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0)
2023(9185)
2022(7559)
2021(6943)
2020(5403)
2019(11798)
2018(11400)
2017(22359)
2016(11421)
2015(12543)
2014(11851)
2013(11505)
2012(10168)
2011(9170)
2010(9313)
2009(9032)
2008(7780)
2007(6705)
2006(5944)
2005(5457)
作者
(28618)
(23613)
(23511)
(22469)
(14752)
(11297)
(10777)
(9034)
(8852)
(8372)
(7991)
(7885)
(7395)
(7271)
(7263)
(7173)
(7127)
(6877)
(6783)
(6625)
(5838)
(5688)
(5595)
(5544)
(5322)
(5236)
(5202)
(5123)
(4659)
(4641)
学科
(43675)
经济(43641)
(30004)
管理(29431)
(26521)
金融(26519)
(24917)
企业(24917)
(23352)
银行(23348)
(22740)
中国(18985)
方法(15208)
数学(13452)
数学方法(13310)
(13100)
(12420)
(12274)
业经(11204)
中国金融(11107)
(10658)
贸易(10643)
(10438)
地方(10235)
农业(9110)
(9033)
(8818)
财务(8793)
财务管理(8784)
企业财务(8381)
机构
学院(148125)
大学(143002)
(64289)
经济(62905)
管理(52892)
研究(49150)
中国(46175)
理学(44746)
理学院(44371)
管理学(43652)
管理学院(43409)
(31390)
(27990)
科学(25644)
中心(25412)
财经(24919)
(23318)
(22625)
(22011)
(21697)
金融(21625)
(21408)
经济学(21011)
银行(20992)
研究所(20845)
(20729)
(19616)
经济学院(19118)
财经大学(18741)
(18679)
基金
项目(95887)
科学(75571)
研究(75560)
基金(68455)
(57923)
国家(57395)
科学基金(49595)
社会(48700)
社会科(46392)
社会科学(46385)
(38451)
教育(35036)
基金项目(34879)
编号(32193)
(31394)
自然(28972)
自然科(28334)
自然科学(28330)
资助(28056)
自然科学基金(27818)
成果(26452)
课题(22394)
(22143)
重点(22014)
(21444)
(21062)
(20801)
国家社会(20139)
项目编号(20133)
创新(19954)
期刊
(71300)
经济(71300)
研究(46581)
(36705)
金融(36705)
中国(28836)
(23688)
(21236)
管理(19412)
学报(17844)
教育(17082)
科学(16971)
大学(14517)
学学(13872)
农业(13596)
业经(12540)
经济研究(12466)
技术(12296)
财经(12110)
(10428)
国际(10147)
(9176)
问题(8632)
理论(7660)
世界(7287)
商业(7070)
(6918)
论坛(6918)
实践(6880)
(6880)
共检索到232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当前的"美元体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具有可持续性。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美元体制"下,东亚各经济体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美元体制"的主要受益者和支撑者,也自然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受害者。现阶段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东亚各经济体尚不具备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能力;同时,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应改变应对危机的实用主义哲学,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目标进行更加长远的路径设计,在区域整体层面和局部层面两个层次上加快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发展。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使中国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但其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能否进行顺利的调整,使中国成为能够替代美国的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的提供者,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中日两国能否比较顺利地开展汇率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东亚地区复杂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决定了该地区难以出现"一家独大"式的货币合作模式。因此,中日两国的协调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未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从东亚金融合作的历程看,东亚金融合作是在东亚金融危机中诞生,又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不断发展的。尽管东亚金融合作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进展,但此次金融危机对金融全球化下东亚各国如何进一步推进区域金融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在分析东亚金融合作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对如何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祝小兵  
本文从东亚金融合作抵御金融危机的路径入手,分析了"清迈倡议"下货币互换的本质及缺陷,讨论了区域流动性安排的新制度——东亚外汇储备库其实质是将各国间现存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网络进行统合,由区域协议网络转向单一协议。如果东亚外汇储备库最终能够建立起来,这将使得东亚金融合作进程完成对"清迈倡议"的超越,首先是CMI框架下危机救援机制得到扩展和强化,其次是新机制将成为迈向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新功  
在国际生产体系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始终不能摆脱美元,造成货币错配。解决货币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场、建立合作基金等是该区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习辉  
东亚各经济体过去高度依赖美元,积累了大量美元储备,其实质是美国对东亚地区的货币扩张,向东亚国家征收铸币税。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后,为刺激经济发展,欧美国家普遍采用量化宽松政策,其结果意味着向储备持有国征收通货膨胀税,将危机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消化。在这种货币竞争格局之下,深化东亚货币合作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浩余  
近年来,发生于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引起了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与股市很大的波动,它是继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风暴。本文阐述了次贷危机它对东亚经济的影响,提出东亚各经济体应对次贷危机所应采取的措施:只有进一步推进东亚货币合作进程,才能最为有效地防止危机再次发生,保证东亚地区经济的稳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小雪  
本文就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合作应从贸易结构的转变开始,从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以及汇率合作等方面进入,通过平行货币的过渡,进而推动亚洲货币单位的建立与使用,这是当前较为可行的合作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强  
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的以美联储为主导的金融调控方式及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畸形发展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固有缺陷。化解本次金融危机的出路在于,各国之间要加强政策协调和进行国际货币体制改革,各国央行要采取协调合作的干预措施,共同制订新的国际金融条例,建立广泛的国际金融合作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货币的发展及其监管困境,接着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雪峰  陈晞  邱巍  
文章在分析了两岸金融合作现状后,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大三通的机遇面前,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更需加强,并提出两岸金融合作的制度框架,为合作制定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提供参考。文章具体阐述未来两岸合作的发展路径,为两岸金融的合作和共同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艳杰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美国金融危机经由世界货币美元传递发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由于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和美元发行约束机制的缺乏,美元本位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呈递减效应,并使全球经济与美国高度联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呈现多极化、货币区域化、竞争化的特征。国际货币体系调整的本质是比较经济优势变化下世界政治格局的变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钟伟  胡松明  
东亚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弱点和政府在推进金融深化中的监管不当。在未理清本国银企关系并进行金融重组前,在缺乏可持续汇率形成机制前,政府应以保持适度储备、防止金融泡沫、坚持金融约束为手段,向金融开放稳健过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兆量  
经历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东亚金融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的基础是广泛存在的泡沫经济。金融业的全球一体化,离岸金融中心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国际炒家的掀风作浪,加剧了危机的深度。中国由于实质经济比较稳固,对金融业开放持谨慎态度等原因,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要求中国尽快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盛斌  
一、货币预期性冲击模型——理论框架90年代的货币危机(1992年的欧洲货币联盟、1994年的墨西哥和1997年的东南亚国家和韩国)引发了人们对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预期性冲击(speculativeatack)模型的关注。它的核心思想是用来解释外汇投机...
[期刊] 改革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萨莫斯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马丁·费尔德斯坦  杰弗里·萨克斯  
东亚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国际讨论国际争论带来令人深思的问题本刊编辑部发端于1997年7月泰国货币动荡的东亚金融危机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之多,堪称战后之冠。在过去的十多年到二十年的时间中,东亚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几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