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6)
- 2023(12994)
- 2022(11007)
- 2021(10067)
- 2020(8523)
- 2019(19151)
- 2018(18491)
- 2017(35938)
- 2016(18507)
- 2015(20431)
- 2014(19709)
- 2013(18910)
- 2012(16556)
- 2011(14590)
- 2010(13840)
- 2009(12624)
- 2008(11765)
- 2007(9513)
- 2006(7627)
- 2005(6117)
- 学科
- 济(72420)
- 经济(72349)
- 管理(56879)
- 业(55334)
- 企(45968)
- 企业(45968)
- 方法(38809)
- 数学(34136)
- 数学方法(33738)
- 贸(25258)
- 贸易(25250)
- 易(24618)
- 农(21017)
- 财(18821)
- 业经(16497)
- 中国(16124)
- 务(13042)
- 财务(13003)
- 财务管理(12983)
- 学(12743)
- 农业(12520)
- 企业财务(12224)
- 技术(12154)
- 地方(11684)
- 环境(11216)
- 理论(11147)
- 制(10727)
- 出(10504)
- 和(10268)
- 划(10013)
- 机构
- 学院(253801)
- 大学(252035)
- 济(108043)
- 经济(106433)
- 管理(105367)
- 理学(94192)
- 理学院(93320)
- 管理学(91796)
- 管理学院(91350)
- 研究(75662)
- 中国(54791)
- 京(48979)
- 科学(46393)
- 财(44208)
- 农(42382)
- 业大(40730)
- 财经(37775)
- 中心(36566)
- 所(34886)
- 经(34755)
- 农业(33943)
- 经济学(33364)
- 江(33063)
- 研究所(32531)
- 经济学院(30607)
- 范(29879)
- 师范(29456)
- 经济管理(29178)
- 商学(29089)
- 商学院(28804)
- 基金
- 项目(189513)
- 科学(151360)
- 基金(142429)
- 研究(133041)
- 家(125571)
- 国家(124608)
- 科学基金(108928)
- 社会(88852)
- 社会科(84603)
- 社会科学(84583)
- 基金项目(76113)
- 省(73181)
- 自然(72609)
- 自然科(71103)
- 自然科学(71084)
- 自然科学基金(69826)
- 划(61739)
- 教育(61366)
- 资助(56568)
- 编号(51487)
- 重点(42257)
- 部(42182)
- 创(40987)
- 发(39698)
- 创新(38302)
- 国家社会(38013)
- 成果(37885)
- 科研(37714)
- 教育部(36811)
- 人文(36484)
共检索到331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侯方淼 萧建秀 张凤佳 肖慧 陈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关系错综复杂,探讨一国木质林产品生产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必须将其置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网络中。文章首先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整体层次与网络个体层次分析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总体特征与单个国家的特征,进而将贸易网络结构特征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结合起来进行实证分析。文章基于全球40个国家2002-2020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探讨一国的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对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显示,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的系数分别是0.036和0.005,而网络中心性的系数是-0.363,这表明一国贸易网络联系强度每上升1个单位,该国在贸易网络中所占据的份额加大,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随之提升0.036个单位;一国贸易网络异质性每上升1个单位,其地理分布集中度就下降1个单位,降低了该国对外贸易依赖风险,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也随之提升0.005个单位;而一国的网络中心性每上升1个单位,表明与该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数量增多,但是盲目地扩张贸易对象的数量并不能提升该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出三点政策启示:第一,加快木材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与更多高水平国家建立贸易联系;第二,不断开拓国际多元化市场,稳定木材产业全球供应链;第三,加强平等互利的贸易联系,构建以我国为主的区域价值链。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述忠 任婉婉 吴国杰
开放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内涵不断扩展,各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日渐错综复杂,对一国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考察必须将其置身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网络中。基于1996~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本文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整体格局,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3个维度对一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进行了刻画。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的演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国家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实证检验了一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对其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对一国的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稳健、显...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金玉萍 李光勤 刘雪燕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方法,采用2000—2018年全球42个国家的双边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贸易数据测算全球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结构指标,考察其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一国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的深度和广度对其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的深度能够显著提高非高收入国家、非OECD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网络的广度能够显著提高高收入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一国的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结构能够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实现价值创造提高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世界各国制定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婷 潘焕学 马平 石小亮
世界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以及供需的时间差异,使得木质林产品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难以实现市场均衡,于是木质林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成为必然。本文选取了2005-2014年国际木质林产品贸易的数据,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以国家为节点,贸易关系为连边的国际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并对网络的度、结构熵、集聚性、互惠性和核心-边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国际木质林产品贸易呈现出多边化的发展趋势的同时,贸易网络结构更加有序,贸易国间的双向交流更加频繁。研究结果旨在为我国遵循国际木质林产品贸易规律,制订相应的林产品贸易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国际贸易 复杂网络 演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建勋 陈亚楠
