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1)
- 2023(9456)
- 2022(7783)
- 2021(7028)
- 2020(5963)
- 2019(12986)
- 2018(12900)
- 2017(24702)
- 2016(13307)
- 2015(14805)
- 2014(14817)
- 2013(14969)
- 2012(13832)
- 2011(12041)
- 2010(12422)
- 2009(12150)
- 2008(12211)
- 2007(11153)
- 2006(9977)
- 2005(9148)
- 学科
- 业(79135)
- 企(62722)
- 企业(62722)
- 济(60963)
- 经济(60888)
- 管理(49603)
- 农(44778)
- 农业(29873)
- 业经(27207)
- 方法(22709)
- 财(19907)
- 务(15723)
- 财务(15711)
- 财务管理(15701)
- 技术(15405)
- 数学(15129)
- 数学方法(15027)
- 企业财务(14821)
- 中国(14118)
- 策(13727)
- 制(13531)
- 地方(12395)
- 体(11749)
- 划(11745)
- 和(11380)
- 理论(10874)
- 企业经济(10616)
- 贸(10252)
- 贸易(10244)
- 经营(10103)
- 机构
- 学院(202554)
- 大学(190897)
- 济(84958)
- 经济(83509)
- 管理(82435)
- 理学(70779)
- 理学院(70139)
- 管理学(69255)
- 管理学院(68899)
- 研究(65071)
- 农(54455)
- 中国(52615)
- 农业(42126)
- 科学(40364)
- 京(40013)
- 江(39357)
- 财(37081)
- 业大(36969)
- 所(33965)
- 中心(30818)
- 研究所(30705)
- 财经(29175)
- 经(26296)
- 州(26068)
- 农业大学(25504)
- 经济管理(25491)
- 省(25271)
- 业(23789)
- 经济学(23453)
- 北京(23005)
- 基金
- 项目(133197)
- 科学(105871)
- 研究(98378)
- 基金(96267)
- 家(83784)
- 国家(82826)
- 科学基金(72042)
- 社会(64530)
- 社会科(60794)
- 社会科学(60781)
- 省(57163)
- 基金项目(51518)
- 自然(46139)
- 自然科(45052)
- 自然科学(45041)
- 自然科学基金(44300)
- 划(44292)
- 教育(42048)
- 编号(40615)
- 资助(37535)
- 业(35734)
- 创(31102)
- 农(30944)
- 发(30834)
- 成果(30439)
- 重点(29672)
- 部(29038)
- 创新(28046)
- 课题(26801)
- 制(26386)
- 期刊
- 济(108184)
- 经济(108184)
- 农(58338)
- 研究(53134)
- 中国(40900)
- 农业(40068)
- 管理(32521)
- 学报(31793)
- 财(30730)
- 科学(30420)
- 业经(26321)
- 大学(24480)
- 学学(23851)
- 业(20579)
- 融(20294)
- 金融(20294)
- 技术(19143)
- 问题(14479)
- 财经(14215)
- 经济研究(13808)
- 农村(13644)
- 村(13644)
- 农业经济(13606)
- 教育(13180)
- 技术经济(12490)
- 经(12305)
- 世界(12022)
- 版(11847)
- 现代(10992)
- 资源(10498)
共检索到307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雯珺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1 300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鱼共生,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稻鱼共生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雯珺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1 300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鱼共生,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稻鱼共生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Frank van Schoubroeck 梁洛辉 Mary Jane Dela Cruz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亚洲许多地方一直有在稻田中养鱼(并作或连作)的传统。据历史记录和考古研究成果,中国稻田养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稻鱼共生系统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生产方式,而且还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稻鱼共生系统可以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功能: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营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防止疟疾传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病虫害控制,促进授粉过程,促进碳氮循环,水土保持,以及文化传承和休憩等。但是,正像其他许多传统农业技术一样,由于受到快速经济增长、城市化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稻鱼共生系统也面临着严峻威胁。中国是联合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国家之一,浙江省青田县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英 孙业红 苏莹莹 焦雯珺
旅游解说是实现旅游目的地与游客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发现和挖掘解说资源是旅游目的地解说系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社区居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对遗产地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最为了解。鉴于此,文章运用欣赏式探询研究方法,从遗产地社区参与的角度探究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区龙现村社区居民认知的旅游解说资源以及当地社区可参与旅游解说的途径。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解说资源和辅助旅游解说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解说资源体系,并以龙现村实地调研获取的第一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与可视化空间分析与展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遗产地社区参与旅游解说的相关途径。分析发现,农业文化遗产社区认知中的解说资源更具象化,多与社区居民自身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龙现村解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村庄内聚集式分布和村庄周边块状分布为主,集聚程度从居民居住地向村外梯度递减。这为旅游解说资源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建立和完善农业文化遗产解说体系奠定基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敏芳 邹爱雷
本文简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情况,介绍了GIAHS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现状,总结了10年来浙江省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和发展的经验,提出GIAHS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6月被FAO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山区,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田鱼之乡。青田稻田养鱼具有2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先民利用种植水稻,同时养殖鲤鱼(俗称田鱼),培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鱼种"青田田鱼",创造了稻鱼共生技术,并诞生了"尝新饭"、"祭祖祭神"、"青田鱼灯"等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青田稻田养鱼是典型的稻鱼共生,以稻养鱼,以鱼促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王旭海
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刚刚引起关注的遗产类型。学术界对该类遗产的研究才刚起步,其中关于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方面的研究更少。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合理开发能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区域社会经济各要素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讨论了“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目前遗产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地区GDP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就业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青田县区域经济较为落后、华侨之乡带来的适龄劳动力缺乏对于旅游资源有保护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欣 闵庆文 吴殿廷 王旭海
