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8)
- 2023(8490)
- 2022(7022)
- 2021(6234)
- 2020(5155)
- 2019(11208)
- 2018(10733)
- 2017(20707)
- 2016(10865)
- 2015(11449)
- 2014(10791)
- 2013(10719)
- 2012(9839)
- 2011(8762)
- 2010(8562)
- 2009(8128)
- 2008(7789)
- 2007(6719)
- 2006(5901)
- 2005(5271)
- 学科
- 济(44304)
- 经济(44266)
- 管理(33630)
- 业(31105)
- 企(25265)
- 企业(25265)
- 方法(19764)
- 数学(17548)
- 数学方法(17438)
- 财(13270)
- 农(11438)
- 贸(10925)
- 贸易(10925)
- 易(10716)
- 中国(10261)
- 学(10107)
- 业经(9587)
- 制(9024)
- 环境(9000)
- 务(8151)
- 财务(8143)
- 财务管理(8135)
- 企业财务(7839)
- 农业(7682)
- 技术(7616)
- 划(6961)
- 融(6877)
- 金融(6876)
- 地方(6545)
- 关系(6537)
- 机构
- 大学(158698)
- 学院(155646)
- 济(66577)
- 经济(65323)
- 管理(63341)
- 理学(55759)
- 理学院(55158)
- 管理学(54348)
- 管理学院(54069)
- 研究(53941)
- 中国(38489)
- 科学(33828)
- 京(32197)
- 农(31977)
- 财(29004)
- 业大(27598)
- 所(27266)
- 农业(25595)
- 研究所(25320)
- 中心(24398)
- 财经(23760)
- 经(21866)
- 江(21679)
- 经济学(20449)
- 北京(19651)
- 院(19598)
- 经济学院(18734)
- 范(18302)
- 财经大学(18019)
- 师范(17993)
- 基金
- 项目(114320)
- 科学(90560)
- 基金(86861)
- 家(79255)
- 国家(78662)
- 研究(75930)
- 科学基金(67274)
- 社会(52087)
- 社会科(49649)
- 社会科学(49631)
- 基金项目(46716)
- 自然(45484)
- 自然科(44548)
- 自然科学(44530)
- 自然科学基金(43793)
- 省(42632)
- 划(36951)
- 资助(33644)
- 教育(32838)
- 编号(28001)
- 重点(25429)
- 部(24896)
- 创(24415)
- 发(23695)
- 国家社会(23166)
- 创新(22877)
- 科研(22457)
- 计划(22367)
- 教育部(21147)
- 业(20834)
共检索到218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涵天 戴晓冕 贺灿飞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了全球—地方联系,然而鲜有研究关注疫情冲击对跨国投资的具体影响及其传导路径。基于最新全球投资项目数据库,运用时间序列分解方法,能够更清晰识别疫情冲击对全球绿地投资的负向影响以及其在世界经济体间的异质性。从区域能动性视角出发,通过动态序列规整及k-means聚类算法,发现国家经济调节能力与疫情冲击程度间存在密切关联。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揭示了疫情冲击通过地理邻近与投资网络的传导机制。疫情冲击具有显著负向的地理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远高于直接效应;同时,疫情冲击在投资网络上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疫情爆发会促进强投资关联国家的绿地投资流入。疫情背景下,各国绿地投资活动竞合并存,只有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才能尽可能减少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欣
梳理国内外近年来的特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现,特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率并不低。高职院校自身具有微型社会的特点,在遭到特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之后,高职院校在授课、招生、就业、管理等方面面临严峻危机,此时需对授课、招生、就业、管理等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特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高职院校要提升应急预案科学性、提升师生公共卫生意识、加强学生心理疏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润康
中国籍留学生跨国流动主要表现为跨国流动规模持续提升且目的地较为集中。但是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中国籍留学生跨国流动意愿下降、目的地发生改变、跨国流动成本增加从而导致跨国流动规模发生动态变化。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家需要对外加强合作,对内加强监管,推动跨国流动。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以及有关国际化课程提高学生的跨国流动意愿。个人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选择学术水平高并且生活成本低的国家减少跨国流动成本。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国籍留学生 跨国流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秀珍 吴国林 陈思祁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冷链物流企业内外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现有冷链物流模式暴露出冷链产品难溯源、物流过程难监管、企业信息难共享等一系列问题。区块链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可较为契合地解决冷链物流面临的问题。结合区块链技术信息难篡改、可追溯、可执行智能合约等特点,从冷链供应链运作的不同层次,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模式,包括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相同冷链供应链溯源模式、基于智能合约的相同冷链供应链监管模式、基于共识机制的不同冷链供应链数据共享激励模式等三种应用场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宇桐 王晰巍 邱程程 乌吉斯古楞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社交媒体推荐算法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产生重要影响。社交媒体用户通过算法抵抗行为参与社交媒体算法规则,主动调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获取。算法抵抗行为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中用户的重要信息行为。[方法/过程]利用扎根研究方法对25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划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社交媒体用户算法抵抗行为过程阶段,识别不同过程阶段的影响因素,总结算法抵抗行为过程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社交媒体用户算法抵抗行为过程包括情景需求诱发阶段、推荐评价与体验阶段、抵抗评估与决策阶段。算法抵抗行为受到抵抗策略评估、用户素养、情感体验、推荐评价要素的直接影响以及情境压力和用户需求的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可以深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理论研究,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和舆情治理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剑 朱鹏 戚湧
应急情报体系的构建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管理和决策的有力依据。然而当前的应急情报体系中在情报存储、情报共享、情报溯源等环节和快速预警、联动响应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因此,文章基于当前新兴的区块链技术,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可追溯、自主触发等思想引入应急情报体系构建中,利用区块链对情报进行完整性存储、分布式共享和追踪溯源,利用智能合约设置预警阈值,全网广播,产生齿轮联动式响应模式。根据疫情发展不同阶段完善当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应急情报体系,为提升国家应急治理能力提供基础和保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薛翔 赵宇翔 朱庆华 应峻 郝世博
[目的/意义]针对现阶段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开放面临的公众关注参与度低、数据利用率差、平台服务不完善等诸多困境,引入公众科学模式构建开放数据服务生态系统,以为打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开放发展僵局提供思路。[方法/过程]分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开放数据情境下公众科学项目的主体要素、实施流程,并构建公众科学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利益相关者、价值创造模式、约束和促进制度等关键要素,综合构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开放数据服务生态系统。[结果/结论]该服务生态系统以公众科学模式为基础架构,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开放数据平台为关键节点,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内容、针对性制度约束与促进机制,引导社会公众、各行业机构与专业人员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互动协作,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开展服务交换以实现价值共创。