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1)
- 2023(10238)
- 2022(8594)
- 2021(7981)
- 2020(6595)
- 2019(14669)
- 2018(14121)
- 2017(27237)
- 2016(14110)
- 2015(15666)
- 2014(14961)
- 2013(14967)
- 2012(13583)
- 2011(12437)
- 2010(12358)
- 2009(12062)
- 2008(10876)
- 2007(9340)
- 2006(8338)
- 2005(7851)
- 学科
- 济(57195)
- 经济(57143)
- 业(34976)
- 管理(34885)
- 企(27980)
- 企业(27980)
- 融(27470)
- 金融(27466)
- 中国(25302)
- 银(24806)
- 银行(24794)
- 方法(24240)
- 行(24136)
- 数学(21972)
- 数学方法(21802)
- 财(15586)
- 农(15167)
- 贸(15045)
- 贸易(15029)
- 易(14833)
- 制(14552)
- 业经(12362)
- 中国金融(11398)
- 地方(10308)
- 农业(10208)
- 务(10036)
- 财务(10001)
- 财务管理(9989)
- 企业财务(9539)
- 学(9441)
- 机构
- 大学(191068)
- 学院(191015)
- 济(91383)
- 经济(89873)
- 研究(70821)
- 管理(68321)
- 中国(65059)
- 理学(57782)
- 理学院(57213)
- 管理学(56326)
- 管理学院(55999)
- 财(42164)
- 京(39889)
- 科学(38290)
- 所(35139)
- 中心(34164)
- 财经(33954)
- 研究所(31947)
- 经济学(31551)
- 经(31211)
- 经济学院(28570)
- 农(28238)
- 融(26082)
- 江(25944)
- 北京(25884)
- 财经大学(25740)
- 金融(25674)
- 院(25194)
- 银(23767)
- 业大(23724)
- 基金
- 项目(124394)
- 科学(98189)
- 研究(93037)
- 基金(92849)
- 家(80885)
- 国家(80297)
- 科学基金(68118)
- 社会(62278)
- 社会科(59434)
- 社会科学(59427)
- 基金项目(47071)
- 省(44908)
- 教育(41980)
- 自然(40826)
- 自然科(39968)
- 自然科学(39957)
- 资助(39553)
- 自然科学基金(39283)
- 划(38454)
- 编号(36246)
- 成果(30111)
- 部(29036)
- 重点(28527)
- 国家社会(27631)
- 发(27552)
- 中国(26503)
- 创(26451)
- 教育部(25642)
- 性(25050)
- 课题(25036)
共检索到299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孔立平
金融危机使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着贬值的风险,如何通过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调整来缓解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是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海勒—奈特模型和杜利模型,对影响储备币种结构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考虑外汇储备风险和收益的同时,综合考虑我国的贸易结构、外债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结构和汇率制度对我国外汇储备进行最优币种结构配置,提出了中国当前合理的储备币种权重,并提出从长期看应逐步减持美元、增持欧元、同时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张成思
本文针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格局变化,提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概念,阐明新型金融危机独有的特征,指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显示,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应该向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方向调整,尽管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发展已经为人民币将来走向国际化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外汇储备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志明 王大生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增长形态上近似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本文以亚洲金融危机为界线,将样本区间划分为1995-1998年和1999—2005年两个时段,就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别进行协整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仅在第二个时段1999—2005年,基础货币供给量与外汇占款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于基础货币供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货币供给 协整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海青
本文首先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外汇储备与实际有效汇率,结果表明2007年外汇储备存量更高和2008年外汇储备流量增加更多的国家,在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时保持了更稳定的汇率。在进一步对外汇储备与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做了面板数据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外汇储备可以降低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率,但这种效应是非线性的;更高的外汇储备充足率代表在危机状况下实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更大潜力;其他经济变量如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货币供应量的波动降低、贸易条件的改善以及国内金融深化程度的加强都能降低有效汇率的波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喻海燕 朱孟楠
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增大,对一国外汇储备管理目标、管理策略和投资方式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追求储备管理收益性目标的考虑,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对本国外汇储备投资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度,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又给各国储备资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各国储备管理增加了困难。全球金融危机到底对我国外汇储备投资产生了什么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究竟是亏损还是收益?思考这些问题,客观评价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效益,进而改革外汇储备管理机制,意义非常重大。本文从实证角度对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和成本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的净收益,并对今后的投资策略与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外汇储备管理 成本 收益 投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春方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与影响社会责任水平的内外部因素,包括企业规模、经营年限、创新能力、出口强度、管理能力、财务绩效、产品竞争水平、政府干预、法制环境等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出口行为、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财务状况等因素对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社会责任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月江
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提问时指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把巨额资金借给美国,十分担心美元资产的安全,中国要求美国保持信用,信守承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大贤
截至2008年9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1.9万亿美元,比年初增加了3773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33%,超过了世界主要七大工业国(G7)外汇储备规模的总和。近年来,由于外贸顺差持续增加,中国一直在被动增持美国国债。美国经济的持续衰退以及财政赤字的扩大,将导致中国所持美国国债面临大幅贬值的风险。外汇储备承载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物质财富,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动力和货币基础。外汇储备庞大的规模、快速增长的势头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给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路和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志明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外汇储备在经历了短暂的低增长后又恢复了高增长的势头 ,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各国外汇储备高增长是近年来世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现象。东亚金融危机推动了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 ,外汇储备高增长又使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因此在外汇储备高增长条件下我国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内部协调
关键词:
东亚金融危机 中国 外汇储备 高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海青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亚外汇储备库的筹建和增资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东亚地区资金救助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东亚区域加强合作、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决心。本文研究东亚外汇储备库的缘起、基础和成立过程,对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意义和制度安排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中国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东亚外汇储备库 制度安排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梁珊珊
2010年以来,我国CPI走势屡创新高,一方面这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的粮食减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外巨额流动性投放以及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经济体内流动性充裕有关。本文以外汇储备变动为切入点,对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和物价走势进行分析,考察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物价波动 外汇储备 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彬
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面对美元的大幅贬值,如何合理利用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对外汇储备的正确认识,并讨论了高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国民经济带来的风险,最后从合理利用外汇储备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认为当前应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来建立国家物资储备和国家主权养老基金,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或者建立外汇平准基金等。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外汇 投资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李佳 王庆皓
中国的外汇储备量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后已达到相当高的规模,如何适当降低中国高额外汇储备并提高外汇储备利用效率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的实际外汇储备量已经偏离其最优规模。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运用外汇储备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是化解高额外汇储备、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期 外汇储备 适度规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晓燕 徐欢
采用带约束条件的均值-方差模型估算2001—2011年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实证过程包括三项改进:兼顾央行的多重目标,构造涵盖均值方差法和交易法的优化框架;建立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两个基本模型;对货币收益率做出两种假设——汇率服从随机游走、央行对汇率有完全预期。研究表明:单从收益-风险角度考虑,最优投资组合以韩元和英镑为主;如果考虑外债结构、贸易结构和汇率制度等约束条件,美元在最优币种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币种结构 均值-方差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健 蒲姝
1994-1997年,我国外汇储备大约每年增长300亿美元左右,年增长率超过两位数。1998-2000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量明显减少,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速减缓,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