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5)
2023(9422)
2022(7884)
2021(7389)
2020(6141)
2019(14109)
2018(13448)
2017(24739)
2016(12874)
2015(14943)
2014(14489)
2013(14840)
2012(14023)
2011(12978)
2010(13216)
2009(12785)
2008(11558)
2007(9805)
2006(8916)
2005(8460)
作者
(34683)
(28678)
(28454)
(27543)
(18321)
(13764)
(13234)
(11327)
(11037)
(10248)
(9954)
(9696)
(9366)
(9106)
(9026)
(8975)
(8418)
(8342)
(8258)
(7790)
(7283)
(6905)
(6741)
(6657)
(6608)
(6549)
(6342)
(6043)
(5747)
(5735)
学科
(57419)
经济(57256)
(32983)
管理(32922)
中国(27957)
(27665)
企业(27665)
(26921)
金融(26920)
方法(24030)
(23883)
银行(23879)
(23287)
数学(19650)
数学方法(19510)
(15883)
(14753)
(14477)
(13425)
贸易(13410)
业经(13260)
(13219)
中国金融(11354)
地方(10845)
理论(10710)
(10334)
(10027)
(9867)
财务(9835)
财务管理(9819)
机构
大学(184643)
学院(178181)
(88093)
经济(86633)
研究(71138)
管理(65799)
中国(63080)
理学(55576)
理学院(54899)
管理学(54198)
管理学院(53849)
(41263)
(40428)
科学(36873)
(34844)
中心(33870)
财经(32265)
研究所(31380)
(29762)
经济学(29746)
北京(27056)
经济学院(26754)
(24890)
(24614)
(24597)
师范(24463)
财经大学(24452)
(24073)
(22716)
金融(22345)
基金
项目(113730)
科学(91668)
研究(87620)
基金(86502)
(74251)
国家(73630)
科学基金(63131)
社会(60849)
社会科(56909)
社会科学(56895)
基金项目(44196)
教育(40006)
(38729)
自然(36676)
自然科(35885)
自然科学(35878)
资助(35763)
自然科学基金(35305)
(34622)
编号(34093)
成果(29679)
(28163)
国家社会(26660)
重点(26277)
中国(25838)
教育部(25187)
(24944)
(23761)
课题(23445)
(23402)
期刊
(95366)
经济(95366)
研究(64622)
中国(43154)
(34476)
金融(34476)
(31300)
管理(26159)
科学(24428)
学报(24101)
教育(22449)
(22249)
大学(19866)
学学(17875)
财经(16996)
经济研究(16837)
(14812)
农业(14806)
技术(14197)
(13697)
国际(13654)
世界(12946)
问题(12042)
业经(10938)
图书(9701)
理论(9150)
(8915)
技术经济(8429)
(8343)
论坛(8343)
共检索到300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熊婉婷  崔晓敏  
距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尽管危机的起点是美国次级贷款违约,但其在不同国家的传播渠道和后续影响却不尽相同。导致危机发生的风险来源是什么?决定危机危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不同政策应对方式造成了哪些影响?各国面临哪些独特挑战?如何防范下一次危机的发生?针对这些问题,2018年10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8·国际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教训与挑战"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会议从全球、中国、欧洲、日本和美国五个视角回顾和总结了各国在金融危机中的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和探讨了识别潜在风险和防范未来经济危机的挑战与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文锋  刘薇  李海兵  
本文对"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这些观点主要涉及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未来展望、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判断、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对策五个方面,反映了当前对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最新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柴剑峰  
2018年10月14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共同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名家论坛(2018)平行论坛——"中国区域协调与合作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四川省社科学院共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会议由重庆社会科学院院长唐青阳研究员主持,四川省社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到会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为了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进一步繁荣土地资源管理事业,兹定于2011年9月28日至30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第十届全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中国土地科学论坛(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论坛)、改革开放中国土地管理高等教育三十周年暨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专业创办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文青  刘少波  
2008年12月21日,由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暨南大学金融系共同主办的"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对策"研讨会在广州召开。20余位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做主题发言。与会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小芬  
2009年5月7~8日,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举办"全球金融危机和金融监管框架改革"学术研讨会。与会中外学者立足于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和全球金融危机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展望,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全球金融体系的调整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综述如下。一、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影响和前景 1.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世界银行的DavidDollar认为金融危机主要源于IT泡沫破裂后美国宽松货币政策持续的时间过长,多年的低利率水平对经济繁荣起到了刺激作用。中国银监会张晓朴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源于"发起—分销"模式下失败的风险管理与监管。过去十多年间,美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业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晓东  
北京师范大学为纪念九十周年校庆。于1992年10月4日至6日举办了题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学术讨论会。期间,比较教育学组的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进行。研讨会由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教授和外教所副所长曲恒昌主持。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埃德蒙·金教授、我国著名外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晓洁  
1995年10月23日,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迎来了30周年所庆。来自中外的教育学者及比较教育专家聚集一堂,在英东教育大楼学术会议厅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由曲恒昌教授主持。陆善镇校长出席了大会并代表学校向中外来宾致欢迎辞。副校长王英杰向与会者介绍了该所三十年来的成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邱斌  张亮  刘修岩  陈健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对外贸易的持续扩大,中国正在寻求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并积极寻求新的动力机制和动能转换。与此同时,随着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全球化实践受阻,区域贸易协定、地缘政治兴起等带来新的摩擦和冲突,世界经济格局正迎来深刻的变革和复苏中的不确定性。此外,发达经济体缓慢地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发展中经济体正在快速追赶。在以上各类经济体发展的此消彼长中,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昊  信瑶瑶  
2015年10月30日至10月31日,第三届"上财经济史学论坛"暨《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全国2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90余位专家学者及学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元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报告会和学术研讨会──纪念亚非会议召开40周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纪念万隆会议40周年报告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4月18-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来自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及万隆会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明  
本文从宏观金融视角回顾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十年以来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变迁。从经济增长来看,全球经济在危机后复苏较为缓慢,2017年好不容易出现的协同性复苏很可能被中美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冲突打断,以至于全球经济依然不能摆脱长期性停滞的困扰。从宏观政策来看,大规模财政货币救市政策造成发达国家政府债务上升、发达国家央行资产负债表膨胀。目前美国与英国已经处于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过程中,而欧元区与日本尚未改变量化宽松与低利率政策。从金融市场来看,受到发达国家央行货币政策集体放松的推动,全球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价格在过去10年均经历了显著增长。目前发达国家股市与债市依然处于历史高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而人民币与美元是过去10年全球最强劲的一对货币。不降反增的市场风险(影子银行监管薄弱、大而不倒更加突出、与新交易新产品相关的风险等)、估值过高的美国股市与持续飙升的新兴市场国家杠杆率,构成了可能引爆下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三大潜在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培丽  
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市经济学总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2009)—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研讨会于2009年7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斐然  
2019年8月8日,由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院、海尔金控、青岛银行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题研讨会"在青岛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专业媒体以及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的150余位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对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刚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给亚洲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十年后的亚洲历经磨难又再次闪耀于世界经济舞台。本文首先回顾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过程与危害,然后重点阐述了亚洲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面临的诸多挑战,最后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国家安全与主权越来越表现为金融安全与主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