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1)
2023(7972)
2022(6545)
2021(6140)
2020(5195)
2019(11569)
2018(11616)
2017(21355)
2016(11777)
2015(13042)
2014(13245)
2013(12475)
2012(11539)
2011(10471)
2010(11115)
2009(10975)
2008(10139)
2007(9126)
2006(8627)
2005(8225)
作者
(32605)
(27170)
(26670)
(26142)
(17100)
(12938)
(12468)
(10485)
(10375)
(9928)
(9254)
(9227)
(8895)
(8874)
(8833)
(8414)
(7957)
(7829)
(7795)
(7586)
(7185)
(6689)
(6554)
(6314)
(6240)
(6130)
(6084)
(6011)
(5561)
(5520)
学科
(40591)
经济(40519)
管理(30113)
(28911)
(26656)
金融(26649)
(24742)
企业(24742)
(24383)
银行(24363)
(23726)
中国(21300)
(17191)
(14646)
(12483)
(12481)
地方(11432)
中国金融(11101)
业经(10933)
方法(10931)
理论(9513)
(9505)
体制(9302)
数学(8975)
数学方法(8823)
(8633)
财务(8592)
财务管理(8574)
(8297)
制度(8295)
机构
大学(153137)
学院(153065)
(62453)
经济(60825)
研究(59510)
中国(52580)
管理(51071)
理学(41357)
理学院(40875)
管理学(40128)
管理学院(39830)
(35425)
(33695)
科学(33374)
(30779)
中心(28882)
研究所(27399)
(27191)
(27156)
财经(25701)
(23157)
北京(21963)
(21946)
(21752)
(21741)
(21658)
师范(21384)
银行(21178)
农业(20923)
业大(20311)
基金
项目(92416)
研究(71861)
科学(71006)
基金(63814)
(55595)
国家(55032)
科学基金(45553)
社会(43868)
社会科(41508)
社会科学(41501)
(37092)
教育(33879)
基金项目(31952)
(31007)
编号(30243)
成果(27734)
自然(27008)
资助(26846)
自然科(26382)
自然科学(26370)
自然科学基金(25883)
课题(22923)
重点(21669)
(20846)
(20162)
(20112)
(19567)
(19102)
项目编号(18642)
创新(18317)
期刊
(77458)
经济(77458)
研究(56145)
中国(41868)
(35146)
金融(35146)
(28731)
教育(26916)
(25942)
学报(24250)
管理(21127)
科学(20643)
大学(18689)
学学(17064)
农业(15713)
技术(13510)
财经(13314)
经济研究(12222)
业经(11616)
(11501)
问题(9548)
国际(9066)
(8531)
(8257)
论坛(8257)
理论(8191)
职业(8117)
图书(8080)
(7883)
世界(7682)
共检索到271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扬  
发端于美国,如今仍在蔓延和深化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暴露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且再次凸显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处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边缘"地带上的亚洲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葛华勇  
不能寄希望在短期内对现行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改革方向比较现实的可能是进行局部改良。总体目标应该是:推动持续改革,实现各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坚持广泛参与,实现各国在国际经济和金融规则制定中权利的平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斌  
后危机时代,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我国政府需要从长远的战略视角来研究和剖析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及我国金融开放等问题,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过程的同时,应当辩证地看待改革可能带来的效果。一方面,我们应以亚洲区域内经济金融合作的不断推进为契机,着力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另一方面为了保持中国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应加快黄金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决策和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坚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冲击使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显现出来 ,要求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改革的焦点集中于国际金融体系三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这三大机制是 :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预警和监测机制、国际金融危机的救援机制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地区协调与合作机制。本文结合亚洲金融危机中出现的问题 ,论述这三大机制建立和完善的意义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毅来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发,这些危机的原因除了发生危机的国家的内在因素之外,更主要的还与其外在的整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存在着的巨大构造性缺陷息息相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谷亚光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受到了较大的考验。为适应国际金融形势变化,提升我国金融业整体竞争力,必须加快推进金融体系改革,重点应考虑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不良资产处置体系,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并明确其发展定位和管理机制。为确保金融改革顺利进行,应同时建立金融资产监管体系,尤其要建立健全我国金融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立金融类企业国有资本监督与管理机构,是金融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应该重点加以完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蓉  
一、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是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金融名存实亡。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鹏  魏蓉蓉  甘静  
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使国际社会清晰认识到世界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这同时也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充分利用世界大多数国家强烈呼吁改革当前金融体系,化危为机,改变在现行金融体系下的困境,通过必要的策略性选择,实现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成功破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现在又开始恢复动力。近期的自由化措施旨在缓解金融抑制、带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推动自由化的部分措施已经生效。有限的利率自由化已经令银行提升存款利率以吸引存款,而人民币日交易区间的加大也已使得货币灵活性增强。然而,温州和前海的试验性金融改革仍然进展缓慢。预期金融自由化将会继续,因此中国政府应充分考虑到改革顺序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中国应该依照惯例优先放开国内金融体系,然后是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不过,欧美经济的某些尾端风险或将阻碍改革进程。金融自由化虽然可能会给银行业的净息差和总体利润带来压力,但同时也会给零售银行、投资银行等业务带来新的商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建勋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贸易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环境的逐步改善,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条件正在不断成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敏  
20世纪90年代,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逼迫下印度进行了金融改革,从而使印度金融体系的效率、竞争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实现经济自由化改革以来,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进入本世纪以来,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了8%,成为继中国之后世界经济增长的又一个亮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办兴  汪兴隆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观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礼明  
亚洲金融动荡留给了人们许多思考。其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以"本币打击本币"是国际投机者冲击一国货币汇率的关键性条件,"金融市场接触传染"又成为传导和加剧动荡的媒介。我国作为亚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场动荡必然对我国的外贸格局、利用外资、外汇储备等方面造成各种间接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这是改革的时代,也是开放的时代,更是改革和开放深度融合的时代。改革开放带来我国前所未有的发展,也是未来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动力和定力。开放促进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为冲破传统思想藩篱,融合外部世界积极力量,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政策,不断更新体制、机制和观念。今天,改革开放又处于新的时代和历史方位,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需要以更加协同的框架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占忠  张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