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1)
- 2023(10105)
- 2022(8074)
- 2021(7482)
- 2020(6167)
- 2019(14243)
- 2018(13123)
- 2017(26954)
- 2016(13516)
- 2015(14744)
- 2014(14230)
- 2013(14229)
- 2012(12969)
- 2011(11619)
- 2010(11469)
- 2009(11247)
- 2008(10039)
- 2007(8676)
- 2006(7385)
- 2005(6795)
- 学科
- 济(62965)
- 经济(62905)
- 业(43726)
- 管理(40416)
- 企(36911)
- 企业(36911)
- 方法(30974)
- 数学(28200)
- 数学方法(28089)
- 融(27832)
- 金融(27832)
- 银(24378)
- 银行(24365)
- 行(23559)
- 中国(22719)
- 财(20489)
- 制(15707)
- 农(14900)
- 务(14419)
- 财务(14402)
- 财务管理(14380)
- 企业财务(13959)
- 业经(13579)
- 地方(12876)
- 贸(12762)
- 贸易(12752)
- 易(12479)
- 中国金融(11356)
- 体(11009)
- 农业(10669)
- 机构
- 大学(188849)
- 学院(187549)
- 济(90919)
- 经济(89559)
- 管理(75035)
- 理学(65874)
- 理学院(65293)
- 管理学(64609)
- 管理学院(64255)
- 研究(58810)
- 中国(52690)
- 财(44209)
- 财经(36439)
- 京(36255)
- 经(33532)
- 经济学(31899)
- 中心(29853)
- 经济学院(29336)
- 科学(28667)
- 财经大学(27966)
- 所(26280)
- 融(25807)
- 金融(25383)
- 江(25188)
- 研究所(23702)
- 农(23344)
- 商学(23159)
- 商学院(22965)
- 北京(22324)
- 业大(21800)
- 基金
- 项目(127570)
- 科学(104153)
- 基金(98279)
- 研究(96780)
- 家(83339)
- 国家(82654)
- 科学基金(73439)
- 社会(67800)
- 社会科(64840)
- 社会科学(64828)
- 基金项目(51361)
- 省(47056)
- 教育(44528)
- 自然(44099)
- 自然科(43186)
- 自然科学(43182)
- 自然科学基金(42525)
- 资助(40009)
- 划(39512)
- 编号(36830)
- 部(30688)
- 国家社会(30004)
- 成果(29787)
- 重点(28587)
- 教育部(28107)
- 创(27915)
- 人文(27529)
- 发(27464)
- 制(26426)
- 创新(26022)
共检索到273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强国令 王伟涛 董雅洁
基于1998—2020年跨国面板数据,从结构视角探讨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和异质性等问题。基准检验发现,总量跨境资本流动以及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跨境资本流动具有显著的顺周期特征,直接投资顺周期特征不显著;国内金融风险改善、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汇率稳定性增加会强化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证券投资顺周期特征主要由企业驱动,其他投资主要由商业银行驱动;全球金融周期上行时总量跨境资本、证券投资、其他投资流入顺周期特征更为明显;金融危机后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对全球金融周期更敏感。进一步分析表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全球金融周期渠道影响各国跨境资本流动。拓展模型检验表明,不同类型经济体储备政策变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新兴市场经济体倾向于使用外汇储备对冲风险和稳定汇率。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做好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等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虞梦微 谭小芬 赵茜 李想
为缓解全球金融周期对新兴市场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本文使用时变因子载荷的动态因子模型研究各类宏观政策对于抵御全球金融周期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基于借款人的宏观审慎政策在抵御全球金融周期中的效果十分显著;货币政策的效果具有非对称性;对于政府债务水平较低的国家,财政政策有助于抵御全球金融周期,对于政府债务水平较高的国家,财政政策的作用则不显著;全球金融安全网可以在资本流入骤停时降低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进一步考察发现,全球前三大或前五大资产管理公司在一国的跨境债券基金中的市场份额越高,基准指数驱动型基金和ETF这两类基金的占比越高,会放大一国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度。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防范化解外部输入性风险,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全球金融周期 跨境资本流动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继梅 李典毓
基于49个经济体2005年第三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并探讨经济制度与政策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顺周期性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全球金融周期扩张阶段,跨境资本显著外逃;全球金融周期衰退阶段,资本中断和撤回的发生概率增加;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资本异常流动均具有顺周期特征;与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相比,直接投资受全球金融周期衰退的影响程度最小;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调节输入型资本异常流动,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发展和汇率制度在不同类型经济体中的调节效应具有异质性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虞梦微
