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5)
2023(16753)
2022(14483)
2021(13610)
2020(11196)
2019(25588)
2018(25543)
2017(48527)
2016(26906)
2015(30070)
2014(30253)
2013(29560)
2012(27422)
2011(24765)
2010(24946)
2009(23117)
2008(22961)
2007(20316)
2006(17884)
2005(16093)
作者
(78877)
(65908)
(65393)
(62461)
(42093)
(31631)
(29731)
(25663)
(24998)
(23779)
(22618)
(22435)
(21066)
(20895)
(20700)
(20282)
(19759)
(19445)
(18967)
(18821)
(16430)
(16350)
(16022)
(15140)
(14755)
(14717)
(14695)
(14488)
(13369)
(13171)
学科
(104094)
经济(103939)
管理(79385)
(71972)
(61304)
企业(61304)
方法(45093)
数学(38268)
数学方法(37693)
(28451)
中国(27116)
(26772)
(25605)
(23818)
业经(23539)
地方(22197)
理论(19354)
(17860)
财务(17782)
(17776)
贸易(17765)
财务管理(17744)
农业(17662)
(17398)
银行(17343)
(17222)
金融(17216)
(17214)
(17105)
企业财务(16871)
机构
大学(385065)
学院(381435)
(144958)
管理(144669)
经济(141529)
研究(131744)
理学(124805)
理学院(123235)
管理学(120827)
管理学院(120112)
中国(97466)
科学(84288)
(82962)
(70464)
(67731)
(63854)
研究所(61763)
中心(59064)
业大(57872)
(57675)
财经(55655)
(53085)
师范(52518)
北京(52369)
(50447)
农业(50183)
(48149)
(46603)
经济学(43544)
师范大学(42731)
基金
项目(260346)
科学(203697)
研究(188819)
基金(187763)
(165183)
国家(163820)
科学基金(139163)
社会(117168)
社会科(110852)
社会科学(110825)
(101530)
基金项目(99182)
自然(91223)
自然科(89046)
自然科学(89020)
教育(87762)
自然科学基金(87405)
(86302)
资助(77025)
编号(76497)
成果(64007)
重点(59058)
(57255)
(54957)
课题(53971)
(53759)
创新(50239)
科研(49653)
教育部(48677)
大学(48376)
期刊
(162404)
经济(162404)
研究(113202)
中国(76945)
学报(65993)
科学(59342)
(58259)
(54482)
管理(54366)
大学(49570)
教育(48387)
学学(46473)
农业(39999)
(33410)
金融(33410)
技术(33171)
财经(27437)
业经(25174)
经济研究(24872)
(23395)
问题(20804)
图书(20600)
(20538)
(19775)
科技(18627)
理论(18344)
技术经济(17288)
业大(16992)
实践(16745)
(16745)
共检索到566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为解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重构现象,西方人文地理学经历了尺度转向并开展了尺度重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尺度重组"的常见含义有三类:抽象层面的社会建构基础上尺度的历史演变、具体层面的国家或城市尺度重组以及政治斗争视角的行动者对尺度的运用。这一概念具备4个基本要素或特征,即尺度的社会建构和动态演进、尺度重组同政治斗争的关联性、尺度重组的路径依赖性以及尺度重组同其他空间维度的关联性。基于当前理论和实证研究,尺度重组的典型地域性管制实践可归纳为行政权限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地方增长极的培育和跨边界区域合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为解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重构现象,西方人文地理学经历了尺度转向并开展了尺度重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尺度重组"的常见含义有三类:抽象层面的社会建构基础上尺度的历史演变、具体层面的国家或城市尺度重组以及政治斗争视角的行动者对尺度的运用。这一概念具备4个基本要素或特征,即尺度的社会建构和动态演进、尺度重组同政治斗争的关联性、尺度重组的路径依赖性以及尺度重组同其他空间维度的关联性。基于当前理论和实证研究,尺度重组的典型地域性管制实践可归纳为行政权限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地方增长极的培育和跨边界区域合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春  
传统专利权具有国家地域性,长期阻碍着技术创新跨国合作与流通。而根据正在议定中的欧盟专利规则产生的欧盟专利权,将作为一个整体在所有欧盟成员国普遍有效,诉讼也由欧盟诉讼制度管辖,因而具有与传统专利权不同的超国家地域性。欧盟专利的诞生将降低创新跨国专利保护费用、提高创新在多国专利保护的稳定性、消除国家地域性对科技创新的阻碍,在专利制度国际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灿飞  毛熙彦  
全球化的"时空压缩"特征降低了要素流动的空间成本,而为组织和协调跨国经济活动而出现的跨国公司与国际组织,导致象征权利范畴的领土边界对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力不断削弱,进而引发了极端全球主义式的"地理终结"论调。人文地理学者结合全球化的特征,通过改变尺度结构,明确了全球尺度涉及的主体与内容,凸显出地域单元的意义,避免了全球尺度的抽象理解,从而反驳了地理终结论,形成了两个关键认识:1尺度建构不一定建立在相对性的基础上并构成垂直体系,基于关系建构的全球尺度更契合不同主体和空间联系日趋紧密的特征;2全球化与地方化过程是并存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尺度的垂直叠加,而是全球与地方之间的复杂联系。这两个关键认识为人文地理学参与全球化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视角:一方面,学者们运用立体网络思维,以关键主体与空间为节点、以关系为纽带,实现"超越边界"式的分析;另一方面,全球化与地方化并存的理念也促使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从单纯强调区域差异转向探讨区域内外相互作用,为城市与区域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修颖  
空间结构重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TFP)的有效途径 ,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与产业结构重组同样重要的意义 ,空间结构重组主要包括要素重组和状态重组两部分。要素重组从节点、通道、流、网络和等级五方面进行 ;通过调整各组成要素的“配比”和相互关系 ,使区域空间结构状态实现最优。空间结构重组具有显著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处于不同的空间发育阶段的区域 ,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要素贡献度是不一样的 ,空间结构重组的要点和实现机制也不同 ,因此具有相应的不同地域性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钢  
根据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地域性城市设计的概念。认为这一概念将文脉、场所与生态设计结合了起来,是以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特点为依据的;认为地域性城市设计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城市设计的趋势和方向,在地域性城市设计中应坚持设计与地域相结合,其中包括两个方面:设计与文脉相结合;设计与生态相结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添  孙久文  
