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0)
- 2023(16320)
- 2022(13539)
- 2021(12481)
- 2020(10590)
- 2019(23576)
- 2018(22780)
- 2017(44157)
- 2016(23095)
- 2015(25195)
- 2014(24676)
- 2013(24140)
- 2012(21685)
- 2011(19108)
- 2010(18681)
- 2009(17329)
- 2008(15856)
- 2007(13212)
- 2006(10985)
- 2005(9598)
- 学科
- 济(89309)
- 经济(89207)
- 业(66462)
- 管理(65680)
- 企(55407)
- 企业(55407)
- 方法(43987)
- 数学(39202)
- 数学方法(38730)
- 融(29050)
- 金融(29049)
- 中国(28084)
- 财(27539)
- 银(26357)
- 银行(26311)
- 行(25353)
- 农(22911)
- 业经(19972)
- 贸(19247)
- 贸易(19236)
- 制(19233)
- 务(18846)
- 易(18836)
- 财务(18801)
- 财务管理(18770)
- 企业财务(17994)
- 地方(17486)
- 学(17075)
- 农业(15990)
- 技术(14541)
- 机构
- 大学(312239)
- 学院(311614)
- 济(131865)
- 经济(129536)
- 管理(122116)
- 理学(107402)
- 理学院(106288)
- 管理学(104476)
- 管理学院(103912)
- 研究(102282)
- 中国(82623)
- 京(62380)
- 科学(61997)
- 财(60526)
- 农(54557)
- 中心(50042)
- 财经(49843)
- 所(49564)
- 业大(48557)
- 研究所(45911)
- 经(45822)
- 农业(43412)
- 江(42849)
- 经济学(42579)
- 经济学院(38888)
- 财经大学(37988)
- 北京(37644)
- 院(37147)
- 范(36970)
- 师范(36428)
- 基金
- 项目(225159)
- 科学(178645)
- 基金(168349)
- 研究(157842)
- 家(149248)
- 国家(148062)
- 科学基金(127763)
- 社会(104340)
- 社会科(99330)
- 社会科学(99307)
- 基金项目(89353)
- 省(86376)
- 自然(84413)
- 自然科(82634)
- 自然科学(82609)
- 自然科学基金(81172)
- 划(73648)
- 教育(72594)
- 资助(67868)
- 编号(60081)
- 重点(51071)
- 部(50232)
- 创(48409)
- 发(47554)
- 成果(46472)
- 创新(45305)
- 国家社会(44952)
- 科研(44614)
- 教育部(43529)
- 人文(42335)
共检索到439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红 苗蕊
本文利用2001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43个经济体数据,基于“三元悖论”有效性视角,采用带有交乘项的probit模型,研究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周期是引起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原因,全球金融周期“繁荣”时期,可能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激增;全球金融周期“萧条”时期,可能会引发资本流动中断和撤回;汇率制度弹性提高能够削弱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通过提高汇率制度弹性防范外部冲击的举措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更为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全球金融周期对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影响不同,这与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以及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有关。
关键词:
全球金融周期 国际资本异常流动 三元悖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程立燕 李金凯
本文选取1999—2017年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的季度面板数据,采用Probit交互效应模型,研究了在全球金融周期不同阶段中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全球金融周期"繁荣"阶段(VIX指数较低时),全球风险指数和大部分经济体内部因素均为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驱动因素;在全球金融周期"萧条"阶段(VIX指数较高时),全球风险指数成为第一主导因素,大部分经济体内部因素的影响变得不显著。此外,在全球金融周期不同阶段中,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驱动因素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存在明显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不同收入水平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周期不同阶段中防范国际资本异常流动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占韦威 裴平
本文选取1990—2019年58个经济体的季度面板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全球金融周期对激增、中断、外逃和撤回四类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均能产生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全球金融周期对新兴经济体资本激增和中断的影响要大于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对发达经济体资本外逃和撤回的影响要大于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较高的经济增速可以弱化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流动激增和中断的影响,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可以弱化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较高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可以强化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和防范外部金融风险冲击提供经验证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礼卿 钟茜
全球金融周期存在的背景下"三元悖论"是否依然成立充满争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与金融摩擦的两国DSGE模型,为考察全球金融周期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流动传导到外围国金融市场,使外围国信贷利率、银行风险承担以及杠杆率与美国银行趋同,形成全球金融周期。金融渠道的传导速度快于实体经济渠道导致外围国国内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相背离,外围国想要稳定经济就不得不与美国保持同向的政策利率变化,货币政策独立性将不再存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估值效应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浮动汇率制度并不能隔离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也无法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外围国金融市场越不发达,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越不独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绍宸 杨诗琦
在“二元悖论”理论框架中,全球金融周期作为重要的冲击因素,对跨境资本流动有着重要影响。中心国家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风险承担渠道和基金渠道传导,导致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和信贷增长共振,从而产生全球金融周期的现象。全球金融周期冲击导致投资组合流动和信贷流动产生强烈的顺周期性,这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更加明显。同时,危机引发的“涡轮增压效应”放大了全球金融周期的冲击作用。为有效防范外部冲击,需在宏观经济基本面、金融发展和浮动汇率制度等方面不断着力,并运用资本管制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杠杆率限制等政策工具,提升资本流动管理能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范小云 刘粮 陈雷
本文通过梳理国际金融发展的历史脉络,发现传统的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通常将对经济区域、货币区域和决策主体的简化假设统一起来进行建模分析,政策制定者关注重点在于对"货币三元悖论"的选择上。本文在探讨金融因素在理论分析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假设下对国际资本流动分析的弊端,以及对金融全球化、金融政策独立性和金融稳定,即"金融三元悖论"的思考。本文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研究的新思路应该打破经济领域界限,考虑国际货币的重要地位以及多元决策主体的差异性,从跨国银行和跨国非金融企业的联合资产负债表入手,以总资本流动为分析重点,探索总外部头寸背后暗含的流动性总量和金融不稳定特征,从而为一国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出实现国内金融稳定提供合理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和跨国银行流动性管理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继梅 李典毓