本文从全球42个主要的股票市场指数提取全球股票市场因子,作为全球金融周期的代理变量,考察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总流入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全球股票市场因子(全球风险规避和不确定性)上升时,跨境资本流入显著下降;(2)一国处于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增速和利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全球金融周期对资本流入的影响会减弱;(3)一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或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全球金融周期对资本流入的影响会越强;(4)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尽管不能完全隔绝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但相比固定汇率制度,可提高一国抵御全球金融周期冲击的能力;(5)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是全球金融周期的重要驱动因素,并通过全球金融周期影响跨境资本流动。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一国应夯实经济基本面、采取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和适当的资本管制措施,以缓解全球金融周期给资本流动带来的冲击。
关键词:
全球金融周期 跨境资本流动 三元悖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斌 于春海 刘翠花
随着金融开放的不断深化,资本流动稳定性也在发生深度调整。然而,由于全球金融周期的动态变化,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市场化等不同金融开放形式与资本流动稳定性之间可能并非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本文以52个国家1987—2018年跨国数据为样本,使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详细考察金融开放、全球金融周期与资本流动稳定性之间的深层关联。主要结论如下:(1)将全球金融周期作为转换变量情况下,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市场化对证券类和信贷类资本流动波动的影响均存在非线性转换特征,但对FDI类资本流动的非线性影响不明显;(2)资本账户开放会加速资本流动波动,而随着全球金融风险提高,这种加速刺激会逐渐强化。当全球风险达到特定门槛,资本账户开放的边际影响会发生结构突变,加速器效果将更加明显;(3)汇率市场化虽然能一定程度抑制资本流动波动,但随着全球风险上升,其自动稳定器效果会弱化。当全球风险达到特定门槛,汇率市场化的边际影响也会发生结构突变。特别地,其对证券类资本流动波动的影响将由缓冲器转化为加速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绍宸 巩冰 时梁 杨诗琦
各国金融状况相关性和联动性的逐步增强导致全球金融周期现象的出现,“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相互取代对政策选择提出诸多挑战。危机期间美国货币政策紧缩、风险因素上行对资产价格、信贷增长、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作用明显增强,仅靠浮动汇率制度已无法隔绝外部冲击,需要利用资本流动管理降低金融连接强度,“二元悖论”成立;非危机期间金融市场波动性下降,浮动汇率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明显提升,“三元悖论”成立。为防范外部冲击、提升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需有效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和杠杆率限制降低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性,危机期间使用资本管制政策限制资本流动,通过建立风险水平的监测体系,选择适宜的时间窗口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实现汇率的自由浮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郗静 卞志村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货币政策自主性面临挑战。本文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全球金融周期进行区制划分,研究跨境资本流动在不同区制中对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全球金融周期的低波动区制中,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负向影响更大,不同类型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存在差异化影响;第二,全球金融周期处于不同波动区制时,汇率制度弹性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第三,在全球金融周期的低波动区制内,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在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负向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在高波动区制内其作用受限,故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绍宸 杨诗琦
在“二元悖论”理论框架中,全球金融周期作为重要的冲击因素,对跨境资本流动有着重要影响。中心国家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风险承担渠道和基金渠道传导,导致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和信贷增长共振,从而产生全球金融周期的现象。全球金融周期冲击导致投资组合流动和信贷流动产生强烈的顺周期性,这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更加明显。同时,危机引发的“涡轮增压效应”放大了全球金融周期的冲击作用。为有效防范外部冲击,需在宏观经济基本面、金融发展和浮动汇率制度等方面不断着力,并运用资本管制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杠杆率限制等政策工具,提升资本流动管理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超 范志国
文章从全球中心经济体提取全球信贷周期因子,根据量价变化组合,将全球信贷周期划分为需求扩张、供给扩张、供给收缩、需求收缩四个阶段,研究了全球信贷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及其动态特征。从周期特征看,需求扩张提高了跨境资本流动,供给扩张降低了跨境资本流动,供给收缩影响不显著,需求收缩降低了跨境资本流动。从动态影响看,需求扩张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的动态影响,供给扩张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动态影响,供给收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长期影响不显著,需求收缩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长期负向的动态影响。进一步检验发现,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未发挥“稳定器”作用,并不能隔绝全球信贷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信贷周期扩张阶段(需求扩张、供给扩张)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反应更敏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知仁 吴君
