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30)
2023(9864)
2022(8118)
2021(7572)
2020(6226)
2019(13776)
2018(13083)
2017(24679)
2016(12641)
2015(14143)
2014(13181)
2013(12985)
2012(11702)
2011(10687)
2010(10595)
2009(10347)
2008(9042)
2007(7590)
2006(6732)
2005(6283)
作者
(32457)
(26727)
(26675)
(25478)
(16885)
(12846)
(12066)
(10361)
(10220)
(9287)
(9201)
(8819)
(8500)
(8467)
(8308)
(8158)
(7855)
(7833)
(7586)
(7293)
(6594)
(6370)
(6320)
(6145)
(6069)
(5978)
(5817)
(5626)
(5333)
(5282)
学科
(51536)
经济(51490)
管理(32325)
(32074)
(26555)
金融(26554)
(25671)
企业(25671)
中国(24605)
(23751)
银行(23742)
(23139)
方法(20778)
数学(18914)
数学方法(18796)
(14636)
(14274)
贸易(14259)
(14079)
(13822)
(13318)
业经(11409)
中国金融(11299)
地方(9652)
(9526)
财务(9503)
财务管理(9491)
农业(9286)
企业财务(9070)
(8803)
机构
学院(167870)
大学(166975)
(81641)
经济(80355)
研究(62117)
管理(60117)
中国(56750)
理学(51219)
理学院(50718)
管理学(50023)
管理学院(49729)
(36949)
(34849)
科学(32594)
(29989)
中心(29897)
财经(29693)
经济学(28179)
(27339)
研究所(27263)
经济学院(25515)
(23730)
北京(22546)
财经大学(22460)
(22239)
(22179)
(22037)
金融(21863)
(20125)
师范(19955)
基金
项目(110270)
科学(87960)
研究(84010)
基金(82849)
(71702)
国家(71166)
科学基金(60894)
社会(56901)
社会科(54287)
社会科学(54281)
基金项目(41899)
(39729)
教育(37697)
自然(35843)
自然科(35101)
自然科学(35090)
自然科学基金(34501)
资助(34408)
(34005)
编号(32913)
成果(26836)
(25804)
国家社会(25377)
重点(25363)
(25000)
中国(24341)
(23882)
教育部(22905)
课题(22660)
创新(22491)
期刊
(85463)
经济(85463)
研究(55385)
(33830)
金融(33830)
中国(33771)
(27557)
(22926)
管理(22779)
学报(22135)
科学(22079)
大学(17582)
经济研究(16656)
学学(16628)
农业(15461)
教育(15259)
财经(15224)
(13226)
(12630)
国际(12479)
业经(12433)
技术(12221)
世界(11293)
问题(10829)
(8823)
理论(7740)
技术经济(7367)
统计(7304)
现代(7058)
商业(6754)
共检索到262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俞乔  
过去一百多年世界经济史的启示是:各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经济全球化,以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为基础的金融市场全球化则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自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全局性公共产品,多是人类设计的产物,以3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就会出现大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或重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西  
为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必须要有短期与中长期结合的视角。原因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之中,中长期对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积极作用和促进市场供求的平衡。结合的具体方法,即重视新型的城镇化;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市场化方向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推进国际化,走向良性发展轨道。在结合过程中,要关注制定好短期措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用中长期规范管理制约短期应急管理中的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锡军  宋晓玲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形成冲击的同时,也将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选取与国际货币地位决定因素密切相关的各项指标,对危机演变过程中主要国际货币国家和中国进行纵、横向对比分析。分析显示,金融危机之下人民币国际化机遇大于挑战。中国应抓住机遇,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婷  徐修德  
经历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世界经济逐渐复苏,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中国对日服务外包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析了中国对日服务外包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机遇,并提出了加快人才培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组建战略联盟等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转型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勇  
对经济学者来说,当下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极富挑战的时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更多是防过热、防通胀,重点是抑制蓬勃的增长动力不至失控,增长几乎不用担心。危机过后,可谓新旧问题交织,长期短期矛盾杂陈,国际国内互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概括来说,这几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郑秉文  
金融危机对全球养老金影响巨大,总资产从2007年底的34.77万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初的29.88万亿。但受损情况很不平均:公共养老金最小,企业养老金最大,主权养老基金较大,根本原因在于投资策略和投资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国际经验对中国养老金的分类投资管理带来重要启示:基本养老保险中的统筹基金应以国债型投资为主,账户基金应加速市场化进程;企业年金应完善治理结构和扩大税优政策;全国社保基金应尽快充实和拓宽投资渠道。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谢仍明  马亚西  
本文运用2000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3季度的数据对M2、M1、M0的货币需求方程分别进行了估计,考察了何种测算指标对应的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从而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M2和M0的需求方程存在着较明显的协整关系,M1需求方程的协整关系不强;M0与实际GDP、名义利率、预期通胀率存在着较为稳定的短期均衡关系。虽然M0和M2都存在稳定的长期需求方程,但由于M2的短期需求方程不稳定、而M0的短期需求方程较稳定,因而在进行短期的货币政策评估时,宜将M0作为主要中介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边卫红  
2008年以来,持续1年多的美国次债危机进一步演化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在危机中借鉴历史经验与创新并举,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救市行动。时至今日,政府救市规模和直接介入的程度还在不断加大,金融危机仍在继续,经济衰退还在蔓延,各国政府也还在救市和刺激经济的政策中艰难抉择。我们认为,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政府的决策充满了矛盾和失误。由于准备不足,政府在仓促应战中出现决策瑕疵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对危机的性质和规模都严重低估,缺乏全局和宏观的视野,对救市措施缺乏整体的框架和指导,这不仅对救市的效果产生影响,也为未来埋下隐患。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余瑞玉  
2009年7月8-9日,由商务部与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邀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共同承办了会计服务分论坛。会计服务分论坛旨在促进内地和香港两地会计服务业交流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寻求两地会计服务业相互合作共渡危机的机会,推动两地会计服务业的共同发展。商务部服务贸易司、香港会计师公会、福建省注协以及内地和香港多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了演讲。现将演讲稿摘要编发,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二明  王文彬  
当前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带来资产损失与风险警示的同时,也带来了银行业并购的机遇和挑战金融危机重创全球金融机构在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很多著名国际金融机构因投资损失而陷入困境,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花旗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曾经被全球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伍戈  
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大幅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及放松银根以刺激经济,但目前政策的实际效果尚未明显体现。在此背景下,部分国家为了使自己尽快摆脱危机,提出了一些有明显保护主义倾向的方案,与西方国家一直积极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背道而驰。本文对近期国际社会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趋势、支持保护主义的学术观点及其影响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育川  
两年以前我们还在庆贺亚洲奇迹的成功——几十年建立在人们误以为是完善的经济基础上的强劲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自由化的市场以及全知全能的政府干预。一年前我们则热衷于谈论亚洲金融危机的独特性———源于亚洲国家私人部门、金融体系以及公司制度的结构性缺陷。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国雄  
由美国引起的这场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波及方方面面,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国际到国内,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从进出口贸易到国内市场,无一不受波及和影响,都面临着考验和挑战。如何应付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中国零售业必须面对的首要任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洪波  刘欣欣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实施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揽子计划可以概括为:全方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来应对金融危机。具体的应对措施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