(51051)
- 财经(51046)
- 农(49841)
- 中心(49410)
- 江(46654)
- 经(46196)
- 研究所(46173)
- 业大(44809)
- 经济学(42265)
- 北京(41249)
- 范(39737)
- 师范(39316)
- 农业(39042)
- 经济学院(38288)
- 财经大学(38114)
- 州(37922)
- 基金
- 项目(207533)
- 科学(163415)
- 研究(152526)
- 基金(151044)
- 家(130564)
- 国家(129496)
- 科学基金(111494)
- 社会(97738)
- 社会科(92726)
- 社会科学(92694)
- 省(81005)
- 基金项目(78793)
- 教育(71227)
- 自然(70984)
- 自然科(69387)
- 自然科学(69372)
- 自然科学基金(68154)
- 划(67929)
- 资助(63276)
- 编号(62258)
- 成果(51296)
- 重点(47097)
- 部(46760)
- 发(44135)
- 创(43460)
- 课题(42692)
- 教育部(40721)
- 创新(40641)
- 国家社会(40415)
- 科研(40012)
共检索到465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洪小芝
当前,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金融治理存在着霸权稳定论和多边主义思想的争论。本文采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霸权治理和多边主义治理模式下,全球金融体系的整体成本和收益及成本收益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动态演化进行分析。结论: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在金融全球化的初级阶段,霸权治理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的收益较高,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多边主义治理将逐渐趋于一个正的极限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洪小芝 黎杰生
全球化背景下进行全球金融治理,相比霸权治理模式,更多学者主张应采用多边主义治理模式。多边主义模式究竟是不是真的适合?需要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进行考证。本文主要是从现实角度出发,站在各主权国家的立场上,看多边主义治理模式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本文以对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参与为例,采取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看各主权国家是否能够达成合作,从而实践多边主义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诚颖
文章从中国现实背景着手研究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和构造,认为选择和确定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时,既要考虑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等刚性因素的制约,又不要拘泥于诸如政治、文化和历史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各行业有较大差异,而且对如此大规模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也无先例,因此,需要从股权结构、组织结构、经营者调控、员工、董事等方面探索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关键词:
治理结构 股权结构 组织模式 经营者调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文宏章 刘晓静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严若森
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体现为市场主导型与组织控制型两种典型的不同导向;在这两种不同导向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之下,其代理人约束机制各自偏重不同的内容,其代理人激励机制在激励形式与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一定制度支持体系的混合治理模式,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性选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家庭 张邓斓 赵丽
城市蔓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也会带来土地非合理利用、城市污染等问题。对城市蔓延的成本、收益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69个大中城市的蔓延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定量测度,初步构建了城市蔓延的成本—收益综合指数,并按协调程度分为高、中、低、弱四类。研究发现,各城市的蔓延体现为成本、收益一致性和经济发展相关性,且城市间差距显著。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基于我国不同类型城市蔓延的治理模式。
关键词:
城市蔓延 成本—收益综合指数 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连波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金融化资本积累模式。对于其形成机制,现有的经济停滞-金融膨胀因果推论解释被指责为过于简单化,而基于"行为"的分析思路需要具体阐释行为转变背后的动因。本文结合非金融企业利润率动态、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和国际货币体系等因素,分析了其实现机制。作为多因素危机论的利润率下降理论不仅能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提供解释,也设定了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和企业行为转变的经济背景。对美国非金融企业利润率的测算表明,利润率下降危机发生后美国实体经济利润率长期未得到有效恢复;在此背景下,新自由主义兴起,推动了金融监管的放松,并通过股东价值运动改变了企业行为,为金融化提供了制度...
关键词:
金融化 利润率下降 新自由主义 美元霸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松明
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随着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新金融霸权主义在以美元等国别货币为世界货币的国际信用货币体系的大背景下得以确立。本文分析了新金融霸权主义形成的条件 ,以及新金融霸权主义的基本表现 ,从而得出结论 :新金融霸权主义是不可能持续的 ,中心的稳定意味着外围的不断蚀空 ,但中心不可能脱离外围而存在
关键词:
新金融霸权 金融资本 全球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里嘉 万跃楠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状况更多的体现出内部控制模式的特点,但同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相比,仍有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入手,寻求适合当前形势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治理结构 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学新
本文通过全面回顾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在对当今世界各国几种主要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公司治理的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应当吸收一批具有相当治理能力的大股东的参与,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家族式治理仍然是现阶段公司治理的主导模式。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模式 大股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 张关心
由于各国融资制度、股权结构与要素市场的差异,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并且这三种治理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我国公司治理主导目标模式的选择,应切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与吻合公司治理模式国际趋同的演变趋势,定位于"基于多方监控主体并存的、以内部监控为主"的治理模式。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融资结构 国际趋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操纲 潘镇
共同基金作为资本市场深化的金融创新产物,既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经济价值,又可以起到优化资本市场结构的作用;而良好的基金治理结构能够减少各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成本,优化基金的业绩。分析和比较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共同基金治理结构模式的机制和特点,对改进我国共同基金治理结构有启示作用,即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战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芳
在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轨过程中,国企改革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阶段,90年代后又选择了股份制道路,改革目标更为明确,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要求微观部门必须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并完善其运行机制,正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的各自权能,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黎杰生 洪小芝
在当前以国际组织为侧重的多元多层次合作的新型全球金融治理模式下,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改革,努力提高自身在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中国来讲具有长远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同时中国也要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在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具体内容上,本文建议:中国应积极利用G20的国际协调平台;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积极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对外进行资金援助,团结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讨价还价;积极参与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参与国际监管标准的制定,推动国内监管体系改革;重视区域的金融合作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洪小芝 张文兴
全球金融治理模式有两个核心的理论问题:第一,哪一类主体应起更重要的作用?第二,治理应反映个别国家的利益还是所有国家的利益?1本文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首先对已有的全球治理模式理论进行梳理,发现多元多层合作治理模式也同样适用于全球金融治理。该模式理论强调主体的多元性,但并不否认权威的不平等性。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全球金融治理主体的供求均衡分析,将该模式理论修正为"以国际组织为侧重的多元多层合作治理模式"。结合作者已有的研究2,本文最后构建了一个新的适合全球化背景的全球金融治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