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6)
2023(12683)
2022(10562)
2021(9404)
2020(7677)
2019(16940)
2018(16429)
2017(31968)
2016(16427)
2015(18124)
2014(17779)
2013(17203)
2012(15876)
2011(14512)
2010(15158)
2009(14528)
2008(13372)
2007(11911)
2006(10991)
2005(10256)
作者
(43904)
(36327)
(36282)
(34518)
(23365)
(17232)
(16582)
(13917)
(13792)
(13195)
(12390)
(11985)
(11622)
(11604)
(11445)
(11345)
(10680)
(10661)
(10373)
(10215)
(9210)
(8693)
(8624)
(8503)
(8471)
(8266)
(7899)
(7854)
(7228)
(7122)
学科
(83982)
经济(83920)
管理(46127)
(42705)
(34456)
企业(34456)
(28229)
金融(28228)
中国(26618)
(25412)
银行(25411)
方法(24946)
(24729)
地方(23611)
数学(21696)
数学方法(21452)
(19320)
(18887)
业经(17427)
(17052)
(15959)
贸易(15945)
(15497)
地方经济(14008)
农业(13171)
(13165)
(11899)
(11633)
环境(11468)
中国金融(11384)
机构
学院(230582)
大学(224879)
(110708)
经济(108532)
管理(84550)
研究(81315)
理学(70995)
理学院(70302)
中国(69489)
管理学(69323)
管理学院(68892)
(51546)
(45716)
科学(42463)
财经(39807)
(39354)
中心(38648)
(35984)
经济学(35874)
(35129)
研究所(34894)
经济学院(32004)
(29513)
北京(29295)
(29289)
(29289)
财经大学(29287)
师范(29090)
(28716)
业大(26083)
基金
项目(141433)
科学(112410)
研究(110912)
基金(102059)
(85801)
国家(85072)
科学基金(73929)
社会(73182)
社会科(69671)
社会科学(69659)
(55626)
基金项目(51802)
教育(49930)
编号(45748)
(45252)
自然(42892)
资助(42105)
自然科(41909)
自然科学(41899)
自然科学基金(41116)
成果(38077)
(33569)
课题(32303)
重点(32036)
(30999)
国家社会(30513)
(30062)
(29283)
发展(28535)
项目编号(28176)
期刊
(133382)
经济(133382)
研究(78525)
中国(46317)
(41246)
金融(41246)
(38364)
管理(33564)
(28630)
科学(25874)
学报(25260)
经济研究(23400)
教育(23135)
大学(20745)
财经(20274)
业经(20145)
技术(20093)
学学(19691)
农业(18898)
(17624)
国际(16868)
问题(16517)
(16250)
世界(13020)
技术经济(12120)
商业(11235)
理论(11226)
统计(11145)
现代(11075)
(10332)
共检索到374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燕  郭翠荣  
愈演愈烈的经济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范围内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协调行动。协调措施包括降息、政府注资、银行的国有化及国际论坛的政策协商和共识的达成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支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恶化的金融局势,增强了人们对抗危机的信心。但政策协调的不和谐音符也同时存在。展望未来,经济大国的大规模干预活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会逐渐显现,但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志  
经济全球化将各国的贸易、生产和金融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客观上要求各国的货币政策由各自为政走向国际协调。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有了新发展,通过同步降息、货币互换、G20峰会等形式,实现了特定时期和特定形势下多国货币政策的密切合作。在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应以多种方式进行,相关国际组织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应进一步发挥作用,而经济联系紧密和经济总量较大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更为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梅波  陈燕鸿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并向纵深发展,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举措空前频繁。主要发达国家就接管受困金融机构、应对广泛的流动性短缺以及实体经济复苏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协调;IMF也开展了对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救援;发展中国家在此次政策协调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为应急之策,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市场信心,延缓了金融危机蔓延。但是其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也说明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的必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兰宗敏  吴琛琛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美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美国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和美联储。在广泛利用G7、G20等多边协调平台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创造了联合降息、货币互换等新机制,并大量进行各种非正式的双边、多边政策协调,其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形式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性的日益增强,急需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在完善国内政策协调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和发起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利时机,逐步创建为我所用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兰宗敏  吴琛琛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美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美国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和美联储。在广泛利用G7、G20等多边协调平台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创造了联合降息、货币互换等新机制,并大量进行各种非正式的双边、多边政策协调,其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形式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性的日益增强,急需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在完善国内政策协调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和发起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利时机,逐步创建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  高彦彦  
对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而言,国际和国内市场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中国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原因在于:市场分割所导致的狭小的内部市场规模不足以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但东部地区可以借助广阔的外部市场,在报酬递增机制作用下,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源集聚,政策难以扭转这种局面。金融危机改变了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国外市场需求的衰落凸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这为中西部崛起进而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适当的政策措施无疑将会发挥关键性作用,加强地区间的合作,消除行政性阻隔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焦小平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一个国家开始迅速演变为一场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是有其广泛的国际经济背景的。如果在探讨和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时,不首先对其国际经济背景进行深刻的分析,那么我们就很难对这一问题作出客观全面的反省。第二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虎森  徐杨  
高度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实现了迅速腾飞,然而长期实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使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过多依附于国际市场需求从而增加了风险性,同时影响国内产业的科学合理布局,加剧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向扩大国内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内需为主外需为辅,方才能实行整体经济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且我国的大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目前的经济实力使我国已经具备实行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条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灵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迭加。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应立足于自身问题,将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仍在继续恶化之中。从中短期看,世界经济的复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的未来变化。世界经济是否会出现"滞胀"、"去全球化",如何把握和应对是一个大课题。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有利于发展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霍军  
本文以国际金融危机为时间窗,选取东中西部典型省区为比较样本,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截面研判广西税收收入的运行走势和税收负担情况,分析税收经济发展的拟合度,提出促进广西经济税收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亮亮  苗永旺  
由于此次危机爆发后,可供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国际贸易约束规则、国际生产体系、国际协调机制和应对金融危机经验等与大萧条时期不同,因此,目前虽存在国际贸易保护趋势,但由此引发大萧条时期大规模世界性贸易战的可能性较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在对抗经济衰退方面,财政政策远比货币政策要更为有效。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以及新一届政府和国会的就任,美国的财政政策将逐渐走向前台,并占据主导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