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91)
- 2023(3070)
- 2022(2789)
- 2021(2715)
- 2020(2381)
- 2019(5517)
- 2018(5833)
- 2017(12777)
- 2016(6879)
- 2015(7961)
- 2014(8015)
- 2013(8401)
- 2012(8298)
- 2011(7780)
- 2010(7963)
- 2009(7838)
- 2008(7717)
- 2007(6965)
- 2006(6347)
- 2005(6068)
- 学科
- 济(30536)
- 经济(30500)
- 管理(15201)
- 业(14935)
- 方法(13567)
- 数学(12302)
- 数学方法(12250)
- 企(10614)
- 企业(10614)
- 中国(10510)
- 贸(9255)
- 贸易(9249)
- 易(9124)
- 制(8134)
- 银(8095)
- 银行(8087)
- 行(7877)
- 农(7804)
- 融(7428)
- 金融(7428)
- 财(6602)
- 业经(5438)
- 体(5094)
- 出(4624)
- 税(4524)
- 农业(4503)
- 度(4466)
- 制度(4464)
- 策(4369)
- 税收(4271)
- 机构
- 大学(105815)
- 学院(103656)
- 济(50800)
- 经济(49781)
- 研究(38959)
- 管理(36630)
- 中国(33993)
- 理学(30035)
- 理学院(29696)
- 管理学(29445)
- 管理学院(29227)
- 财(26133)
- 京(23045)
- 所(20236)
- 财经(20213)
- 科学(18974)
- 经(18272)
- 研究所(17691)
- 中心(17200)
- 经济学(16685)
- 北京(15781)
- 经济学院(15205)
- 财经大学(15043)
- 江(14750)
- 范(13719)
- 师范(13652)
- 融(13474)
- 院(13467)
- 金融(13289)
- 农(12645)
- 基金
- 项目(54609)
- 研究(43635)
- 科学(42206)
- 基金(39500)
- 家(33078)
- 国家(32828)
- 社会(27706)
- 科学基金(26675)
- 社会科(26338)
- 社会科学(26334)
- 教育(20105)
- 基金项目(19919)
- 省(18672)
- 编号(18434)
- 资助(17722)
- 成果(17282)
- 划(16718)
- 自然(14699)
- 自然科(14284)
- 自然科学(14280)
- 自然科学基金(14047)
- 部(13876)
- 课题(12658)
- 性(12269)
- 教育部(12193)
- 重点(12193)
- 发(12056)
- 社科(11685)
- 人文(11544)
- 国家社会(11460)
共检索到172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凤杰
今年以来,尽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形势均不容乐观。把通货膨胀放到全球视野中考察,会发现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固有缺陷、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谢亚轩 高明 张岸天
本文以美国与中国数据为主,分析新冠疫情叠加供给冲击背景之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率上行的成因与趋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历史规律与现实映射;二是总需求的全方位扩张,包括超常规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及居民与企业的加杠杆空间;三是供给冲击与产出缺口,尤其是新冠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长期低碳行动的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征,价格管制和紧缩货币等治理措施均因贸易渠道和外汇占款渠道的传导而产生效力损失。为此,认清全球通胀的深层次根源,并在通货膨胀治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开放条件下的政策漏损,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旺实 王美桃
金融危机期间,为了稳定市场、刺激经济,美国采取了非常规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美联储又采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效地防止了市场的崩溃和经济的急剧下滑。但是,随着实体经济的逐步恢复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前后四年采取的措施使央行资产急剧膨胀,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在流动性大量注入的情况下,为什么美国的物价水平并不高;第二,这种状况能持续多久。基本结论是:流动性M要素大幅度增加,但是V要素(货币流转速度)显著下降;一旦V动起来,通胀的压力就会出现。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卫东 王有鑫
该文尝试构建全球化背景下的通胀分析框架,分析本轮全球通胀走高原因,研判短期和中长期全球通胀演变趋势。短期看,由运输效率和生产效率紊乱导致的供应链瓶颈可能在2022年二季度后逐渐得到平抑。中长期看,全球普遍存在的"人口老龄化、逆全球化、绿色化"等趋势将导致生产成本提升,通胀中枢将趋势性上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海洲 徐高 高善文 缪延亮
2021年7月15日,《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中国世界经济学会联合组织召开"全球通胀何去何从"研讨会。短期来看,政策强刺激推动美国通胀走高,供需错配加大结构性压力,服务性价格上涨在更大范围疫情解封推动下值得关注。在外需热、内需冷、供给限的情况下,中国通胀的压力主要表现在生产端,猪价走低抑制国内CPI通胀水平。中长期来看,反不平等思潮的崛起、供应链的扰动、碳中和的压力仍然存在,在两三年时间内,通货膨胀率仍然会高一些,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水平不会很高。但如果疫情以后全球需求异常弱,高通胀压力也很难显现。美国2020年货币增速是正常时候的4~5倍,财政扩张是传统上限的10倍,将来滞胀难以避免,但对美国滞涨的担心应该是在10年、15年之后的相当长时间段。最后,如果未来出现了尾部风险,对全球长期通胀的走向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中央银行的应对。相信全球中央银行已经汲取20世纪70年代的教训,会在通胀的早期去干预。如果美联储不断发现通胀比想象得难以克服,就意味着通胀预期已经脱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生柳荣 谭宇曦