文章探讨了对农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特殊性,确定了在保护遗产的使命之下进行旅游开发的方式。文章认为:青田农业遗产旅游是一种综合型的生态旅游,而且以社区旅游的模式来组织旅游活动较合理。最后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思路和建议:通过典型生态旅游社区的构建,展示一个世外山村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游客在村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充分接触中感受生活,营造现代人精神回归的心灵家园。在人与自然和谐系统之下,梳理出景区的旅游产品体系,包括研修教育、山村风情体验、乡土娱乐、山水休闲和文艺部落休闲等5个主要部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伟玮 闵庆文 白艳莹 刘某承
随着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被FAO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这一世界级的品牌对当地农村社区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区龙现村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当前龙现村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不断完善保护和发展规划、加强宣传教育、平衡传统农业保护与产业化发展、适度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及加强遗产地政策和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斯迪 高谦 卜令飞 徐冠洪 蔡传国 范坷 刘其根
为揭示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动态以及鱼类引入的影响,实验在2020年12月和2021年4、7、9月对当地的稻-田鱼田、稻-马口鱼田和水稻单作田的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样,鉴定、统计和分析该系统中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及相关多样性指数。通过4个季节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门30种和大型底栖动物3门9种。浮游动物包括轮虫16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6种,其中近邻剑水蚤、中型小剑水蚤、萼花臂尾轮虫为全年优势种,平突船卵溞、光滑平直溞和大肚须足轮虫为季节性优势种。大型底栖动物包括寡毛类2种、摇蚊3种、腹足类3种,其中全年3种优势种为苏氏尾鳃蚓,霍普水丝蚓和黄色羽摇蚊。在4次调查取样期间,稻-田鱼、稻-马口鱼及水稻单作田这三类稻田系统中浮游动物的香农-威纳指数(H′_(1))、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_(1))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_(1))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9~4.1、0.81~0.93和0.67~0.93。浮游动物两种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值在稻-田鱼和稻-马口鱼田中均出现在水稻移栽前(4月),水稻单作田中则出现在水稻扬花期(9月);其最低值在稻-田鱼和稻-马口鱼田中均出现在水稻成熟收割前(12月),水稻单作田则在水稻拔节期(7月)。三种类型实验田的浮游动物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在水稻移栽前最高,成熟收割前最低。三类稻田系统中大型底栖动物的香农-威纳指数(H′_(2))、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_(2))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_(2))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6~2.24、0.56~0.77和0.52~0.75。大型底栖动物两种多样性指数的峰值在三类稻田中均出现在水稻扬花期;在稻-田鱼和稻-马口鱼田中其最低值出现在水稻移栽前,水稻单作田的最低值则在水稻拔节期。大型底栖动物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峰值在稻-田鱼田中出现在水稻扬花期,稻-马口鱼和水稻单作田均在成熟收割前;在稻-田鱼和稻-马口鱼田中其最低值均出现在水稻移栽前,但水稻单作田最低值在拔节期。本研究结果显示,青田稻鱼系统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及相关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季节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一采样时期,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在两类养鱼稻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养鱼稻田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均低于水稻单作田,但差异不显著(P>0.05)。了解稻鱼共生系统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动态,有助于揭示稻-鱼互利共生的机制,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改进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农业文化遗产从概念上等同于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的一项旨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项目。本文分析了世界遗产中对农业文化的关注,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项目的目的,最后阐述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紧迫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农耕文化原创科普绘本,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智慧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希望小朋友们通过这套书更好地认识中国农耕文化的传统智慧。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农村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委员会 农耕文化 地理科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Parviz Koohafkan
在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农业文化遗产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这些系统不仅产生了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维持并适应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丰富的本土知识体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人类持续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保障了食物安全和生计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许多这样的农业生产系统正面临着包括全球化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8年4月19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论坛在意大利罗马召开,FAO为中国"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由崇义客家梯田、尤溪联合梯田、新化紫鹊界梯田、龙胜龙脊梯田组成)"4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FAO于2002年发起的一项工作,旨在借鉴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模式,推动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传统农业系统的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GIAHS秘书处设置在FAO水土资源司(Land and Water Division)。为推动该项工作,FAO专门成立了GIAHS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和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指导委员会由GIAHS协调员、参与国家代表和有关国际组织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协调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