基于49个经济体2005年第三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并探讨经济制度与政策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顺周期性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全球金融周期扩张阶段,跨境资本显著外逃;全球金融周期衰退阶段,资本中断和撤回的发生概率增加;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资本异常流动均具有顺周期特征;与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相比,直接投资受全球金融周期衰退的影响程度最小;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调节输入型资本异常流动,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发展和汇率制度在不同类型经济体中的调节效应具有异质性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锶 张品一
本文通过建立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准确测度国际金融周期,并通过考察中国货币政策与国际金融周期的协同性来研判"二元悖论"对中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以VIX来衡量的国际金融周期存在显著的双区制特征,且在高区制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显著。当前,国际金融周期正处于高区制时期,意味着各国容易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自维性"特征,在高利率区制显著受到国际金融周期的影响,因此"二元悖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在低利率区制受到国际金融周期的影响并不显著,这暗含着在低利率区制中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强国令 王伟涛 董雅洁
基于1998—2020年跨国面板数据,从结构视角探讨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和异质性等问题。基准检验发现,总量跨境资本流动以及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跨境资本流动具有显著的顺周期特征,直接投资顺周期特征不显著;国内金融风险改善、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汇率稳定性增加会强化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证券投资顺周期特征主要由企业驱动,其他投资主要由商业银行驱动;全球金融周期上行时总量跨境资本、证券投资、其他投资流入顺周期特征更为明显;金融危机后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对全球金融周期更敏感。进一步分析表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全球金融周期渠道影响各国跨境资本流动。拓展模型检验表明,不同类型经济体储备政策变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新兴市场经济体倾向于使用外汇储备对冲风险和稳定汇率。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做好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等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雷 张哲 陈平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周期取代全球失衡成为国际金融研究中新的焦点,"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的争论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热议的话题。本文重点研究了汇率制度在全球风险冲击影响跨境资本流入波动中发挥的作用,基于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的视角探讨"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首先,本文使用因子模型对新兴市场国家跨境资本流入波动数据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兴市场国家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率呈现出高度一致性特征,共同因子的解释程度达到80%左右,且全球风险变量VIX与共同因子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其次,本文使用面板模型回归的方法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数据的个体特征进行分析,特别是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全球风险水平较低时,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率具有削弱作用,而随着全球风险水平的提高,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率的削弱作用减弱。最后,本文分别从测量误差和模型设定等方面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率的缓冲作用依赖于全球风险水平,是介于"三元悖论"与"二元悖论"的中间状态,在全球风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我国不宜过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锶 王雨剑 张品一
资本流动实际上是投资者跨境投资行为的宏观表象。基于预期理论提出假设:在金融周期波动的条件下,由于投资者预期收益的不同将导致投资决策在金融周期的不同阶段呈现差异性,进而导致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的特点。选取1990—2015年1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门限模型检验了假说的合理性:在金融高涨期以及金融衰退期,资本管制的效果不及金融平稳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发展中国家的管制效果受到金融周期的影响更强。因此,在金融高涨期以及衰退期,除了应加大资本管制的力度以外,应结合运用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并对投资者预期进行干预。
关键词:
金融周期 资本管制有效性 门限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郗静 卞志村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货币政策自主性面临挑战。本文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全球金融周期进行区制划分,研究跨境资本流动在不同区制中对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全球金融周期的低波动区制中,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负向影响更大,不同类型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存在差异化影响;第二,全球金融周期处于不同波动区制时,汇率制度弹性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第三,在全球金融周期的低波动区制内,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在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负向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在高波动区制内其作用受限,故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毕家新
亚洲金融危机后,"三元悖论"被明确提出,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经济学中一个著名的论断。本文从"三元悖论"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汇率稳定及资本管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控制资本项目开放的节奏等建议。
关键词:
三元悖论 经济金融发展 探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虞梦微
本文从全球42个主要的股票市场指数提取全球股票市场因子,作为全球金融周期的代理变量,考察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总流入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全球股票市场因子(全球风险规避和不确定性)上升时,跨境资本流入显著下降;(2)一国处于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增速和利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全球金融周期对资本流入的影响会减弱;(3)一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或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全球金融周期对资本流入的影响会越强;(4)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尽管不能完全隔绝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但相比固定汇率制度,可提高一国抵御全球金融周期冲击的能力;(5)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是全球金融周期的重要驱动因素,并通过全球金融周期影响跨境资本流动。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一国应夯实经济基本面、采取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和适当的资本管制措施,以缓解全球金融周期给资本流动带来的冲击。
关键词:
全球金融周期 跨境资本流动 三元悖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