空间经济理论一直以集聚经济研究著称,却在空间尺度上为地理学家所诟病。其理论完善过程,一方面表现在由国家—区域向城市、厂区尺度的细化反映出共享、学习和匹配机制的转换,其要素异质性帮助构建了集聚的微观机制;另一方面,传统空间经济理论忽视非经济因素和政府作用,从而给了雅各布和主流经济学以理论空间,并产生国家—空间治理理论。在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我国现代经济体系的构建应在空间上重新配置经济活动,即通过尺度重构来完善区域经济战略,以达到重塑我国经济地理的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玥  
《关中传统民居及其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一书是诸多理论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本书结合对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自然、人文和技术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深入挖掘和分析关中传统民居的核心特征,即在外在上质朴务实,在独有的地域技术范式方面具有窄长院落、单坡屋顶和厚重的墙体等。这些都与关中地区人民的民族特质与地域文化脱不开干系。在对关中传统民居地域特质分析与解读的基础之上,本书更调查了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玥  
《关中传统民居及其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一书是诸多理论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本书结合对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自然、人文和技术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深入挖掘和分析关中传统民居的核心特征,即在外在上质朴务实,在独有的地域技术范式方面具有窄长院落、单坡屋顶和厚重的墙体等。这些都与关中地区人民的民族特质与地域文化脱不开干系。在对关中传统民居地域特质分析与解读的基础之上,本书更调查了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佟彪  党安荣  李健  许剑  
本文在收集整理我国"多规融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基础之上,借鉴生态学和地理学中的尺度理念,辨析和界定"多规融合"实践中的尺度概念,并通过实践案例的归纳整理和现象解析,从规划范围、规划深度和协调内容等这几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多规融合"实践中存在的尺度效应,进一步从融合工具选择和规划融合实践过程两方面进行了尺度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奇超  曹明星  
作为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的中国,其最新衍生出的地域性特殊优势因素下的市场溢价理论,对于BEPS计划及其传统转让定价规则的本土适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因特殊的市场供求关系产生的市场溢价理论,在置于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特殊发展历史记忆与主体诉求中加以考量,具有历时性;另一方面,将市场溢价视为可比因素,明晰税收与实质经济活动和价值创造相匹配的理念,用市场发展和市场转移理论呼唤国际税收规则的理性回归,具备可行性。继而,综合适用BEPS一揽子计划、系统优化征管制度并提升软实力,是当前解决市场溢价问题的重要基础;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税基重构与利润分享"理念升级BEPS方略,或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国际税收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詹先友  
藏区教育受自然、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重视藏区教育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藏区要在开办寄宿制学校,发展实用教育,建立激励和稳定人才的长效机制,服务民族学生、培养民族人才,开展双语教学,传承民族文化、强化民族及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突出教育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确保藏区教育的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郦金梁  沈红波  金沁  
与股票的行业联动类似,股票的地域联动逐步引起学术界和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以APT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包含地域因素的定价模型,检验A股上市公司之间地域联动性的存在性及其内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总部位于相同省份的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动性。通过对联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我们发现联动性在规模较小、总资产回报率较低、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处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域和处于年人均生产总值较低的地域的上市公司之间,表现得更为明显。省级地域产生的政治经济特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分割,并显著影响股权资产的定价。这说明,我国股票的地域联动性产生的原因不仅限于国外文献中所述的信息发现的地域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豫新  杨萍  
空间尺度效应可有效揭示区域经济差异系统特征。本文运用锡尔系数及Moran′s指数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多维尺度测算,研究发现,新疆三大区域、各地州市和县(市)层面的锡尔系数值与Moran′s指数值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空间尺度效应。对空间尺度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新疆三大区域、各地州市和县(市)层面的尺度方差逐级升高,同时三级尺度对新疆总体经济差异的贡献率也随尺度的降低而增大,其政策意蕴在于,未来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制定,应根据不同空间尺度经济差异特征,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政策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勇  
地域性是知识产权的根本属性,是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相区别的主要特征。地域性的产生与存在有历史、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原因。随着知识产权国际法律制度的确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知识产权法律趋同化的出现,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并发生了显著嬗变。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趋势将愈来愈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