文章利用全球跨境信贷的量价变化关系识别了全球信贷周期,讨论了全球信贷周期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及中国的应对。实证结果表明,即便存在资本管制,中国跨境资本流动依然受到全球信贷周期的显著影响,但不同类型资本流动所受影响的方向存在差异,折射出全球信贷周期具有多种不同的溢出作用机制。概括而言,全球信贷周期可能通过金融渠道影响中国证券投资,通过金融和国际贸易两种渠道影响中国其他投资,对中国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没有证据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上升能够削弱全球信贷周期的溢出效应;相反,汇率波动可能加剧中国双向跨境资本流动,并在总体上导致净流出。据此,文章主张稳慎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天琦 王笑笑
本文揭示了内外部金融周期差异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机制,并以美国为外部经济代表,基于1998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波动主要来自短期资本流动波动;分类看,其他投资波动较大;方向上看,流入波动要大于流出波动。(2)利差、汇差、资产价差(股指变动差异和房价变动差异)是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汇差和资产价差对短期资本流动影响尤甚。(3)内外部金融周期差异变动对资本流入的影响比对资本流出的影响更明显。(4)近年来,利差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减弱,汇差和资产价差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增强。结果说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要关注其他投资资本流动大幅波动风险,同时注意防范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共振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
关键词:
资本流动 利差 汇差 资产价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谭小芬 李兴申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本文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性、波动性、周期性和各国之间的关联性等进行梳理,发现尽管跨境资本流动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国家之间缺乏应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协作框架。鉴此,本文介绍了当前国别层面主要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政策框架;在全球金融治理的视角下,对三次全球跨境资本流动治理模式变迁进行了梳理,发现当前跨境资本流动管理陷入多种模式的重合与冲突中,缺乏统一框架;建议构建由国际金融机构组成的全球金融监管结构框架,增强各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为进一步提高全球金融治理能力,尤其是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本文分别就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中国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和全球金融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世界提出了"中国方案"。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嫚丽
Oliver(1997)提出了"制度资本"的概念并建立了制度资本与资源资本并存的竞争优势来源理论框架,然而却鲜有验证两者关系的经验证据。本文从跨国并购中主并企业视角出发,考察主并企业在本国所拥有的制度资本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同时将资源资本具象化为企业特定优势(FSA),探索企业特定优势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制度资本与跨国并购绩效正相关,然而资源资本越强的企业,其制度资本对并购绩效的正效应在减弱;制度资本与资源资本并未呈现出相互强化的正向效应,反而是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本文是对当前"how institutions matter"理论之问的一种深入和创新,深化了关于制度资本与资源资本在竞争优势作用上存在差异的认识。同时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理解基于国家或政府力量的制度资本在跨国并购中的效应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启示,即制度资本对跨国并购绩效是有利的,但却是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战略行动中,需善用制度资本,通过与资源资本的结合发挥制度资本的正向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顶 张洪敏
为了研究金融开放度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作用,本文对110个国家或地区1981-2010年年度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考虑金融开放度时,新古典经济理论预测与跨国资本流动的特征化事实是一致的,即资本开放的富裕国家存在资本净流出,而资本开放的贫穷国家存在资本净流入;并且,研究表明上述经验结果主要是由外国直接投资和证券组合投资推动的。
关键词:
卢卡斯之谜 金融开放度 资本流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坷坷 谭小芬 童临风 虞梦微
本文通过全球金融相关变量提取全球金融周期因子,考察其对2004年1月至2022年6月50个国家跨境债券基金流动的影响及各国债券市场发展对缓解全球金融周期冲击的作用。结果发现:全球金融周期紧缩会导致一国跨境债券基金流入下降,但债券市场发展水平的提升会显著缓解全球金融周期紧缩造成的负向影响。如果再配合短期资本流动管理和外汇管理措施,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债券基金流动的负向作用能够被更大幅度地减缓。机制分析表明,债券市场发展主要通过流动性渠道产生缓解作用。对于流动性溢价程度较高的经济体、外国投资者占比较低的经济体,其债券市场发展能够更好地缓冲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债券基金流动的负向影响。此外,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会增加本国跨境债券基金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度,但投资者结构多样化会显著降低该敏感度。本文的研究对于厘清债券市场发展,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