作为2021年最关键的宏观变量之一,美国通胀走势具有全球性意义。随着复苏前景日趋明朗,通胀高企正加速演化为后疫情时代美国经济面临的"灰犀牛"事件。处于通胀压力漩涡中的美联储正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调整政策策略和路径,以合理的加息步伐保证经济平稳运行,避免重复其20世纪60~70年代的历史教训。
关键词:
美联储 双重使命 新型全球化 政策走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成思
通胀惯性与货币政策效果紧密相关。本文应用具有统计无偏性的"Grid Bootstrap"估计法和未知断点结构突变检验法,研究了1980—2007年中国通货膨胀的惯性特征。本文发现,在低通胀环境下通货膨胀仍然呈现相当高的惯性特征,这暗示着我国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依然非常明显,通货膨胀对政策变化的反应速度缓慢。计量结果说明,中央银行至少应该在出现通胀压力前一年采取措施,来应对高通胀惯性环境下的政策滞后效应。因此,新时期货币当局不仅需要保持对通胀抬头趋势的适度警觉,而且应该关注高通胀惯性对政策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胀惯性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苗文龙
通过总结研究文献,利用美国1960~2009年的经济数据比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后政策、经济的变化,实证得出:强权货币导致该国政府可以不受本国财政实力约束进行扩张,财政扩张、赤字膨胀导致了货币供给扩张,通过经常项目赤字膨胀和资本金融项目盈余巨增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而本国却免受通胀之苦;强权货币和大而不倒规则,导致了该国金融机构更具有生产风险的倾向,政府本应实施严格监管、但实际上与政策扩张一脉相承,实施了宽松的监管,加速了而不是抑制金融风险的积累膨胀,强权货币和宽松政策导致了金融危机;强权货币国为解决金融危机而发行更多货币,进一步导致其他国家通货膨胀的恶化;别国实施紧缩货币则面临承担强权国...
关键词:
货币强权 扩张偏好 金融危机 通货膨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奇
2 0 0 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不平静。自从 2 0 0 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崩溃之后 ,世界经济步入了低谷 ,尽管到 2 0 0 3年年底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2 0 0 4年美国经济的形势将好于上年 ,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 ,这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复苏。2 0 0 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 SARS的突然出现更是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 2 0 0 3年 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 WTO部长级会议以失败告终 ,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吸引力均受到极大的损害。 2 0 0 2年美元贬值之后 ,国际金融体系的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汪红驹
我国经济短期内没有发生滞胀和硬着陆的可能,治理通胀仍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治理通胀要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并且要努力消除干扰其发挥作用的因素。下半年的宏观调控,可以考虑加息两次,并且适度收紧财政政策。预计我国全年通货膨胀率在5%左右,经济增长率在9%以上。短期内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外部,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可能引发的震荡。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薇 雷丰善
我国近几年通货膨胀不断创新高对经济社会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货膨胀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各国最为关注的货币政策目标之一。控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是厘清通货膨胀的动态特性,选择合乎实际经济状况的通胀动态模型为货币政策的最优执行提供理论依据。双黏性通胀动态模型不仅具有较强的微观基础也能拟合出符合实际观察到的通胀特性,是当前通胀动态模型发展的最前沿。在分析双黏性模型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其货币政策目标及福利损失的影响,探讨其对我国最优货币政策选择的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东华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上世纪90年代起兴起的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本文在阐述其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5个早期采用国的政策实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论是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行对改善一国的宏观经济表现具有积极影响。最后思考它对我国货币政策前瞻性设计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中性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