基于贸易增加值分解框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文章构建了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探究了其整体结构及动态演化趋势,并实证检验了网络特征对全球价值链(GVC)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球贸易网络聚集度逐渐增强,制造业及高技术制造业的贸易重心逐渐向东亚转移。(2)贸易网络特征能够显著提升GVC分工水平。具体来看,网络出度中心度对GVC分工的提升效应在中低技术制造业和发展中国家更强,主要对前向参与GVC分工产生影响;而网络入度中心度的提升效应在高技术制造业和发达国家更强,主要对后向参与GVC分工产生影响;网络联系强度在发达国家作用更强;网络异质性在中低技术制造业、发展中国家更明显;金融危机爆发显著削弱了网络联系强度对GVC分工的提升效应。(3)贸易网络特征主要通过竞争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三个渠道来促进GVC分工水平提升。文章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价值链跃升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艺 文淑惠
RCEP是东亚国家谋求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中国高质量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基于改进的贸易联系强度指数,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2007—2021年RCEP制造业贸易网络与各成员国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的演变趋势,并对贸易网络演化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RCEP制造业整体贸易联系强度明显增强,中国成为贸易网络的中心,但在全球价值链上仍处于中低端位置。第二,网络中心度和贸易联系强度对成员国的GVC分工地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聚类系数与GVC分工地位负相关。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高技术制造业的聚类系数对GVC分工地位有正向影响。RCEP成员国均能从区域贸易网络发展中受益,但发达国家GVC分工地位提升更显著。第三,技术溢出、产业转移和产业链韧性三种中介机制的效应具有较大差异。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机制实现GVC分工地位提升。而对于发达国家,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产业转移的中介效应更明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英丽 印中华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2009-2019年74个木质林产品贸易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性网络与互补性网络,从网络密度、节点中心性以及贸易板块的角度,研究各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1)2009-2019年竞争性网络和互补性网络联系的密切程度下降,但互补性网络密切程度大于竞争性网络,主要经济体之间仍存在较大合作空间。(2)中国在贸易网络中连通性增强。竞争性网络中,中国节点度排名提升速度较快,与其他经济体竞争激烈;互补性网络中,中国节点入度增加较快,贸易潜力较大。(3)木质林产品贸易已形成三大竞争群体,其中,中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关系不断加剧,中国所在板块2009-2019年内部互补关系逐渐减弱,白俄罗斯、丹麦等经济体组成的板块是中国重要的潜在贸易伙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英丽 印中华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2009-2019年74个木质林产品贸易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性网络与互补性网络,从网络密度、节点中心性以及贸易板块的角度,研究各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1)2009-2019年竞争性网络和互补性网络联系的密切程度下降,但互补性网络密切程度大于竞争性网络,主要经济体之间仍存在较大合作空间。(2)中国在贸易网络中连通性增强。竞争性网络中,中国节点度排名提升速度较快,与其他经济体竞争激烈;互补性网络中,中国节点入度增加较快,贸易潜力较大。(3)木质林产品贸易已形成三大竞争群体,其中,中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关系不断加剧,中国所在板块2009-2019年内部互补关系逐渐减弱,白俄罗斯、丹麦等经济体组成的板块是中国重要的潜在贸易伙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雨欣 田明华 郭利青 丰庆荣 余梦妍
基于2001—2018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的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RCEP成员国之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格局。研究表明:RCEP成员国之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联系比较紧密且贸易关系日益复杂;RCEP成员国之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正向着最优的网络形态发展且木质林产品贸易往来趋于平衡;RCEP成员国之间签署、生效和升级自由贸易协定会加强RCEP成员国之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关系;截至2018年,中国的木质林产品贸易地位已取代日本在RCEP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中的核心位置,成为唯一的核心国家。因此,中国一方面要重视RCEP成员国的木质林产品市场,以此为契机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中国木质林产品要依托质量、品牌、技术、管理创新等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高质量发展来提高价值链分工地位,通过实施双循环战略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升国际竞争力,进而获取较高的贸易利得,确保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RCEP 木质林产品 贸易网络 网络格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侯方淼 姚茂元 彭鹏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就中国对美国林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增加值测算,以此来测度中国对美林产品出口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下的真实获利性。结果发现,传统贸易统计法下的中美林产品贸易存在高估问题,中国对美国林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仅占出口额的六成左右。林产品出口贸易收益增长并不与其出口总额增长成正比,贸易获利增长幅度远小于贸易数量增长幅度,且获利空间近年来不断缩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熊立春 程宝栋 万璐
文章采用2016版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以及WWZ模型,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考察了中美林产品贸易特征,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出口美国林产品贸易总量远大于美国对华出口,并且在增加值贸易核算下,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收益率也大于美国,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实际损失要明显大于美国。此外,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对华出口林产品加征关税也将导致林产品全球价值链的割裂与重构。最后提出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在中美贸易摩擦下有效止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林产品出口贸易 全球价值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红强 季春艺 陈幸良 聂影
木质林产品(下简称HWP)国际贸易的碳计量和分配问题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HWP议题谈判的焦点。依据IPCC指南,核算1961—2011年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碳储量和碳排放,继而分析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碳流动对减排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碳储量流动不断增长,应用不同的IPCC碳量核算方法会对附件I贸易国的碳减排产生不同影响。木质林产品进口提高了储量变化法核算的碳清除贡献;运用大气流动法,我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与使用已成为碳排放源。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国际贸易 碳流动 气候谈判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蕾 袁辰
运用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方法和D-H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木质林产品出口额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在全球木质林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15年,发达国家仍处于全球木质林产品价值链的优越地位,中国在全球木质林产品低端分工的地位并未得到显著的改善;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木质林产品的技术比较优势较弱,在木质林产品国际分工中也未处于领先地位;对于中国木质林产品而言,出口增长并未显著改善其在全球木质林产品价值链中较低的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