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3)
- 2023(8355)
- 2022(6924)
- 2021(6112)
- 2020(4817)
- 2019(10668)
- 2018(10088)
- 2017(19243)
- 2016(9955)
- 2015(10993)
- 2014(10893)
- 2013(11024)
- 2012(10716)
- 2011(9868)
- 2010(10483)
- 2009(10076)
- 2008(8895)
- 2007(7928)
- 2006(7364)
- 2005(7210)
- 学科
- 济(48585)
- 经济(48546)
- 业(28274)
- 融(26173)
- 金融(26173)
- 管理(25217)
- 中国(23813)
- 银(23496)
- 银行(23488)
- 行(22992)
- 企(21249)
- 企业(21249)
- 地方(19626)
- 农(14225)
- 业经(12984)
- 制(11934)
- 财(11197)
- 中国金融(11067)
- 方法(10947)
- 农业(10451)
- 地方经济(10023)
- 发(9849)
- 贸(9055)
- 数学(9045)
- 贸易(9039)
- 数学方法(8982)
- 易(8712)
- 体(7794)
- 发展(7531)
- 展(7506)
- 机构
- 学院(141671)
- 大学(137726)
- 济(63457)
- 经济(62061)
- 研究(55555)
- 中国(49613)
- 管理(48866)
- 理学(39783)
- 理学院(39282)
- 管理学(38753)
- 管理学院(38479)
- 科学(30803)
- 京(30699)
- 财(30300)
- 所(28400)
- 中心(26606)
- 研究所(25276)
- 农(23344)
- 江(22967)
- 财经(22770)
- 银(20562)
- 经(20537)
- 北京(20433)
- 范(20200)
- 师范(20010)
- 经济学(20005)
- 院(19873)
- 银行(19784)
- 州(19631)
- 行(18601)
- 基金
- 项目(85251)
- 科学(66904)
- 研究(66814)
- 基金(59200)
- 家(50532)
- 国家(50001)
- 社会(42831)
- 科学基金(42460)
- 社会科(40801)
- 社会科学(40796)
- 省(34913)
- 基金项目(30189)
- 教育(29291)
- 划(28493)
- 编号(27679)
- 发(25868)
- 资助(24140)
- 自然(24086)
- 自然科(23513)
- 自然科学(23510)
- 成果(23162)
- 自然科学基金(23069)
- 发展(21488)
- 展(21114)
- 课题(20443)
- 重点(19835)
- 创(18505)
- 部(18051)
- 国家社会(17642)
- 性(17497)
共检索到246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国际研究学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承办的第25届国际问题论坛——"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研讨会2009年4月29日在北京召开。自2007年危机爆发以来,针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世经政所及时地作出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为党和国家的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此次研讨会上提交了该所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在所长余永定博士的带领下,高海红、何帆、张明、张斌、宋泓、姚枝仲、徐小杰等在会上就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国在亚洲区域金融合作中的作用、美联储的政策、金融危机的历程及趋势、中国经济结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戴金平 江向阳 靳晓婷
本文从金融发展驱动力视角对全球不平衡走向金融危机进行了探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和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及其金融创新能力,是全球贸易、储蓄和投资不平衡的主要驱动力量。由于美国长期奉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对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监管放任,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升和流动性过剩,当次贷危机引发投资者对风险重新估价和去杠杆化行为后,美国单一市场的金融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虽然美国作为发达的金融市场及其金融创新能力不再是推动全球不平衡的驱动力量,但只要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优势地位不改变,全球不平衡仍将持续。
关键词:
全球不平衡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 美元优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军
2007年4月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升级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本文阐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了深刻教训:金融自由化固然重要,但是在自由化过程中必须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要相互协调;发展房地产业重要,但是泡沫式的发展方式终将产生严重后果;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发展过程 教训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本文探讨了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在国际货币体系、金融监管及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最新动向,并基于国内的经济金融数据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宏观经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勇 陈耀刚
美国华尔街危机是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在内的全面危机,是各类机构以高杠杆进行金融市场交易类业务并导致巨额亏损的后果。美国独立投行的消失也并不意味着投行实体的消失,以大型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确实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承销、并购、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在中国仍然前景广阔,但金融市场交易领域的创新确需谨慎。在重塑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关键时期,应尽快打造中国世界级的金融企业,继续以"商投"模式为基础,构建以大型银行为主体的综合化金融集团;在允许参股基金、租赁、保险和信托公司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银行业务范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成了以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新国际劳动分工体系,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全球生产供给与有效需求失衡是催化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目前,国际劳动分工新的均衡机制尚未浮现,经济全球化继续向深入方向发展。在此条件下,全球金融危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向均衡化方向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延续危机之前的基本走势,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向西、向北方向移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保持领先态势。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区域经济 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沃纳·罗斯 梅文
对于了解冲击亚洲和俄罗斯并波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这次金融危机的起因及教训,“管理式发展”和“道德风险”之说十分重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米歇尔·康德苏将管理式发展描述为政府、国内银行与公司之间为刺激行业的创立,使国家迅速崛起,早日加入先进国家行列而形成的“不适当的密切联系”。这一方法的特点是“采用干预资源市场分配的机制”。这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斌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与华尔街不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应该审慎推进金融创新,强化风险控制机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亮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天然缺陷以及美国持续的内外失衡造成的。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当前金融危机不仅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和恐慌、信贷市场的急剧萎缩,严重打击了全球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延缓了全球实体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提出了改革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增加国际金融组织在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稳定的责任等重要课题。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牙买加体系 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思危
本文认为,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来看,2009年实现增长8%没有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着眼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内需起重要作用。拉动内需,最重要的是提高工资和财产性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购买力。第二,调整经济结构。关键是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创新,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如现代金融业、现代咨询业、现代会展业、现代管理业、现代物流业等,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第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第四,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改革,坚持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方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德铭
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出危机底部,公平、自由、开放的贸易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要理性地看待危机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全球经济更加平衡、协调的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远鹏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大型项目众多,并购投资额占比大幅增加;行业集中结构发生急剧变化,政府企业投资先发后稳,私人企业投资后来居上,中国FDI向全美渗透的步伐加快。中国对美国FDI大幅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国资产价格下降和交易机会;中国政府的鼓励政策及国有企业的率先"走出去";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导致绕过壁垒投资的大幅增加;中国国内市场竞争与转型升级压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快速提升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杰如
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服务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这既有助于达到保增长、促就业的目标,又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业的发展策略是优先发展中小服务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关系到民生的服务业,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实施人才兴业战略。
关键词:
服务业 全球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就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建刚
场外衍生品市场由于缺乏监管、交易信息不透明、产品过于复杂、过于巨大的规模等原因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系统风险和给金融危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也为研究者理解其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带来困难,难以把握场外衍生品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该文从场外衍生品市场近年基本发展特点、金融危机中的角色以及场外市场未来发展等三个方面分析场外衍生品市场,以求加深我们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
场外市场 金融衍生品 特点分析 未来走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邹新 宋玮
全球金融危机通过资本流动和贸易渠道逐步由发达经济体向新兴市场传导,并在新兴市场内部迅速传染,致使新兴市场经济在各区域和区域内部均出现较大分化。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新兴市场经济逐步走出衰退,但其面临的风险亦不容忽视。展望未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新兴市场发展有望继续推动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稳步向前。新兴市场内部,亚洲有望长期领跑;非洲将继续稳步崛起;拉美市场中巴西增长潜力巨大,但区域增长波动性堪忧;中东欧经济短期内难以东山再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