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1)
2023(11046)
2022(9621)
2021(8640)
2020(7421)
2019(17293)
2018(17016)
2017(33513)
2016(18320)
2015(20757)
2014(21378)
2013(21438)
2012(20492)
2011(19086)
2010(19487)
2009(18514)
2008(18458)
2007(17001)
2006(15163)
2005(14038)
作者
(55234)
(46508)
(46177)
(44403)
(29846)
(22056)
(21395)
(18074)
(17435)
(16886)
(15976)
(15264)
(14941)
(14870)
(14835)
(14495)
(13874)
(13741)
(13556)
(13427)
(11702)
(11627)
(11438)
(10791)
(10768)
(10429)
(10255)
(10158)
(9349)
(9252)
学科
(98213)
经济(98136)
管理(51435)
(48238)
(38727)
企业(38727)
方法(37633)
数学(32942)
数学方法(32591)
中国(22699)
(22686)
地方(22458)
(20702)
(18849)
业经(18262)
(17566)
贸易(17559)
(16994)
(16286)
农业(14795)
地方经济(14337)
(14243)
金融(14241)
(13985)
银行(13954)
(13407)
(13165)
(13164)
理论(12688)
环境(12411)
机构
大学(277986)
学院(277035)
(128403)
经济(125729)
管理(103649)
研究(101392)
理学(87625)
理学院(86616)
管理学(85239)
管理学院(84693)
中国(77895)
(58624)
科学(58614)
(58391)
(52985)
研究所(47446)
(45800)
中心(45604)
财经(45355)
(44024)
(40859)
经济学(40520)
业大(37775)
北京(37748)
(36421)
经济学院(36259)
师范(36134)
农业(35869)
(35444)
(34248)
基金
项目(169335)
科学(132547)
研究(125185)
基金(122353)
(105440)
国家(104573)
科学基金(88660)
社会(79739)
社会科(75611)
社会科学(75586)
(65222)
基金项目(63346)
教育(57115)
自然(55526)
(54992)
自然科(54182)
自然科学(54163)
自然科学基金(53215)
资助(51852)
编号(50964)
成果(43256)
(38403)
重点(38388)
(38142)
课题(35587)
(34239)
教育部(32942)
国家社会(32677)
(32317)
科研(32128)
期刊
(152778)
经济(152778)
研究(89804)
中国(54811)
(44946)
(41321)
管理(39455)
学报(39108)
科学(36980)
(31010)
金融(31010)
大学(29464)
学学(27557)
农业(27331)
教育(27162)
经济研究(25143)
技术(24951)
财经(23106)
业经(21966)
(20060)
问题(19579)
(17467)
技术经济(16217)
国际(15775)
统计(15134)
(14549)
世界(14453)
理论(13673)
商业(13489)
(13204)
共检索到438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2015年1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7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通货紧缩压力及其影响"。演讲嘉宾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通货紧缩。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主要是货币汇率变动、货币政策变动、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危机后遗症等。我国应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抓住时机促进资源类价格改革,注意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措施(QE)的影响等,稳妥应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奇  
2 0 0 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不平静。自从 2 0 0 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崩溃之后 ,世界经济步入了低谷 ,尽管到 2 0 0 3年年底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2 0 0 4年美国经济的形势将好于上年 ,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 ,这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复苏。2 0 0 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 SARS的突然出现更是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 2 0 0 3年 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 WTO部长级会议以失败告终 ,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吸引力均受到极大的损害。 2 0 0 2年美元贬值之后 ,国际金融体系的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成仁  
2017年1月1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召开第91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2016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与2017展望。与会专家提出,2017年世界经济将出现几个拐点,也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趋势;宏观经济政策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推进各项经济工作。总体而言,外部环境机遇大于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2017年4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94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与会嘉宾指出,近期国际经济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从中长期看,国际经济仍然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问题。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去年年中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趋势,经济预期较好,但同时存在流动性偏紧,民营企业活力有待更好释放,房地产持续发展不确定性大等突出问题,未来我国经济将逐季回落,但是实现全年6.5%以上经济增速是有把握的。应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包括继续采取积极有效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2017年4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94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与会嘉宾指出,近期国际经济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从中长期看,国际经济仍然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问题。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去年年中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趋势,经济预期较好,但同时存在流动性偏紧,民营企业活力有待更好释放,房地产持续发展不确定性大等突出问题,未来我国经济将逐季回落,但是实现全年6.5%以上经济增速是有把握的。应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包括继续采取积极有效财政政策和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2017年7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97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会嘉宾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出现一些向好势头,今年世界经济有望实现近年来最快的增长。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6.9%,超出预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下半年会延续上半年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趋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不低于6.7%。下一步,要充分利用目前有利的外部环境,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争取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对外坚持扩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成仁  
2017年1月1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召开第91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2016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与2017展望。与会专家提出,2017年世界经济将出现几个拐点,也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趋势;宏观经济政策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推进各项经济工作。总体而言,外部环境机遇大于挑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唐亚韫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告别了短缺经济进入相对过剩的状况 ,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出现了从未遇到过的严重的通货紧缩 ,经济不景气 ,导致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出现。中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 ,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 ,但是效果不佳。本文认为 ,必须改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操作 ,加大政策力度 ,使各项政策更加有效地相互配合 ,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使中国经济早日走出困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志刚  蒋安  
通货紧缩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从法治的角度看 ,经济法是遏制通货紧缩问题的主导法治保障 ;应当着重从加强宏观调控立法、市场规制立法、社会保障、国企改革及经济法执法与监督等采取相关的经济法治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林  
经过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的交替,中国宏观经济目前处在温和的通货膨胀状态(CPI显示),但是很多迹象表明,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比如失业率持续攀升、各种结构失衡(产业失衡、供求失衡、地区失衡、城乡失衡、阶层失衡、资本结构失衡)、技术创新与市场化加速导致的企业间恶性竞争、经济全球化等单独或共同作用向中国经济施加了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基于此分析,为防止不利的通货紧缩的再次出现,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八条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岩  
根据正式统计数字,2001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0%,其中城市和农村均上涨1.0%。而9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消除季节波动后,环比下降1.1%,折年率为下降12.7%,加上8月份的环比下降,2个月一共下降了1.6%,折年率为下降9.1%。9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0.1%,这是2000年5月该指数恢复为正值后,首次出现负值。在消费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通货紧缩再次出现了。2001年净出口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目前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净出口的作用已经基本没有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申国  
全球新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通胀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尤其是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胀率就持续走低,这使得全球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压力。同时,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与传统经济中的通货紧缩有一定的区别,研究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与历史上的通货紧缩的不同特征,对正确认识和对待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问题将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