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4)
2023(5514)
2022(4593)
2021(4230)
2020(3688)
2019(8176)
2018(8036)
2017(16276)
2016(8690)
2015(10136)
2014(10028)
2013(10075)
2012(9545)
2011(8651)
2010(9359)
2009(9261)
2008(8100)
2007(7305)
2006(6815)
2005(6360)
作者
(23914)
(19493)
(19492)
(18752)
(12194)
(9243)
(9096)
(7433)
(7315)
(7151)
(6559)
(6408)
(6300)
(6169)
(6144)
(5964)
(5869)
(5631)
(5573)
(5543)
(5159)
(4855)
(4671)
(4584)
(4498)
(4453)
(4322)
(4320)
(4004)
(3895)
学科
(32279)
经济(32249)
(25950)
金融(25950)
(23749)
银行(23739)
(23285)
(23149)
管理(21508)
中国(20460)
(17652)
企业(17652)
方法(12808)
(11985)
数学(11853)
数学方法(11773)
中国金融(11117)
(11102)
(10043)
(8337)
贸易(8325)
(8248)
理论(7552)
业经(7494)
(7289)
地方(7266)
(7216)
财务(7200)
财务管理(7187)
企业财务(6904)
机构
学院(123266)
大学(121298)
(54614)
经济(53357)
管理(42043)
研究(41072)
中国(39868)
理学(34721)
理学院(34386)
管理学(33947)
管理学院(33719)
(29487)
(25668)
财经(22966)
(20705)
中心(20513)
科学(20464)
(20343)
(19064)
(18716)
金融(18715)
(18512)
经济学(18388)
银行(18053)
研究所(17907)
北京(17188)
财经大学(17093)
(16932)
经济学院(16887)
(16551)
基金
项目(69238)
研究(56730)
科学(52784)
基金(47022)
(38905)
国家(38519)
社会(34516)
社会科(32850)
社会科学(32843)
科学基金(32082)
(28013)
教育(27664)
编号(25161)
基金项目(24128)
(22920)
成果(21775)
资助(20373)
课题(18148)
自然(17421)
自然科(16981)
自然科学(16975)
自然科学基金(16648)
重点(16062)
(16053)
(16038)
(15874)
(15502)
项目编号(15471)
(15205)
教育部(14258)
期刊
(60627)
经济(60627)
研究(43939)
(32564)
金融(32564)
中国(27483)
(21145)
教育(19365)
管理(16237)
(15600)
学报(14440)
科学(12630)
大学(11905)
财经(11799)
技术(11438)
学学(11025)
经济研究(10553)
(10114)
农业(9975)
业经(9690)
(8573)
问题(8554)
国际(8550)
理论(8216)
实践(7432)
(7432)
职业(6590)
商业(6154)
(5974)
论坛(5974)
共检索到203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危慧惠  朱新蓉  
美国金融市场及与之相互依存的美国金融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金融及其高等教育的典范。然而,这次金融危机凸显出美国金融理论及教育有其不容忽视的局限和弊端。金融危机呼唤新理论的出现,要求新的理论指导新的金融教育及其实践。我国应对渐趋西方化的金融人才培养有一个全新的通盘考量,高校的金融教学应宏观微观并重,应辩证地掌握必要的金融模型,切勿迷信,更不能过度依赖金融模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玲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考验。应对这场全球性的危机,不仅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部署要求,同时也要发挥我国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培玉  
本文总结了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发达国家宏观经济金融管理工作的失误,展望了未来国际国内金融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中央银行工作的新挑战。针对基层央行人才培养与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基层央行履职能力,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建国  王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进入一个新的消费升级阶段。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为我国消费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应以此为契机通过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经济资源配置,推动我国消费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少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兴起及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关系,认为美元霸权不仅导致全球经济失衡,也导致了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然后,论述了当前美元霸权的动摇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最后,系统地阐释了后危机时期我国的金融战略,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建立证券金融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及建立混业经营的金融发展模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少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兴起及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关系,认为美元霸权不仅导致全球经济失衡,也导致了2 0 0 8年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然后,论述了当前美元霸权的动摇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最后系统地阐释了后危机时期我国的金融战略,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建立证券金融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及建立混业经营的金融发展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永进  葛兆强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在使得主要国家金融体系遭受重创的同时,也揭示出发达国家金融体制的某些缺陷和未来改革趋向。在反思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各国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应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继续推进金融综合化经营制度的实施;不断深化国有化金融机构改革;适应金融全球化要求,加快金融基础建设;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升金融监管水平;继续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与薪酬激励;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的投资结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林  任新建  
本文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演变路径、传导机制、影响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对金融危机的应对模式进行了归纳,对金融危机的新自由主义本质进行了深刻剖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恰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成了以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新国际劳动分工体系,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全球生产供给与有效需求失衡是催化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目前,国际劳动分工新的均衡机制尚未浮现,经济全球化继续向深入方向发展。在此条件下,全球金融危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向均衡化方向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延续危机之前的基本走势,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向西、向北方向移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保持领先态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汪宜丹  黄志斌  
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金融危机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国际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趋势,提出中国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华民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由于缺乏吸引流动性的新兴产业,本次调整有可能是长期的;由于有国际货币金融乘数效应和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必须全球共同救市。中国近期所做的价格调整是失败的,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也是无效的,投资与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为此,需要进行产量调整,并通过恢复利率平价、降低税率平价来维持出口竞争力。人民币是被美元渗透的货币,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国际货币,再加上人民币缺乏微观基础,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明智的选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岩  
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是导致近几次重大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加强金融监督、防范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性应对问题。本文在国际、区域等方面从法律角度分析了这些应对之策 ,并提出我国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化解金融风险的具体法律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军  高谦  
全球养老基金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新世纪以来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在本轮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的养老基金遭受了重大损失。DB型养老基金的筹资率大幅下降,筹资不足将成为政府和企业的负担;DC型养老基金的投资损失对即将退休的缴费人有长期负面影响。危机后养老改革需要继续朝着建立多支柱养老体系的方向,推进养老基金多元化,增强养老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克文  周朔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澳大利亚《月刊》(Monthly)杂志2009年2月号上发表了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长篇论文,系统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的经济理论根源,认为过去主宰西方世界30余年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至此宣告破产。西方国家应借此契机强化政府职能,增加市场干预,强化金融监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鲁直  
始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化进程的问题,引起对全球化问题的争论。究竞应怎样看全球化,金融危机是不是全球化的第一次大危机,对中国改革开放有何启示?本文认为,全球化和金融危机都是战后特别是冷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必须把它们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框架之内来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