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开放数据的社会参与度和利用率,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开放数据平台构建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水平提供行动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应峻 王钰琛 王森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意义]梳理总结国内外面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智库服务现状,为相关智库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查法和网络调研法对面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智库服务展开调研,对35个重点智库案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结论]将相关智库服务分为面向决策层、面向专业领域、面向公众三种基本类型,归纳智库服务共性及典型服务实践,总结国内外智库服务在主题、内容和形式上的差距,并从服务设计、活动原则、机制保障三个方面为面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智库服务 智库建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苟琴 李兴申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各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冲击,其是否以及如何对跨境资本流动产生影响,文献尚未进行充分研究。本文基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数据和EPFR跨境股票基金层面微观数据,实证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新兴经济体跨境股票资本流动的影响及传导渠道。本文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通过三种效应对新兴经济体跨境股票资本流入产生负向影响。第一,内部拉动效应。新兴经济体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程度加重,提高投资者对该国的风险情绪,显著降低了本国跨境股票型基金净资本流入。第二,关联国传染效应。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和金融联系国疫情风险暴露水平上升,显著加剧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第三,全球性推动效应。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暴发、全球风险情绪的加剧和美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上升等会进一步抑制新兴经济体的跨境股票型基金净资本流入。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因各国经济特征和股票基金特征而具有异质性。本文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否以及如何传导到跨境金融活动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金融部门如何防范和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巍 王英哲 商梦雅
由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使医护人力资源随时间出现数量错配和空间上的结构错配。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地湖北省为例,首先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测算医护人力资源的时间错配度;其次,考虑到疫情以各交通枢纽为扩散点向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地区蔓延,其偶发性和差异性导致医护人力资源出现空间错配,本文选取湖北省疫情较重的时间点,利用横截面数据测算各省医护人力资源空间配置耦合度,并依据错配程度将各省划分为紧缺型、协调型和富裕型地区;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全国医护人力资源统筹优化调配方案。研究表明,需要构建持续更新、动态监管的时效性医护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以及信息全面、地域覆盖的网格化医护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以提供特殊时期医护人力资源的科学统筹和区域规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安 宋博 张普
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导致国际油价剧烈波动。为探寻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石油市场冲击影响的规律性,提升我国企业风险应对能力,本文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界定的六次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六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与国际油价变动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演,基于2009-2020年的月度数据,使用PPM模型对六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期间的国际油价走势进行突变点识别与突变概率测算。结果表明:短期而言,六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均对国际油价的日内走势形成冲击;中长期而言,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埃博拉病毒疫情、塞卡病毒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共四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国际油价走势造成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的重大疫情风险预警系统,强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监测,提升企业疫情风险管理能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薇 马赛 翟铁民 郭锋 胡蝶 高田林
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过程中,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短板与薄弱环节。文章结合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经验,利用历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以及《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卫生人才储备、服务能力现状及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及信息化建设,加大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努力构建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国平
此次爆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的一次大考。针对我们应对机制中存在的"不系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系统性组织架构)、"轻预防"(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信息管理标准)、"粗治理"(缺乏"两手都要抓"的精准协调管理机制)、"少保障"(缺乏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保障措施)等问题,要明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管理职能定位,完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规修订机制,健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工作保障机制,实现政府—公众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共治,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区域—产业—生活"分级调控应对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红梅 石银凤 郭小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给应急管理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和优化跨部门合作网络对于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疫情防控应急组织间关系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融合非常态和常态两种社会形态,全面剖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网络的演化情况及绩效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似组织属性的组织之间更易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复杂的合作网络;但非常态应急合作网络与常态化应急合作网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非常态应急合作网络的整体绩效更高。基于此,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需要兼顾非常态应急和常态化防控,依据应急情境的变化,协调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及涉及的组织,并把组织间紧密的依赖关系作为维持组织信任、推动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功能鲁棒,进一步探索提升应急合作网络有效性的可行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诗依 文庭孝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透明是应对信息疫情最有效的方法,质量是其生命线,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过程中信息公开质量成效检视为起点,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立足用户体验,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原始资料,以信息生态、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探索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公众视角下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关系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阐明后疫情时代公开主体、信息本身、信息技术和环境4个维度的核心因素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指出事前公开信息的安抚性、事中相关专业知识的故事性、事后的信息总结性、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公开内容的知识含量和公开方式的智能化等是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特有要素,以期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